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晖
(海军工程大学 科研部,武汉 43003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船舶制造业进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由于新型船舶型号众多、结构复杂、科技含量很高,伴随而来的是维修的难度、费用、人员、周期等大量增加,维修观念、研究、时机等相对滞后,缺乏对全过程、全寿命维修进行科学规划的深刻认识和实践。
1)船舶研制缺乏维修观念。维修是保持或恢复船舶运行、延长船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而维修设计是与维修关系最为密切的质量特性,是由船舶设计赋予的使其维修简便、迅速和经济的固有特性。目前,设计和维修分属不同阶段,虽互有渗透,但通常是各行其道,设计与维修脱节,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和维修没有形成统一整体。使得维修效益较低、维修的人力和物力大幅增加。同时,也无法通过船舶的使用和维修来评价设计效果,无法保证检验维修与设计的一致性。
2)船舶维修缺少全程监控。在役船舶的维修不是作为一个全程要素,在设计和研制之初就予以足够的重视,缺少精细化维修保障和有效的全程质量监控,属于粗放式维修。实际上,维修设计就是要达到模块化设计、视情维修和按寿命更换的目的。因此必须将维修向前拓展,提前到船舶的设计论证甚至预研阶段,使维修设计成为船舶设计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过程。使得在船舶的全寿命周期内,形成维修的闭环系统,在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实施船舶维修全程监控。
3)不够适应船舶维修规律。目前国内船舶维修力量较为分散,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和拳头,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比较缺乏。而新时期船舶维修涉及的学科面广且复杂,往往是跨学科、跨部门、跨专业的项目和工程,需要系统地评估和设计。另外,对船舶维修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研究不够,对从总体上科学评估船舶的技术状态、合理制定维修方案重视不够,从而造成船舶维修工作形成了所谓的研制与维修脱节、成本与维修分离等现象,阻碍了维修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国外维修设计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美军发布MIL-M-26512《美国空军航空空间系统与设备维修性要求》为标志。我国维修设计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颁布了有关标准,出版了专著,构建了虚拟原型平台。
除了MIL-M-26512 外,美军还陆续颁发了系列维修设计标准,比较知名的是,1966 年颁发实施的MIL-STD-470《维修性大纲要求》、MIL-STD-471《维修性验证、演示和评估》、MIL-HDBK-472《维修性预计》等三个标准,以及1985 年颁发实施的MIL-STD-470A《系统及设备维修性管理大纲》、MIL-STD-2165《电子系统及设备的测试性大纲》等。与此同时,美军还编纂出版了一些专著和教材,如1962 年美国陆军器材司令部出版的《维修设计指导》、1976 年美陆军出版的AMCP706-133《维修性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等。国内有关单位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维修科学,先后翻译出版了《维修工程技术》、《维修设计指导》等美军的有关重要文献,并陆续出版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维修性工程理论与方法》[1](2007 年)、《维修性及其设计技术》[2](2005 年)、《航空船舶科学维修导论》[3](2007 年)等专著。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陆续编制出版了系列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专著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维修设计的发展、普及和水平的提高。
20 世纪50~60 年代,美军的维修设计以定性化为主,涉及到电子设备维修、船舶设计的维修性特点和技术措施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维修设计发展为定性化与定量化相结合,提出了以维修时间作为维修性的定量度量参数,通过对维修过程的分析,把维修时间进一步分解为不能工作时间、修理时间和行政延误时间等时间单元,并指出对大部分设备而言,维修时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提出了维修时间分布的平均值和95%的百分位值作为维修性的度量参数,为定量预计船舶的维修性,控制维修设计过程,验证维修设计结果打下了基础[1]。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设备的自测试、机内测试以及故障诊断在维修时大量使用[3],电子设备维修的重点已从过去的拆卸及更换转换到故障检测和隔离,故障诊断能力、机内测试成为维修设计的重要内容。为此,美国防部成立了测试性技术协调小组,负责测试性研究计划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并颁发实施了有关测试性标准。
随着维修性、测试性工程技术方法的完善和发展,维修性、测试性技术方法应用的计算机辅助化和智能化开始凸现。此时国内外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加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工作计算机辅助的研究,到20 世纪90 年代,这些领域的计算机辅助水平已经达到了与机械、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当的水平。在这个时期,美军先后开发了大量的分析计算软件,用于计算机辅助维修设计,如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大纲剪裁专家系统(RMSTAILOR)、可靠性维修性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RAMCAD)等。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维修设计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美军先后在F22 和JSF 战斗机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维修性分析和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这两个型号的维修设计水平。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维修性工程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化,开发出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维修设计分析软件平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维修设计分析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虚拟维修样机[4]。基于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的维修设计分析技术业取得了重要突破,完成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发的平台已经与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实现无缝连接。部分院校已经开展维修性设计可视化评价工作[5]。
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以船舶全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系统之间的关联和约束关系,牢牢抓住船舶使用可用度、固有可用度、准备完好率、任务可靠度、维修度、致命性故障间隔任务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评价修复时间、评价维修间隔时间、使用和贮存寿命等关键指标,实现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降低费用、全面提高”的维修目标,提升船舶维修水平。
将现代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到船舶研制、设计、使用和维修全过程,在船舶全寿命周期内,坚持可靠性与维修性的有机融合,充分研究和考虑相似产品的维修性、维修性水平分析、预期采用的技术使船舶可能达到的维修性水平、费用进度等约束条件分析、寿命剖面分析、任务剖面分析等,建立“整体设计、整体维修、整体优化”三位一体的维修理念,从根本上扭转设计和维修脱节的现象。
紧紧围绕着决策支持和服务优先这两根主线,认真梳理维修思想、合理配置维修资源、切实优化维修方法、加强维修顶层设计,认真考虑维修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费用条件等因素,以在役船舶和在研船舶为研究对象,开展船舶设计与维修设计一体化研究,船舶全寿命维修研究,维修设计持续发展研究,维修的可达性、可装连性、防差错性、可互换性、测试诊断性、安全性、可修复性、可抢修性、可监控性、可调试性研究以及软件的维护性等研究,为船舶设计、制造、使用等提供前瞻决策。
1)加速推进船舶设计标准化。在船舶研究、设计阶段,综合考虑维修性问题,全面推进船舶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提高船舶设计质量,降低维修的难度和费用。
2)改革传统的船舶维修模式。从总体上科学评估船舶的技术状态,合理制定维修方案,从而改变传统的船舶使用、船舶修理、船舶维护模式,真正实现按“需”修理、视情修理、快速修理。
3)实现全寿命维修质量管理。将维修工作向船舶发展前端延伸,在船舶维修中全面引进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实现船舶设计、制造和维修的全过程、全寿命质量控制和管理。
4)提高船舶维修水平。利用维修设计技术,在维修的不同阶段,通盘设计使用维修新技术,如船舶自动检测、在线检测、远程诊断、虚拟现实等,全面提升维修水平。
5)提高软件系统质量。软件系统已是现代船舶制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软件的生存周期中,其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约占总体的67%,软件的维护性已成为软件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维修设计对软件系统尤为重要。
[1] 于永利,郝建平,杜晓明,等.维修性工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 童时中,童和钦.维修性及其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 张凤鸣,郑东良,吕振中.航空装备科学维修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 杨英炎,蒋科艺,李本威,等.虚拟维修仿真的研究进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9,24(4):413-418.
[5] 曾毅,尚建忠,曹玉君,等.维修性设计中可视性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9(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