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圈风险成因探析及防范对策

2014-04-16 22:27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融资企业

林 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济南 250021)

担保圈风险成因探析及防范对策

林 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济南 250021)

作为近年来大量涌起的一种保证形态—“担保圈”,其风险因担保过度的驱使,在经济逆向波动中表现出某种不可控的放大趋势,演化成一定程度上的区域性风险隐患。本文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部分地区化解担保圈风险的经验。最后,从政府、银行、企业、金融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担保圈风险; 风险传染; 防范对策

近年来,我国福建、河北、浙江等地区因担保圈风险引发区域性债务危机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前期刺激政策尚未完全消化的背景下,一些地区、行业和重点企业风险暴露不断增多,尤其是企业担保圈风险频频暴露,已成为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突出因素。

一、担保圈融资理论综述

担保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债务人或第三方的特定财产或特定人的一般财产(包括信用)作为债权担保,以保障特定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以担保关系为链条形成的担保圈融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需要迅速发展,是指多家企业通过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连接到一起形成的特殊利益体。按其担保链条形态可以分为简单互保、连环担保、循环担保、集团式或“家族式”担保,不同担保形态交互重叠形成担保圈。担保圈融资模式形成的根源是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和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正如斯蒂格利茨、韦易斯(1981)所论述,信贷市场中的信息存在外部性,有价值的信息要花很大的代价才能取得,而信息的传播却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所以银行机构会权衡信贷投放的收益和获取信息所需要的成本。为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增加第二还款来源保证成为其现实选择。同时,长期以来,国内金融结构存在扭曲,政府隐性担保泛滥,大量资源错配到低效部门,一些具备比较优势、自生能力较强的产业以及中小企业难以获取融资。在缺乏有效抵押品的情况下,不得不引入担保机制作为一种中间制度安排,协调银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一直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担保融资进行了深入研究,支持的观点如阿克洛夫(1970)认为担保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措施之一。班纳杰(1994)等学者提出共同监督假说,他们认为在连带责任的条件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保合作机构中中小企业会实施横向监督,以解决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国内学者张利胜、狄娜(2001)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担保融资以财务或第三者信用来确保债务的清偿或其他义务的履行,是保证债权实现的一种手段。张捷(2003)从担保融资的实质与功能角度,认为担保融资有偿使用第三方的信用来提高被担保人的信用等级,克服信贷交易中的信息障碍,以达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担保类融资具有信用的放大与杠杆功能。当然,担保类融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特别是近年来担保圈融资风险在国内部分地区蔓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关注,如陈少华(2013)等人认为,互保联保贷款实际上加剧了企业信贷风险和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更进一步影响到区域金融稳定。杜权、郑炳蔚(2010)指出,企业资金担保链会使得风险积聚效应突出,放大系统性风险,容易对区域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吴堂保,刘蓉(2012)认为我国担保法律的不健全、征信系统的不完善客观上造成了担保圈风险多发的局面。

尽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担保圈融资的运行机理以及产生的影响,但大部分学者已基本形成共识,即担保作为一种保证方式,顺周期贷款规模扩张中,在帮助企业获取融资的同时,担保融资的个体理性引致了集体非理性,容易累积风险,而当宏观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时,担保融资的风险传染机制发生作用,容易造成风险的传递和蔓延,对区域金融稳定将形成较大影响。

二、担保圈融资模式的风险特征

近年来受制于市场环境制约、融资便利以及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偏好等因素影响,担保融资发展迅速,并通过关联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人等形成层层担保圈,涉及银行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担保融资往往短期内会掩盖经营风险,一旦某一家企业出现问题,风险会沿着担保链迅速蔓延,使单体风险演变为群体乃至区域性风险。目前出险担保圈多以区域内大中型民营企业为核心组成,整体融资规模较大,大都涉及“两高一剩”或房地产行业,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扩张、经营管理不善、民间借贷等问题,各类风险因素交叉在一起使得担保圈融资风险错综复杂。具体看,担保圈融资具有以下风险特征:

1.区域特征明显。同一区域内的企业往往相互熟悉,容易结成互为担保关系,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担保圈,而且担保圈内企业所属行业往往相近或属于上下游行业,经营状况相似,通过抱团增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与银行谈判的地位以获取较低的贷款利率。同时,区域内的担保圈开放性比较强,既存在两家企业的简单互保,也存在三家以上企业间的连环担保和交叉担保等更为复杂的形式,并且随着担保圈不断延伸,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吸收到担保圈中来,往往某个县域范围内,五六个担保圈基本涵盖了区域内主要骨干企业,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担保网络。

