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文学:明代宁夏流寓群体生存空间转换的文化结晶——以明代《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万历宁夏志》为例

2014-04-16 13:34:05薛正昌
江汉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宁夏移民文化

薛正昌

寓,通常解释为离开本土旅居他乡。《周书》有“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的记载。《现代汉语词典》里已经没有“流寓”这个词,但从历史与文化的源流中追溯,其内涵是多元的。流,是一种刑罚,即把有罪之人放逐到边远贫困的地区。从地域上讲,又有边远之地的意思。《书》载:“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从地理空间上界定了流寓的远近程度。由“流寓”可以清晰地看出,时空和地域的转换,使流寓者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这里说流寓,是指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群的流动过程。历史上的流寓现象,并非只是因罪或其他原因而被贬谪的人群,还包括因重大历史背景而迁徙的人群——政治性移民、军事性移民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群体,这种生存空间的转换和人生经历的变化,都与流寓文化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明代西北地区,属于历代移民最多的时期,移民数量估计有44万人①。明代宁夏,是防御蒙古民族南下的重要军事防区,军屯、民屯与商屯移民形式叠加,人数众多,而且还有不少谪戍的文人官员也被发配到宁夏。有了流寓人群的经历,就有了地域空间上流寓文化的产生。

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反映地域文化风情及个性气质。过去,“往往执著于籍贯,而忽视了文学家流动。这使地域文学研究仅立足于作家占籍的考察,而未将作家的迁徙问题收入视野……流寓文学应该是地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应该是地域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②。这样来审视地域文学,还是有道理的。流寓文化研究,近年已得到学界特别关注,研究者认为这种文化现象与文化人类学、民族精神史等密切相关,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无论如何,流寓与空间直接相关,流寓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文人流寓的经历所记载反映的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不只是自身的经历和体悟,也记载着地域文化的沿袭传承与升华。从这个意义上审视流寓文化,与大移民有直接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民过程中文人的流寓经历。

一、流寓文化群体与作为

流寓文化指多元群体在大背景下的文化生成与文化积淀。从文化人类学这个层面看,明代宁夏流寓文化的类型基本有四大群体:一是宗室群体,二是与宗室相关联的高层文化人,三是贬谪群体,四是伴随屯田与军事管理而来的文化人。实际上,在这些人群中无论是外任官员,还是贬谪、游历、求举、入幕文人等,他们的文化现象都绕不开特定地域时空,容易凝聚和生成一种人文精神。

明代初年,朱元璋将他的皇子先后三批分封在全国重要地方,尤其是北部边地,目的是想让他们全力维护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我们不评说皇子皇孙们为明朝的天下治理有何作为,但的确为各个就封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封宁夏的是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栴,他以庆靖王的身份在宁夏数十年,撰写并留下了目前能看到的宁夏最早的地方志书《宁夏志》,记载了大量明代以前宁夏地方历史文化内容,写下了不少歌颂宁夏平原“塞北江南”富庶景象所承载的黄河农业文明的诗词,当然也留下了他终老宁夏的积怨和不平。朱栴的第六子安塞宣靖王朱秩炅,是朱栴之后在文化与文学方面最有成就的人之一,留下了《沧洲愚隐录》六卷,《樗斋随笔录》二十卷,《明史·艺文志》里都有记载。明代《嘉靖宁夏新志》将他们父子的诗歌与作为归并在一起另立一门,称为“宗室文学”③,突出了这类人群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庆靖王朱栴不但写了不少歌颂宁夏平原农业文明的诗文,也写了不少描写宁夏镇城及外围文化遗产与大自然的诗;同时也写了不少愤懑不平的词。“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浪陶沙·秋》),老境思归,借问屯戍客以表达胸中的苦闷。“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长相思·秋眺》),“乡国他年,关河今日,到此欲愁绝……一曲词成,九回肠断,矫首贺兰” (《春云怨与吴谦,谦时客塞下》)。塞下、贺兰山、黄河意象,最能代表宁夏,作者是满眼愁绪,一腔怨愤。同时,他还是怀念初到宁夏时的落脚地韦州,这里有他的王府,有王府属下的群牧监,有可供狩猎的蠡山,《朝中措忆韦州拥翠亭》、《临江仙·避暑韦州,行有日矣,喜而赋比》等诗,集中书写这个地方,流露了他对韦州的思念与留恋。

