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动力与生成逻辑

2014-04-16 17:45
江海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德性大众化理想

雷 鸣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在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实践路径、存在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在大众化的深层动力与生成逻辑方面,还存在语焉不详、不够深入等问题,我们需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上进行慎思和明辨,为在实践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任何学说的根本特性,变革不合理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当然,改变世界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

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实现上述两种武器结合的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在这里,他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科学理论只有掌握群众,变成群众的理论自觉,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毛泽东也认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③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掌握大众,获得群众认同,成为人民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艾思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担负起改革世界的任务,就必须与革命的实际行动结合,成为指导革命行动的观点,把握大众,成为物质力量。”④

马克思主义走向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与人民的有机结合。马克思认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普列汉诺夫指出,“第一次,从我们的宇宙存在以来和地球绕日而行以来,发生了科学与劳动者的接近;科学跑过去帮助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在自己的觉悟的运动中以居于科学的结论之上。”⑤其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⑥列宁则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⑦,“正是劳动群众才应该是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⑧再次,理论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被群众所认同,就没有安身立命的价值。正如列宁所说的:“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⑨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参与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成的三重逻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个理论普及问题,又是一个实践转化过程,因此,应当从结果与过程相统一的视角,探究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把握实践生成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供最好的方法论借鉴。从大众化的内在矛盾出发,认真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九十多年的历史经验,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三重生成逻辑:化理论为理想、化理论为政策、化理论为德性。

1.化理论为理想:解决理论抽象与大众认识具象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形态,又是一种价值理想形态,是由理论和理想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理想即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在人类解放思想指引下,构建出的未来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发展目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命名为共产主义。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系统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化理论为理想,是马克思大众化实践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解决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问题,符合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一般规律。首先,理论与理想具有对立统一性。理论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广度的抽象性;理想是理论的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具象性。其次,理想能够激发人们奋斗的动力。冯契先生认为,“我们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指导人生,一定要有出于真诚的理性认识和意志的自愿选择,并运用想象力把未来目标勾画出来,形成能激发感情力量的理想。”三是理想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理性价值共识,必然会分崩离析。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⑩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高度重视化理论为理想的工作。恩格斯认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是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只有明确的理想,才能成为引领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

2.化理论为政策:解决理论认知到利益认同的转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策化。“马克思主义政策化就是站在大众立场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为党的各项政策。”这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具体化、实践化,变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人民利益的主要途径,也是动员群众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手段。利益是人们奋斗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最为根本的一个环节就是利益认同。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列宁在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时则指出:“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与该阶级的‘公平的劳动报酬’这类‘狭隘’琐碎的生活问题,即自命不凡的民粹主义者不屑理睬的问题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深知要使群众认同党的政策、拥护党的政策,必须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他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立地生根,理想信念才能坚如磐石。

政策是人民群众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阶级属性和价值立场的一面镜子。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基层群众很难系统理解。但是,政策是党的主张的直接表现,其价值立场和利益导向一目了然。列宁就指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里,强调要全面总结建党以来在政策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他指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人民利益同样是标准。人民对于各党派的情形并不很了解,但懂得根据他们的政策来作判断。国民党致力国民革命凡五十年了,其中做了些好事,但做了更多的坏事,所以人民不喜欢它。”1986年初,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华莱士关于后邓小平时代的政策是否会变的问题时坚定地指出:“肯定不会。因为确定现行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的主要根据是,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来说对不对,对人民来说对不对,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高度重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之道。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他告诫我们:“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毛泽东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强调政策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方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施拉姆就指出:“毛泽东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也就是使党非官僚化”,“认为领导机关制订正确政策的思想源泉来自普通人民,并使人民理解领导机关制订的政策,而不是盲目地去执行它,这标志着同传统的中国思想中的一个重大观念的彻底决裂。”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本原则。

3.化理论为德性:促进主体理论外化与内化的统一

德性是指人的良好的道德与品行,是认识主体外在理论的内化结果与表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就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践行。

