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生
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总会留下一些话题供人们消遣和讨论,例如“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大了”“放烟花炮竹越来越少了”等等,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这一重大节日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思。春节,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吗?会变成传统文化里的“鸡肋”吗?我们又该如何“拯救”春节呢?
平心而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年味原本总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世界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的春节,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中国年”终不会式微,“年”也终究要过,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年味为何越来越淡
“年”,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古时候的人们春夏秋三季都在劳作,直到冬季才给自己和大地一个休息的时间,在冬季这一特定的日子里,人们休养生息,庆祝收成,过完年后很快就立春,意味着新一轮春种秋收又开始了,人们祈福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顺利平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的年味显得特别浓。过年,意味着色彩的多样、物质的丰足、身体的放松、家人的团聚。满街张灯结彩。小孩子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放炮仗、磕头讨压岁钱。成年人利用这难得的闲暇享受家庭的欢乐,包括彻底打扫房屋、准备过年的各种食品和礼物等,都沉浸在喜庆的忙碌中。外地的游子赶回家中团圆,把攒了一年的积蓄慷慨地花上一部分。商家也准备了丰富的货物,到处一片丰盛的景象。
可如今,这样的年味为何越来越淡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意味着消费日常化,过去只有过年才会买的东西,如今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因此过年买新衣服、吃大餐等行为不再具有象征意义。以前只有过年才会购置的物品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珍贵;以前过年才能回一次家、见一次面,如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达,回家、联系都是常事,过年相聚也显得十分平常。从这些角度来说,过年也就不那么诱人了。.
二是过年的节庆意味被逐渐消解。在商品消费时代,越来越多的节日都与商业活动联系起来。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等,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被商家充分利用,诸如商品大减价、积分大兑换、购物优惠“套餐”等,一轮又一轮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在这种几乎每隔几个月就喜庆一把的氛围中,过年节庆的意味已经在逐渐消解了。
三是外来文化的入侵。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人的节日,把自己“老祖宗”的节日抛到了脑后,由此引发了“崇洋媚外”的批评,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象。要说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在于外来文化用强大的“文化标志”削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中国的传统节日标志却五花八门,马年来了是马生肖、猴年来了是候生肖,并且哪怕是“马”与“猴”,其外形也是多种多样,缺乏统一形象,从而淡化了视觉形象,久而久之,就显得“年”越发普通而模糊了。
四是媒介虚拟狂欢的替代作用。过年其实也是一次身心的休憩,从一年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好好放松一把。如今,媒介的发达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娱乐和放松环境,人们可以从电视、网络上获得多样的娱乐体验,因为虚拟世界十分健全,人们在经历了多次过度刺激之后,再回望现实,难免会觉得苍白暗淡、不够过瘾。所以,真实的“年”似乎不值得期待了。
综上可以看出,年味越来越淡,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莫大关系,也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某些缺陷有一定关联。
压岁钱带来的压力
要说过年,不得不说到压岁钱。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各种各样有关压岁钱的“花哨”故事:70岁老太花巨资买一公斤黄金送给孙子,“80后”小长辈数千元的年终奖不够压岁钱支出,沈阳新婚夫妇过年花掉四个月工资新娘赌气自杀,80岁奶奶用支付宝给外地孙子压岁钱,长辈给晚辈送保险、ipad、股票、购物卡,孩子拿着压岁钱挥霍无度,儿子因讨要压岁钱打死父亲……
压岁钱的话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突破了“节日期间长辈祝福晚辈”这一简单意义的界限,所引发的不只是对节日巨额花销的讨论,还由此产生了对不正确甚至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中国民协副主席曹保明认为,压岁钱的无止境上涨是一种“民俗误读”,这种误读改变了压岁钱的本来意义,使节日民俗沦为铜臭味十足的“送钱”行为。
事实上,辞旧迎新送小孩子红包,这种习俗并非中国独有。中国周边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也都会给孩子压岁钱。但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国并不是这些国家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但压岁钱却是给得最多的,其中牵扯的人情关系也是最复杂的。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在谈及中国压岁钱的现实时,曾连连感慨“压力山大”。
我们知道,所谓压岁钱,就是过农历年时长辈给小孩的钱,这钱并不在于它面值的大小和价值的多少,而在于它象征着一种去灾、辟邪、压惊,以及表达美好祝福,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意思。但在当下社会,金钱成为社会公认的一种价值衡量标准,对金钱的看重也使得压岁钱“坐地起价”。其实,经济发展了,生活好了,收入高了,压岁钱给多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今已经出现了攀比压岁钱多少、以多为荣以少为耻等现象,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眼中,压岁钱的多少代表了祝福的多少,成为衡量长辈对晚辈关爱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本身就是扭曲的。
一方面,人们的钱袋鼓起来后,给孩子压岁钱多一些,似乎也是行情,但不管是千年前、百年前,还是如今,“孩子”还是“孩子”,他们都没有变,他们不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所耗费的财富也都是大人所提供的,无能力也并不需要支配财富。就此而言,给大额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尤其是,忽然掌握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财富,容易让孩子产生财富不是劳动创造的错误认知,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气。
另一方面,对于成人来说,往往存在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心理,其中也牵扯着十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自己的小孩、亲属的小孩、同事的小孩、邻居的小孩,甚至领导的小孩,就此算一算,哪怕是一人100元,如果有10个孩子需要给,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究竟该如何过春节
很多人认为,春节已经越来越庸俗化,需要对传统文化加紧“挽救”。对此,有学者建议要“把历史记忆恢复过来”,“让政府出面”,“专门组织一些研究人员,研究一下过去我们是如何过春节的”。这样的方案是否可行姑且不论,但“把历史记忆恢复过来”确实是值得思考的话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感叹和惋惜传统文化的缺失,年味越来越淡无疑也是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一。因此,通过集体(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带动逐渐恢复一些过年的传统,比如贴春联、剪窗花、舞龙舞狮、赶庙会等,应该说都有助于恢复“年味”,也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
其实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年”依旧都得过,人们用何种方式来过,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并且也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今党中央厉行节约,不搞花架子,提倡简单的快乐,注重精神内涵,赋予了春节特别的意义。因此,找到一种健康、喜庆、快乐的方式过年,成为时代的呼唤。
这就又说到了压岁钱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并不到位,很多孩子对压岁钱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过年收钱成习惯”的麻木状态。
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寄予美好希望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长辈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钱,而是真心的祝福。压岁钱给了之后,孩子怎么认识这份关爱,如何处理这份钱财,是压岁钱话题的焦点,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做好引导。家长方面应该首先做好“表率”,给自己孩子压岁钱的时候,不必过分追求“大”与“多”,要从小就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压岁钱本来的美好意义。学校方面也要做好教育引导,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攀比压岁钱多少的心理,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岁钱。
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但祝福的心愿还是一样的,那么又何必在意压岁钱的多少,何必用压岁钱给孩子和自己增添双重的压力呢?可惜的是,这样的认识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中缘由还在于中国是人情社会,很多时候给孩子压岁钱,特别是给别人家孩子压岁钱,其意不在孩子,而在大人,给得少了,大人面子又如何挂得住?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压岁钱的“行情”一路看涨。由此看来,如果想要还原压岁钱本来的美好意义,不但要正本清源,更需要全社会风气的转变。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