明代,从庆靖王朱栴就封宁夏、宁夏镇军事防御与屯田的整个过程看,是一个多元的大移民时期,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生成与传播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无论政府,还是民间,所发生的大事件、可歌可泣的故事,包括流寓生活的辛酸悲苦和无法避免的死亡,同样反映着流寓文化与士人的处世心态。安化王朱寘钅番在宁夏兵变、震惊朝野的哱拜之乱,给宁夏镇城、庆王府和老百姓带来重大灾难,成为流寓文化的一部分。

明代永乐朝以后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分封各地的亲王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作为。庆靖王朱栴家族也是一样,但这个享受着皇室待遇的庞大寄生皇族,在当时就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一个与贬谪宁夏的文化人相融合的文人圈子。以《宁夏八景诗》为例,就可以看出当时这个文人圈子的作为及其影响力。如朱栴的《西夏八景图诗序》,丰林王的《西岭秋容》,安塞王樗斋的《古冢谣》,陈武德的《宁夏八景诗》,就连寺僧静明也写了《丽景园八咏》等不少诗。

王府长史,是个特殊职位,也是有名份的文化人。按照汉代的体制,丞相下有长史,类似于相府中之秘书长,后来有了变化。明代,亲郡王公主府皆有长史一人,为正三品官,总其府中之政令。明代王府官属颇为庞大。据《明史·职官志》记载: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其属典籍一人。所辖则审理所正副审理各一人,典膳所正副典膳各一人,奉祠所正副奉祠各一人,典乐一人,典宝所正副典宝各一人,纪善所纪善二人,良医所正副良医各一人,典仪所正副典仪各一人,工正所正副工正各一人,伴读四人,仓库大使副史各一人。实际上是一个浓缩了的小朝廷。长史人选,在明万历初年以前,基本都是进士出身,万历以后长史人选基本都是举人充任。由《万历宁夏志》看,万历三年浙江余姚人孙汝汇以进士身份出任庆王府长史,此后数十年间,出任庆府长史的人选都是举人身份④。

历任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员,也是王府文化圈子的主要力量,写了不少诗文,如刘昉的《韦州八景》,周澄的《盐池》,刘牧的《蠡山叠翠》、《白塔城钟》。王府纪善王逊也写了大量的诗文,如《西夏重阳》、《夏宫秋草》、《黑水故城》、《汉渠春水》、《良田晚照》等。可见,文化圈子里的人,一个话题就可以有多人写出多首诗来。

《嘉靖宁夏新志》里,把衔朝廷之命到地方办差的官员称为“朝使”。在“朝使”这部分内容中,著名官员文人金幼孜最具代表性。《明史》载,“三年持节宁夏,册庆府郡王妃”。时在宣德三年七月,朝廷命礼部尚书兼英武殿大学士金幼孜、吏部员外郎魏骥为正副使前往宁夏,持节册封宁夏左卫指挥使赵壁之女为煃妃,宁夏左屯卫指挥佥事张铭之妹为荧妃,宁夏中护卫指挥同知倪升之女为炵妃。《嘉靖宁夏新志》卷二载,金幼孜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永乐年间持节使庆府,遍历畿胜,多所题咏⑤。出使宁夏时间“永乐年间”与《明史》记载不一样,宣德三年,金幼孜出使宁夏是准确的。

金幼孜 (1367—1431),江西峡县 (明朝时属新淦县)人,官至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加太子少保兼英武殿大学士,曾与解缙同值文渊阁。金幼孜写宁夏的诗:《将至宁夏,望见贺兰山》、《至宁夏》、《出郊观猎至贺兰山》,《嘉靖宁夏新志》里有记载,其诗描写了宁夏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与贺兰山景观,诗文的背后同样折射着时代影子,更彰显其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第一,“风沙近塞居人少,斥候 (堠)连云逻卒闲”;“白海堆盐封碛外,黄河引水注田间”。金幼孜前往宁夏途中看到宁夏镇外围是风沙,是遍地防御城堡。作者应该是沿长城内侧进入宁夏镇的,因为他还看到了偌大的盐池。明代宣德年间,北部边境相对处于安然时期,冲突与战争较少,所以他看到巡逻的边兵也是一种闲适状态。