20世纪50年代,冯契先生提出了“化理论为德性”的著名论断,重点探讨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主体自身的建设问题,力图阐明理论与德性的内在联系及其转化路径。他认为,哲学理论“要通过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德性,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只有这样,哲学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说服人”。他强调认识主体要注重自己的德性和理想人格的培养,“凝道而成德,显性以弘道”。他进而阐明了实现“化理论为德性”的具体路径:“比较一贯地在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中体现化理论为德性的真诚,是能够做到的。真诚地、锲而不舍地在言论、行动、社会交往中贯彻理论,经至习以成性,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德性,就成了自己的人格。”㉔可见,“化理论为德性”的实质是主体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并由人自身的行为来自证,达到“显性以弘道”。

“化理论为德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实践的学说,它的先进性绝对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逻辑自洽性,而在于不断追求理想人格的实践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高度重视德性教育。我们党不仅提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的双重任务,而且倡导和确立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其次,用理想人格引领人民前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追求理想人格的大旗,引领社会风尚发展前进。最后,不断树立时代楷模引领群众前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时传祥等先进人物,在改革开放后活跃着孔繁森、张海迪等时代楷模……这些先进人物的崇高人格感召着他人、激励着他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新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生成逻辑的历史启示

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成逻辑,不是为了坐而论道,而是为了提供镜鉴、启迪未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转化的生成逻辑,当前我们应当重点在扩大群众利益认同、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政策的公信力、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德性建设等方面下工夫。

1.扩大群众利益认同,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人民利益需求的实现程度。就当代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程度,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目标对于广大群众利益诉求的满足程度。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㉕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枢纽,就是要唤起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自觉,团结起来为实现自身利益共同奋斗。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重化的新特点,群众的利益诉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方面。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总目标。“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当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指明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来扩大群众利益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头活水,也对我们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党员干部要把满足人民多种需求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㉖二是准确把好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脉搏”。从需求的对象看,精神性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层次看,高层次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构成看,综合性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属性看,社会性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主体看,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发展水平看,需求的不平衡日益突出。三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当前,应当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进高雅艺术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满足高层次艺术需求;推进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2.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避免陷入急躁冒进的空想主义

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面旗帜,也是广大群众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捷径”。但是,党的理想必须立足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带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

始终高擎理想主义的大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秘诀之一。革命理想高于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应对苏共提出的赶超战略,毛泽东提出了中国自己的赶超战略,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社会主义理想拉回到客观现实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凝聚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中国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代名词,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目标和价值归宿。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首先,要处理好中国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是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二是要分清楚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握好个人梦与民族梦的内在关联性。三是处理好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一方面让世界人民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另一方面警惕中国梦被妖魔化。

3.增强党的政策的公信力,用生动的实践教育群众

政策是党的生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遵循和实践枢纽。政策只有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群众才能对党的路线方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心理认同,并且转化为实践自觉。

政策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公众对公共政策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科学性、有效性的信任和接受程度。当前,提高政策的公信力,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应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强化决策的民主性,防止精英决策。提高公民参与政策能力,防止少数专家自说自话。二是强化决策的协同性,防止片面决策。往往是配套政策,才能产生较大效应;如果单兵突进,容易产生掣肘问题。三是强化政策的透明性,防止暗箱操作。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实行信息公开,鼓励群众监督。四是强化政策的创新性,减少政策滞后。比如,独生子女政策,除了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也要完善对“失独家庭”的关怀。五是建立政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是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

4.加强党员干部德性建设,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不仅仅是搞好理论武装的问题,更是一个党员干部群体是否自觉践行的问题。甚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干部化。

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人民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示范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在生活中化为德性。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对于如何改造主观世界即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德性这一方面,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9 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⑤《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71页。

⑦《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5页。

⑧《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得出的科学判断。作为职业教育的从业者,要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适应新时代,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入手,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提升产品品质的大潮中。当前,一些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要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还需要从供给端想办法,丰富培养途径。

㉔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版,第22页。

㉖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猜你喜欢
德性大众化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