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14-04-16 18:10王石枫王向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下段全系直肠

王石枫++++++王向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中下段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059-02

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直肠癌手术中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为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对其相应的研究较少。基于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病理特点,为详细了解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以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3~80岁,平均(61.52±1.13)岁;Ⅰ期11例,Ⅱ期24例,Ⅲ期27例,Ⅳ期6例。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期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按照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有效清除肠系膜下动静脉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在直视下用电刀沿游离直肠,在距癌灶下缘2~3 cm离断直肠,切除癌肿后用吻合器实施直肠结肠对端吻合,完成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2.2 治疗组 采用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截石位,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0~15 mm Hg,采用常规5孔法穿刺置入Trocar实施手术。全面探查腹腔后,提起乙状结肠,用超声刀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游离结直肠右侧系膜,保护患者左侧输尿管。游离裸化肠系膜下缝合器或Hemolok结扎夹高位处理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游离直乙状结肠至腹膜返折处,在直肠后沿骶前间隙实施分离,循骶骨弧度达尾骨尖下方,直至肛提肌筋膜表面,完整切除远端直肠系膜。用超声刀分离两侧直肠侧韧带,前界沿Denovilliers筋膜潜行向下,分离直肠前壁,显露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前列腺或阴道后壁,于肿瘤下缘2~5 cm处线性切割吻合器切断肠管,纵向延长左下腹辅助切口,放入塑料保护套,取出标本。近端距肿瘤10~15 cm处切断乙状结肠,置入吻合器钉座后还纳腹腔,重建气腹,腹腔镜直视下经肛门放入吻合器完成吻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保肛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保肛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

及保肛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多见于45岁左右的群体,目前青年人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3]。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较为接近,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为手术的瓶颈[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逐渐被推广应用到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中,其为一种创伤小、对患者腹腔干扰小及恢复快的手术,同时该种手术方法可将术野扩大数倍,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组织间隙判断的准确率,进而使手术更加精细[5-8],与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比较,该手术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有效生存期。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谭忆广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宏,吕振江.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578-579.

[2] 周保军,宋伟庆,闰庆辉,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3):229-234.

[3] 赵启军,王卫.40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521-522.

[4] 江奎,刘风铃.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4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260-261.

[5] 傅卫,袁炯,王德臣,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502-503.

[6] 杨斌,赵春宝,曾高云,等.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86例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9):719-720.

[7] 施德兵,李心翔,蔡三军,等.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77-78.

[8] 张朝军,梁平,罗云生,等.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2):152-153.

[9] 谭忆广,周志涛,毛常青,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临床疗效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2):1865-1866.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中下段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059-02

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直肠癌手术中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为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对其相应的研究较少。基于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病理特点,为详细了解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以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3~80岁,平均(61.52±1.13)岁;Ⅰ期11例,Ⅱ期24例,Ⅲ期27例,Ⅳ期6例。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期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按照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有效清除肠系膜下动静脉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在直视下用电刀沿游离直肠,在距癌灶下缘2~3 cm离断直肠,切除癌肿后用吻合器实施直肠结肠对端吻合,完成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2.2 治疗组 采用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截石位,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0~15 mm Hg,采用常规5孔法穿刺置入Trocar实施手术。全面探查腹腔后,提起乙状结肠,用超声刀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游离结直肠右侧系膜,保护患者左侧输尿管。游离裸化肠系膜下缝合器或Hemolok结扎夹高位处理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游离直乙状结肠至腹膜返折处,在直肠后沿骶前间隙实施分离,循骶骨弧度达尾骨尖下方,直至肛提肌筋膜表面,完整切除远端直肠系膜。用超声刀分离两侧直肠侧韧带,前界沿Denovilliers筋膜潜行向下,分离直肠前壁,显露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前列腺或阴道后壁,于肿瘤下缘2~5 cm处线性切割吻合器切断肠管,纵向延长左下腹辅助切口,放入塑料保护套,取出标本。近端距肿瘤10~15 cm处切断乙状结肠,置入吻合器钉座后还纳腹腔,重建气腹,腹腔镜直视下经肛门放入吻合器完成吻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保肛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保肛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