第二,“驲骑初秋别帝京”。金幼孜出京前往宁夏是在秋季,当时的宁夏镇城在京城大员眼里属于“边城”。宣德时期,正是就藩宁夏的第一代庆靖王朱栴回京无望的时期,见到了代表皇帝来册封的使臣金幼孜,“藩府感恩心倍切”,“极知白首蒙恩遇”,已经“白首”的朱栴很高兴,希望朝中特使能带回他的感激之情和期待内迁的夙愿。

第三,金幼孜出使宁夏期间,前往贺兰山观猎,领略了贺兰山的雄姿,引发思古之幽情,“昔年僭伪俱尘土,犹有荒阡在目前”。金幼孜看到了西夏皇帝的陵园,在他眼里的西夏政权属于“僭伪”,但“荒阡”与“尘土”都成了历史。

金幼孜的宁夏之行,缘于册封庆王府郡王妃事而来,他出使宁夏并留下的诗作,也是因为有了宁夏之行才得以传世。实际上,他此行留下的诗文不少,他游走了宁夏不少地方,并有诗留下来,如《三清观》、《丽景园》等,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宗室文学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这里所说的流寓群体,是指贬谪宁夏、且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人。《嘉靖宁夏新志》卷二,就专门罗列了“流寓”一类。同时,列举了数位流寓文人的代表。这些人都曾在杭州、南昌等地为官,明确记载是因“谪戍”而到了宁夏。

明代宁夏镇虽然是镇的建置,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军镇的相关机构设置层次齐全,屯田人数多,来宁夏任职的高层文化人也多。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笔者作了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记载的主将有50余人,巡抚40余人。这中间不乏著名的文化人,从他们留下的大量诗文也支持这个观点。杨守礼、陶希皋、孟霦、王越、冯清、唐龙、杨一清、王琼、刘天和、崔允、赵时春、韩文、李梦阳、王珣、齐之鸾等,都是陕西固原三边总督或宁夏巡抚等高级官员,他们或者奉朝廷之命巡边,或者奉命来宁夏犒赏军队,大都是著名的文化人。从宁夏明代地域整体看,他们与庆王府这个圈子、谪戍宁夏的文化人、地方文化人应该是有关联的,都是在战争背景下宁夏地域上生活过的文化人,留下了大量描写宁夏历史与文化的诗文,是地域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的官学制度,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大系统。所谓官学,即由国家设置,政府派遣教官教学与管理的学校,办学经费由政府统一承担。地方官学系统有儒学性质的府、州、县、卫儒学等。据《明史》载,洪武二年以后,朝廷大规模兴建学校,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推进了地方学校的大发展。成化中期又制定卫学之制,是专为军人子弟设立的学校。明代地方儒学与卫所武学是相当发达的,“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教官四千二百余员,弟子无算,教养之法备矣”。

明代宁夏镇虽然属军事建置,但办学时间较早,朝廷也重视卫学的设立。早在“洪武中诏宁夏中屯及左、右屯卫总设儒学一,置官品秩如府学,其印文曰宁夏中屯卫等卫儒学。至是,以中屯卫并入宁夏卫,故改为宁夏等卫儒学”⑥,这是永乐四年将原中屯卫并入宁夏卫之后的记录。历代宁夏镇都御史或巡抚等官员都很重视宁夏学校教育。洪武二十九年朱真即奏请设立宁夏中屯等卫儒学,五年后因故而废。永乐元年,朱真再奏立宁夏等卫儒学,此后再未停办过,生员也较多,“宁夏之学,萃五卫 (宁夏卫、左屯卫、前卫、右屯卫、中屯卫)之生徒,常数百人”⑦。“……宁夏卫学徒,皆军卫子弟之秀……登科入仕者能与中州齿,可谓极盛而无以加矣”。地方官学,其教学内容与中央官学体系一样,目的和方向是科举考试,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每年要输送生员。宁夏卫儒学办得好,“自洪武以来,登科目者近七八十人,咸布列内外有声望”⑧。影响还是很大的。

