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京津冀产业、科技和教育合作的对策建议

2014-04-16 19:30魏进平
经济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京津冀利益机制

文/魏进平

河北省要实现厚积薄发、由大转强,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那么如何以开放思维和开放方法促进科学发展?路径有多条。“产业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笔者认为,应抓住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契机,主动作为,协同发展,加快京津冀三地产业、科技和教育合作。具体建议如下。

一、立足当前,促进京津冀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地缘、人缘、业缘密不可分,产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天然基础,三地产业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景十分广阔。一是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京津冀在产业方面有竞争,更要合作,这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所要求的。三地只有站在国家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全局看待产业合作,而不能仅仅从各自局部利益出发,“争夺地方经济利益”,要以“共生、共赢、共荣”的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即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确保各方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产业合作产生的利益要使参与合作者都能享受;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因产业合作而损失利益的参与者要给予补偿。二是搭建畅通交流平台。京津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及中介组织在产业合作的作用。无论是省市党委政府高层领导还是省市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建立定期协商沟通机制,加强互访交流,以增进了解,寻找合作机会,拓展合作空间,实现规划对接、政策对接、市场对接、人员对接,等等。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组织省市高层论坛、产业合作研讨会、企业产品发布会、商贸洽谈会等方式,使双方党委政府领导及产业界、企业界人员走到一起,共同协商,彼此了解、彼此认识、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对于河北省来讲,对北京、天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河北省应充分发挥软科学基地——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的作用,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在深入研究北京、天津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三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实质是通过加强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交互作用,实现顺畅的科技合作和科技对接。要以国家战略产业和省市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强三地钢铁、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合作、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联合建立相应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二、强化后劲,加快京津冀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合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京津冀三地的科技资源相互借用、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必将极大促进三地内生驱动、创新发展。知识创造能力差是制约河北省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与河北省缺少名校和国家大院大所有关。但河北省可以充分发挥环京津的优势,实现借“智”发展,以弥补科技资源之不足,提高科技竞争力。一是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京津冀科技联盟协调机构,促进京津冀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各部委以及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的沟通与联络;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的主体。二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对国家和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实行联合攻关,联合申报国家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互聘高层次企业、高校拔尖人才(如“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三是建立产学研对接机制。依托三地优势资源,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产业领域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成立京津冀知识产业转移中心,建立产学研信息平台,完善产学研对接机制;以“百家央企、百家院所校进河北”活动为载体,加强三地科研成果推广的合作。四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新,保护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积极调整各方的利益关系。

三、着眼长远,加快京津冀教育合作

京津冀教育综合实力强、优势明显,有着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教育资源,同时各类教育互补性强。三地教育各有特色,北京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能力优势突出,天津职业教育特色明显,河北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型院校实力具有比较优势,三地呈现出较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离不开三地教育的合作和支撑。一是建立教育一体化机构。成立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促进组织,完善区域教育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国际教育博览会、教育合作高层论坛,校长、干部、教师异地学访、挂职等合作活动常态化、规模化。二是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京津冀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根据社会需求和京津冀各地教育优势,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逐渐突破体制障碍,打破政策壁垒。三是深化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和支持三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等;鼓励和支持共建各类师资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联合申报博士学位点。四是建立教育公平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三地开展“对口帮扶行动计划”,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逐步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猜你喜欢
京津冀利益机制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京津冀一化
利益链与新垄断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