2.部分担保圈内债务关系复杂、隐蔽,信息不透明。现阶段企业经营规模、产业关联性和股权关系等方面较以往都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的复杂担保链条往往涉及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保圈内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及或有债权债务关系变得相当复杂和隐蔽。再加上企业刻意隐瞒,银行与借款人、保证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的真实担保能力和最新担保情况。特别是跨区域担保圈的存在,使银行更加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担保能力和最新担保情况,加大了贷款管理难度。调查显示,担保圈风险暴露的案例呈现出企业在风险暴露后又暴露出大量未披露的或有负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完全不对称。

3.维系担保圈的原因复杂多样。担保圈的形成与地区特殊的产业结构、资源存量等状况紧密相关,一些地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紧张,企业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厂房设备等又难以满足银行抵押融资需求,因此寻求外部担保成为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普遍选择。目前,担保关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纽带:公司与股东或子公司的“家族关系”、高管人员间的“私人关系”、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地方关系”、以及产业链间的“业务关系”。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担保圈,往往上述关系同时存在。

4.企业超能力对外担保,风险外溢加大了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担保圈的风险程度与其总体担保率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超额担保抵消了担保的风险缓释效力,一旦出现担保代偿,或有负债即转化为实质性负债,合理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在面临担保责任时风险承受能力不足。调查发现,个别企业对外担保额为其净资产的3倍以上,已明显丧失了担保能力,当经济出现逆向波动时,被过度放大的担保风险往往会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导发散,导致风险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传递。

5.部分担保圈涉及重点调控行业,潜在行业性信贷风险。调查显示,目前部分担保圈涉及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造纸、纺织以及房地产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在调控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企业债务风险不断显现。此外,同行业担保或产业链内担保是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中的普遍方式,由此导致的行业性金融风险较为突出。担保圈企业出险,往往由点及面,引发大批同行业企业的巨额连锁代偿风险,对区域产业集群造成冲击。

6.风险具有累积性和传染性。担保圈融资具有较强的风险传染性,一家企业出现风险,若没有及时化解,风险可能会扩散到整个担保链条的企业,甚至形成跨区域传递。不同类型担保模式,影响程度也不同。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担保,多为封闭形式,风险不向外延伸。而通过产业集群关系而形成的交叉性互保,则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风险可在短时间内波及担保圈内其他企业。特别是担保圈融资往往涉及多家银行机构,若形成担保圈风险将对区域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7.银行信贷管理政策缺乏审慎性,助长了担保圈风险。部分银行的基层网点在信贷风险管控中仅仅追求“程序合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环节忽视了对真实风险的审查。在抵质押品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和信贷流程偏重于担保,对企业的实际担保能力缺乏科学深入的测算和调查,信贷投放过于依赖担保,助长了担保项下的风险系数。同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机构扩张步伐加快,区域内放贷主体数量较以往显著增多,同质性竞争激烈。迫于竞争压力,部分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过程中,主观上存在降低担保标准以扩大市场份额的动机。而一旦担保圈内企业出现风险,部分银行往往采取“一刀切”的策略,竞相对出险地区、行业或企业全面缩贷或抽贷,一些优质企业融资也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的暴露与蔓延。

将冷、暖水年次年4—6月的全国降水量进行合成,结果发现,对应于冷水年(图5a),次年4—6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两个大值区分别位于以往研究的华南地区以及本文研究的江南雨季范围(110°~120°E,25°~28°N);而在暖海温年(图5b),情形刚好相反,全国普遍偏旱,华南、江南地区降水为显著负距平分布。降水场在冷、暖海水年所表现出来的反位相特征,再次说明江南雨季降水同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反相关联系,前期7—8月暖池关键区热含量高(低)可以视为预测江南雨季旱(涝)的一个强征兆信号。

三、担保圈风险应对和处置实践经验

针对当前担保圈风险频发的情况,近年来,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在风险应对和处置化解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一些成功案例,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

(一)政府果断介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处置风险

担保圈风险出现后,地方政府部门根据风险形势判断,果断介入出险核心企业,用政府信用填充市场信用不足形成的“信用空洞”,将有利于稳定债权人信心,避免因市场恐慌造成更大规模的风险传染。同时,地方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财政支持,通过成立风险化解领导小组等方式,构建起“银行为主体、市场为手段、协会为依托、监管为协调、政府总牵头”的风险化解体系,全力组织实施救助和风险处置。