明代宁夏有7个卫的军事建置。除以上宁夏5卫之外,中卫 (今宁夏中卫市)儒学始建于正统年间,为巡抚陈禹奏建。后卫 (今宁夏盐池县)亦建有儒学,时在嘉靖二十九年,为巡抚王邦瑞奏建。明代宁夏境内7卫,每卫皆建儒学。灵州于弘治十三年设过儒学,弘治十七年撤销“州”的建置,儒学亦随之停废。但灵州有个特殊现象,设过“商学”。明天启元年,学政张九德奏设“商学,以惠商人”。还设立过武学,与明代整个官学体制是一致的。明代宁夏灵州设立“商学”极具社会意义,至少是明朝与沿边蒙古人贸易有密切关联,也与明代商业文化发展的社会现状有关。

明代宁夏还建有两处书院。一是巡抚吴公所创办的“养正书院”,后改名为“宁夏揆文书院”,书院设在宁夏镇城。二是朔方书院,嘉靖四十五年户部郎中蔡国熙奏建,书院建在后卫 (今宁夏盐池县)。宁夏学田,面积也较大。隆庆五年,巡抚张公设置,庆王及诸郡藩捐田三百余亩以供书院之用。明代设有社学,是州、县学的预备学校。社学的兴起,在明代弘治至嘉靖时期。宁夏镇设立社学五处:中卫一处,广武营一处,平虏一处,灵州一处,兴武营一处,覆盖了宁夏镇重要军事防御点。社学的设立,为卫儒学也输送了不少生员。

由于高层文化人管理地方,明代文化教育相对兴盛,培养了不少本土文化人,胡汝砺、管律就是地方儒学培养出来的地方本土文化人的代表。他们不但编修了《嘉靖宁夏新志》,而且留下了不少诗作。

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截止嘉靖时期,宁夏科举取得进士功名者15人,取得举人功名的81人,皆外地为官。对宁夏地方历史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有3人,他们是胡汝砺、管律、杨经。胡汝砺、管律二人留下了《嘉靖宁夏新志》,杨经留下了《嘉靖固原州志》。

二、流寓与地域文化

秦汉开发宁夏以来,为了北部边境安全与军事防御,历代统治者都往宁夏移民,即使元代蒙古民族建立政权之后,也有大量移民进入宁夏。元代灭亡之后,退守草原的蒙古兵锋仍经常南下,与明朝发生冲突和战争。在地域上,宁夏肩负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任务。在这个背景下,明代移民成为宁夏历史上最多的时期,体现了当时最为突出的移民文化特征。移民的各类人群,以上已作了简略的归类与叙述。从流寓人群与地域文化的视角看,外来文化人群占主要部分,本地文化人群所占比例较小。从诗歌展示的主要内容看,一部分描写战争背景,一部分描写宁夏平原山川风貌,一部分描写宁夏镇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景观,一部分描写宁夏平原“塞北江南”的富庶景象,等等。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促使本地士大夫群体的生成、外来流寓文化群体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最重要的机制都是移民。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途径很多。文化的交流融合,首先是移民,特别是大规模的移民潮⑨。外来文化人对于移民地的地域文化,会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就是移民的结果⑩。明代“宁夏的开发是军事移民的结果……移民的迁入为当地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⑪。对于明代宁夏地域文化的生成来说,这是不争的事实。大规模、长时间的移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地驻军解决了粮饷问题,而且创造和积累了地方文化。

“历代移民的主流是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迁入相对不发达地区,所以必然会传播先进文化,推动迁入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移民中如果还有较高的知识分子成分,这一过程就进行得更快,成效也就更大。因此,移民输出地的文化水准和移民本身的文化素质,对文化传播的结果有决定作用”⑫。这里说的文化传播,是文化人直接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宦游、漫游,还是谪戍于某地,这些文化人都会对地域文化产生直接影响,都会给地域文化留下珍贵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遗产。这里主要指就封于宁夏的庆王府、仕宦于宁夏的名公臣卿。对于明代宁夏来讲,政治与学术同步,实际上依托的都是不同形式的移民。移民兴办了学校,带动了科举考试,培养了本土人才。