及保肛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多见于45岁左右的群体,目前青年人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3]。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较为接近,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为手术的瓶颈[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逐渐被推广应用到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中,其为一种创伤小、对患者腹腔干扰小及恢复快的手术,同时该种手术方法可将术野扩大数倍,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组织间隙判断的准确率,进而使手术更加精细[5-8],与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比较,该手术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有效生存期。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谭忆广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宏,吕振江.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578-579.

[2] 周保军,宋伟庆,闰庆辉,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3):229-234.

[3] 赵启军,王卫.40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521-522.

[4] 江奎,刘风铃.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4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260-261.

[5] 傅卫,袁炯,王德臣,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502-503.

[6] 杨斌,赵春宝,曾高云,等.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86例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9):719-720.

[7] 施德兵,李心翔,蔡三军,等.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77-78.

[8] 张朝军,梁平,罗云生,等.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2):152-153.

[9] 谭忆广,周志涛,毛常青,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临床疗效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2):1865-1866.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中下段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059-02

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直肠癌手术中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为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对其相应的研究较少。基于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病理特点,为详细了解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以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中下段直肠癌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3~80岁,平均(61.52±1.13)岁;Ⅰ期11例,Ⅱ期24例,Ⅲ期27例,Ⅳ期6例。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期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按照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有效清除肠系膜下动静脉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在直视下用电刀沿游离直肠,在距癌灶下缘2~3 cm离断直肠,切除癌肿后用吻合器实施直肠结肠对端吻合,完成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2.2 治疗组 采用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截石位,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0~15 mm Hg,采用常规5孔法穿刺置入Trocar实施手术。全面探查腹腔后,提起乙状结肠,用超声刀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游离结直肠右侧系膜,保护患者左侧输尿管。游离裸化肠系膜下缝合器或Hemolok结扎夹高位处理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游离直乙状结肠至腹膜返折处,在直肠后沿骶前间隙实施分离,循骶骨弧度达尾骨尖下方,直至肛提肌筋膜表面,完整切除远端直肠系膜。用超声刀分离两侧直肠侧韧带,前界沿Denovilliers筋膜潜行向下,分离直肠前壁,显露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前列腺或阴道后壁,于肿瘤下缘2~5 cm处线性切割吻合器切断肠管,纵向延长左下腹辅助切口,放入塑料保护套,取出标本。近端距肿瘤10~15 cm处切断乙状结肠,置入吻合器钉座后还纳腹腔,重建气腹,腹腔镜直视下经肛门放入吻合器完成吻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保肛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保肛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

及保肛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多见于45岁左右的群体,目前青年人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3]。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较为接近,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为手术的瓶颈[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逐渐被推广应用到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中,其为一种创伤小、对患者腹腔干扰小及恢复快的手术,同时该种手术方法可将术野扩大数倍,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组织间隙判断的准确率,进而使手术更加精细[5-8],与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比较,该手术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有效生存期。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谭忆广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宏,吕振江.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578-579.

[2] 周保军,宋伟庆,闰庆辉,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3):229-234.

[3] 赵启军,王卫.40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521-522.

[4] 江奎,刘风铃.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4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260-261.

[5] 傅卫,袁炯,王德臣,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502-503.

[6] 杨斌,赵春宝,曾高云,等.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86例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9):719-720.

[7] 施德兵,李心翔,蔡三军,等.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77-78.

[8] 张朝军,梁平,罗云生,等.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2):152-153.

[9] 谭忆广,周志涛,毛常青,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临床疗效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2):1865-1866.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下段全系直肠
阿尔法S全新HI版领衔——极狐全系亮相天津国际车展诠释智能纯电出行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欧航欧马可超级卡车全系国Ⅵ产品专属服务保障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华林:首发全球26款全系纯电动环卫车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经皮微创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