(二)“一案一策”,因势利导,分类处置

处置担保圈风险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圈内企业所属行业、股权结构、治理架构、融资模式、产品结构以及员工数量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处置方案设计和处置工作进展。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最优化的处置方案,形成最大化的处置效益。如辖区某县在风险处置工作中,根据不同担保圈内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类管理的措施化解风险。一是对于具有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但出现暂时资金链紧张的企业,积极采取化解措施,有效阻止担保圈风险扩散蔓延。二是对于市场前景不佳甚至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产业,采取破产清算模式。既及时有效处置了风险,又淘汰了落后产能,优化了地方产业结构,起到一箭双雕之效。

(三)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信用的杠杆作用,撬动各方资金,解决出险企业的资金需求

担保圈风险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往往圈内一家企业出险,圈内大部分企业的融资会受到限制,容易造成资金链紧张。因此,需要从外部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秩序。如辖内某县采取设立专项资金,注资融资性担保公司和设立土地托管中心的做法,有效替代或拆借担保圈。一是由财政部门出资,设立金融稳定专项资金,同时引导企业按贷款规模的比例出资,为符合信贷政策,出现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垫资服务。二是注资融资性担保公司,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注资融资性担保机构,增强其对外担保能力。三是设立土地托管中心,将全县企业占用的未作价入股和抵押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管理,积极探索开办集体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管理,积极探索开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业务。同时成立了土地托管运营有限公司,作为信用担保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和反担保服务。

(四)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处置效率

(五)商业银行积极研究化解担保圈风险措施

为加强对担保圈风险的防控,一些银行机构积极研究风险化解措施。如对担保关系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绘制担保关系示意图厘清担保关系,找准主要担保链条并进行切割,实现“大圈化小,化繁为简”,将原来复杂的担保圈分解为几个独立、封闭且不交叉的小规模担保圈,再逐一研究破解。在风险处置过程中,成立债权银行委员会会同地方政府、企业协调制定风险处置方案,避免单方面抽贷或不理性行为,影响整体风险处置进展。

四、担保圈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担保圈风险处置由于涉及诸多利益诉求,处置难度较大,处置时间也较长。从整体处置效果看,部分地区可支配资源较多,当地政府对担保圈风险的处置较为及时、果断,化解担保圈风险效果较好。而个别地区风险处置过程中则面临诸多难题,风险化解进展缓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政府可支配资源难以应对大面积信用违约。以某县市为例,一方面,这些地区大企业众多,单户企业融资往往多达十几亿、几十亿,一旦银行到期收贷不续贷,容易导致短期内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化解风险所需资金大大超出了当地政府的财力。另一方面,上述地区土地指标有限,且多为大企业占用,政府动用土地资源化解企业债务风险的的能力有限,风险处置较为被动。同时,一些地区缺少地方政府主导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如专项救助基金和具有政府背景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区域整体风险水平上升和银行收缩信贷规模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对风险企业以及原有担保链条进行救助和替代,导致风险处置工作进展缓慢,贻误了救助时机。

2.民间借贷及异地授信弱化了政府协调效果。当前企业融资日益多样化,辖外银行授信、小贷公司借款以及民间借贷问题普遍。由于政府的地域性及民间借贷的非正规性,政府对民间借贷、异地银行的协调能力较弱。此类机构往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目的,进行“政府协调套利”,在政府全力协调过程中,单方面采取提前收贷或诉讼保全措施。当政府有效协调的债权占所有债权比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对债权单位的协调将面临失效,导致配合政府协调的银行反而处于滞后被动保全资产的局面。

3.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甚至对立,风险化解面临较多困难。在担保圈融资模式下,地方政府、当地银行、异地银行、其他债权人、出险企业、担保人、股东、员工等众多利益相关方纠缠在一起,由于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甚至对立,一旦出险,协调难度非常大。地方政府以维稳和保护地方经济为首要诉求,不得已的情况下倾向于让银行承担部分责任。监管部门以保护金融安全和维护银行债权为首要诉求,希望最大程度减少银行业整体的损失。债权人则以保障自身信贷资产安全为首要诉求,往往不顾债权人整体利益,导致“囚徒困境”。债务人则以逃脱责任、甩掉包袱为首要诉求,为此竭力将责任推向政府和社会。如此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难免导致“拉锯战”、“持久战”,风险难以有效处置。