“科举与仕宦,是文化融合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官员的升迁和贬黜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渠道”⑬,袁先生这个提法较新:将官员的升迁与贬黜都看作是地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途径。他还列举了王阳明贬官贵州龙场驿、苏轼贬官海南的文化作为,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审视明代宁夏地方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唐宋以前描写宁夏北部的诗文,没有形成整体实力,而是散见于各种诗集 (文集)之中。明代流寓人群带来宁夏地方文化的繁荣,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寓人群 (包括升迁于宁夏的高级官员)的诗文已相对集中于各种文集与地方志书中,展示了明代宁夏地域文化的整体性。二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圈子,庆王府文化人、谪戍宁夏的文化人、本土文化人等融合成为一个相对松散、规模较大的文化人圈子。三是本土文化人群的形成,本土人群已介入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如胡汝砺、管律的《嘉靖宁夏新志》,杨经的《嘉靖固原州志》。四是形成地域与流寓人群的文化载体:《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等。这些文化人群,对宁夏地方文化的奠定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明代《宁夏志》,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宁夏最早的地方志书。它记载并留下了宁夏早期历史与文化的内容,尤其是明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记载、传承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又成为后人研究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宁夏志》等,同样为后人留下了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供传承。

宁夏地理位置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往往会给宁夏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与文化融合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历史时空看,缺少延续性。比如明代初年在宁夏设立府治,五年后又撤销府治,境内人口全部内迁。数年后再移民进来屯田。这只是短时期内的变化,如果在更长的时空就容易将人群与已形成的文化基础与特色的延续性淡化。明代宁夏,庆王府这个大家族在宁夏生存二百多年,留下了记载和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化的作品。其他或宦游,或为官,或谪戍宁夏的文化人,现在都有后裔留在这里,他们同样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口的流动,所以移民运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迁徙运动”,人群的失去,就影响了文化的再生。有人群的往来,就有时代文化的创新和文化的绵延不断。从传承的意义上说,明代宁夏历史与文化在体现其当代性的同时,仍为后人提供了数百年前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态的缩略图。

明代初年宁夏设立府治,但洪武五年就弃地徙民于陕西。洪武九年命长兴侯耿炳文弟“耿忠为宁夏卫指挥,率谪戍之人及延安、庆阳骑士立宁夏卫,缮城郭以守之”⑭。宁夏卫设立的开始,就有一部分属谪戍之人。耿忠为宁夏卫指挥,本身也带有降级惩罚的意味,《明实录》卷118有“不循轨度,谪降守边”的记载。有过谪戍经历的人群,尤其是文化人,付出太多,但却都留下了足以影响后世的文化产品。

流寓文化与历史上的移民时代所有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流寓生活有关⑮,这个说法对,但不是全部。因为能留下让后人看得到的文化现象,不是有过流寓经历的人都能写得出来,留得下来,很大程度上仍仅限于文人流寓。空间的移位,时间的消磨,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时代和一方水土?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文化生态和个人心灵?实际上既影响,也改变。流寓地域宁夏的大移民,无论是庆王府,还是宦游、谪戍的文化人,他们的处世心态、人生追求、苦乐荣辱等都由身临其境的大自然和社会所承载,折射的是时代和地域上的时空。他们留下来的记载和描写宁夏历史地理与文化的诗文,同样影响着这个地域上的历史文化和人群。时至今日,考察宁夏历代文化生态,庆靖王朱栴的《宁夏志》,谁能绕得开?研究宁夏明代军事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宁夏志》里的相关记载,都会提供原汁原味的实例和文献。

注释:

①⑪⑫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移民与中国》,中华书局 (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71、233、236页。

② 蒋寅:《流寓文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1日。

③⑤《嘉靖宁夏新志》卷2,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132、122页。

④ 石茂华纂修:《万历宁夏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版,第209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62。

⑦⑧《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0页。

⑨⑬ 袁行霈:《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论思考》,《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⑩ 钱志熙:《试论“四灵”诗风与宋代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⑭ 朱栴:《宁夏志》卷上,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⑮ 刘强:《流寓与死亡》,《文史知识》2012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宁夏移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宁夏
宁夏画报(2019年5期)2019-09-19 14:42:26
谁远谁近?
宁夏煤电博弈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0
签证移民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宁夏
宁夏画报(2016年5期)2016-06-28 05:48:08
Immigration移民
留学(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