五、化解担保圈风险的对策建议

当前担保圈风险加快暴露,既有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去产能化”过程中的金融阵痛因素,又与部分企业过度融资和非理性发展有关,同时商业银行不合理的信贷文化与激励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担保圈风险的累积。而部分地方政府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认识、观念、处置经验、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担保圈风险处置效率不高,甚至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为妥善防范化解担保圈风险,提高处置成效,结合前述案例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明确地方政府政府防范与化解担保圈风险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化解担保圈风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承担着综合处置各种资源要素,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综合协调各部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担保圈风险的化解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风险处置成功的实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建议进一步明确当地政府的风险处置责任,组织协调各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组,摸清辖内担保圈的风险底数,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对于尚未出险的担保圈进行合理分割,切断风险传递渠道。对于已出险的担保圈,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牵头成立风险处置小组,协调各方当事人,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扩大信息透明度,在法律范围内从税收返还、资金支持、土地划拨、帮助企业重组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救助措施,有效化解风险。在担保圈债务风险连续出现时,应集中力量妥善处置1-2个典型事件,打消债权人疑虑,树立政府威信,为后续事件处置确立“示范效应”,避免不利局面的出现。但在根本上,还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稳健经营、科学发展,避免盲目扩张。

2.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担保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一是加快推进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改革,强化风险意识,避免“垒大户、争客源、盲目从众”的经营现象,防止对单家大企业及担保圈的过度授信,多头授信。二是确立更为审慎的企业担保能力测算标准,增强经营稳健性。严格互保、联保贷款的办理条件,并尽量避免与借款人同行业的上下游客户、同集团企业提供保证担保,严控新增担保贷款的规模。三是切实做细、做深、做实贷前调查和贷后跟踪工作,加强对企业贷款资金运用的约束,密切监控企业及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变动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四是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妥善处置风险。对于已形成担保圈风险的化解,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别对待。尽量避免盲目压贷、快速收贷的简单风险处置方法。要在全面评价担保圈内企业经营状况、担保圈规模及复杂程度、圈内企业信用状况、担保圈的成因及性质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压缩风险融资、担保方式置换、信贷产品改造、切断担保链条、清理保证融资等措施,实现担保圈贷款风险的降低和转移。

3.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监测分析,及时预警。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在防范化解担保圈风险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被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提高数据更新的及时性,针对担保圈风险防控开发针对性的应用模块。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保证类融资业务的管理,严格规范担保家数和规模,加大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力度,及时发现和提示授信业务中存在的担保圈风险。对数额较大、已出险的担保圈,建议由监管部门牵头组织成立风险处置联席会议,各贷款银行共同商讨风险处置措施,增强商业银行在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话语权。

4.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夯实风险防范的基础。企业作为信用风险之源,应该积极作为,从自身薄弱环节入手,克服不足,弥补风险漏洞,夯实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一是风险较高的企业,要加强自查,查找自身弱点,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一旦发生风险能够迅速行动有效处置的

准备。二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内部组织结构,加强公司治理,保证董事会健康,程序有效落实,防止企业过分屈从董事长意志。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适度进行跨业渗透,防止盲目投资,克服经营短期和投机行为。四是建立审慎的财务制度。控制财务杠杆,审慎对外担保,预留充足的财务缓冲空间;合理配置资金,减少期限错配,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要强化财务信息透明度,及时向各利益相关方报送财务信息,通过各利益相关方的监督,促进企业财务健康。五是通过加强对外部审计、评级机构的监督、处罚,强化企业的外部约束,防止企业财务造假行为。同时,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避免隐性担保和市场资源配置扭曲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积累。

[1]J.E.Stiglitz,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1,71(3):393-410.

[2]George A.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84(3): 488-500.

[3]Banerjee A.V,Besley T.W.The Neighbor’s Keeper: 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t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 ies,1994,109(2):491-515.

[4]张利胜、狄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捷,《结构转换期的中小企业金融研究—理论、实证与国际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陈少华、陈菡.我国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演化过程分析—基于博弈论研究视角[J].开发研究,2013(2), 114-119.

[7]杜权,郑炳蔚.对当前浙江企业担保链问题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0(6),20-21.

[8]吴堂保、刘蓉.对担保圈贷款风险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2(1):70-73.

Cause Analysis of The Guarantee Circle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LIN Yi

The risk of “Guarantee Circle” as a guarantee form surges in recent years.The risk results from excessive guarantee with the tendency to enlarge during the inverse circle and evolves into regional risks to some ex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uarantee Circle risk.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defusing the Guarantee Circle risks in some regions.In the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resolve regional and systemic guarantee circle risks from aspects of government, banks, corporations, regulatory, etc.

Guarantee Circle Risk; Risk Contagion; Preventive Measures

F830

A

1009 - 3109(2014)10-0021-06

(责任编辑:何昆烨)

林 毅,男,汉族,硕士,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经济师。

猜你喜欢
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