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练习 重在写真

2014-04-16 20:29张小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接力赛妈妈学生

张小红

真体验(在生活中真实、真切的体验)、真思维(孩子无拘无束、充满幻想的思维)、真表达(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有的稚气而且个性鲜明的语言)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已经难觅踪影。写作失真已是目前小学生习作的通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的阶段目标由原来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改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小学生写作一定要唾弃失真,提倡写真。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放低要求,进行一些片段练习,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会写真。所谓的片段练习,也就是小练笔。写好片段是写好整篇作文的前提,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很值得提倡。笔者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学生习练片段。

一、着眼校园,写出真实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有利于学生在小练笔中真实地呈现,特别是对校园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学生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畅述感想。

如我校每月一次的体育小比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不是当选手就是当啦啦队员。请看我班王天骁写的小练笔片段《四百米接力赛》。

我兴高采烈地来到操场,今天将要举行每月一次的体育小比赛——400米×10接力赛。呀!有好多同学已经聚集在那里了。比赛开始了,第一棒是我们班的长跑健将周昕怡。只听口令一响,她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其他班的选手紧跟其后。果然,她不负众望,一路遥遥领先。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我了,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感觉呼吸都变得不顺畅了,时刻准备着接力棒的到来。果不其然,范琳燕飞速向我冲来。我夺过她手中的接力棒,撒腿就跑,耳边传来同学们的叫喊声:“王天骁,加油!前面有鸡腿等着你。”我顿时热血沸腾,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冲!”耳边的风“呼呼”地响,渐渐地,我有些累了,双腿像灌了铅似的,不时有人从我身边超过。这时,耳边又传来同学们熟悉的加油声,我咬紧牙关,拼命往前冲,我感觉体力严重透支,好在马上就到了终点。当我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位同学的时候,我顺势往前小跑了几步,脚底下像踩了棉花似的,我真想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此时的我筋疲力尽。尽管如此,我仍旧不停地为后面的同学喊加油……

这一小练笔的着眼点就在于反映真实的校园生活,小作者将自己参加400米接力赛的真实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这样敢于写真的小练笔,引导学生在练笔中反映真实的校园生活,表现真实的自己,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又及时地进行了正面鼓励:“你们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你们心中装着班级。那比赛的结果还重要吗?你们把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出来,看看你们细腻的心理活动是多么打动人心哪!”

我们的学校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们喜欢的活动,又岂止一个接力赛。到校园中去寻找想写的事,不正是手到擒来吗?

二、着眼家庭,写出真实亲情

家庭亲情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往往充满了温馨的亲情或深长的韵味。让学生写一写发生在家里的事情,学生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请看我班魏子彦写的小练笔片段《开心一刻》。

“小魏这次能战胜自我,在班级里主动上台竞选班干部,要不,我们奖励她玩一次电脑吧!”爸爸说。“也行!奖励一次吧!”妈妈应和道。

我被爸爸妈妈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平时对我要求极其严厉的爸爸今天竟然破天荒地同意让我玩电脑,更让我不明白的是,平时连碰也不让我碰电脑的妈妈居然也同意了爸爸的想法。我一蹦三尺高,向妈妈扑去,差点把妈妈撞倒。我在妈妈的脸上亲了好多口,又抓起一张餐巾纸,撕碎后抛向空中,餐巾纸像礼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我脚下像踏了风,飞奔进房间,以最快的速度打开电脑,打开我最喜欢的游戏,不停地叫:“妈妈,你同意我玩电脑,我太开心了!我爱你,亲爱的妈咪。”

这样的片段练习,着眼于孩子们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便能“下笔如有神”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片段练习,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

三、着眼社会,抒发真实感受

学生不是只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真空世界里,他们无时无刻不融合于这个纷杂的社会中。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中,学生们经历的事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片面的。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着眼社会,用发现的眼睛用心看社会,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请看我班芳芳写的小练笔片段。

那是一个深冬的早晨,寒风呼呼地刮着,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我和妈妈挽着手、缩着头走在去菜场的路上。前面围着一群人。我赶紧拉着妈妈去凑热闹。只见两个妇女横眉直竖,吵得正激烈。我向旁人打听才知道她们原是一对好姐妹,但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伤了和气。刹那间我想到:在大清朝时不正是因为中国人不团结,才使我们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正因为这样,中国领土才被列强占领,中国人也被他国人取笑为“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中国人真的得改改“窝里斗”的坏毛病。

丰富的写作素材来自学生们敏锐的观察力,来自于学生们静下心来的思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去辨别哪些是真的、善的、美的,哪些是假的、丑的、恶的,准确地作出评价。社会上伤和气、不团结的事确实不少,但是和睦相处、关心他人的事例也很多,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求写真,不一定非要扯上大道理不可。

四、着眼课本,写出真实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片段练习的契机,见缝插针。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为例,来谈谈我是怎么开展相应的片段训练的。

1.对比。对于有些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事物异同的对比来作更深一步的理解,产生感悟。如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生们诧异地发现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相媲美。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折腾得两岸人民叫苦不迭。我抓住这个片段练习的契机,让学生们将以前的黄河和现在的黄河进行对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将心中想说的及时进行阐述,可谓一举两得。

2.延伸。有些课文言虽尽而意未完,可引导学生按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如学完《中彩那天》这一课,父亲将那辆中奖的奔驰轿车归还朋友库伯后,“我们家”其乐融融的情景是怎样的?……

3.改写。所谓改写,就是在基本不改变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文章形式的一种练习。通过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水平和对材料的整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挥,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在学完古诗《渔歌子》之后,我让学生进行改写《渔歌子》的片段练习。有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光彩夺目的春天来了,西塞山美得像仙境一般。那粗大的树枝吐出了嫩芽,远远望去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绿纱衣……”

4.评价。评价是阅读能力中的最高层次,它是感知、记忆、理解的综合体现。在学完《永生的眼睛》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写一则评价人物个性的片段。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片段:“我最喜欢温迪的外婆,如果没有外婆捐赠眼角膜的举动,也不会给琳达、温迪刻骨铭心的教育,虽然外婆已离去,但是她捐赠眼角膜的举动将永远铭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把片段练习适时地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的写作走出套话连篇、无病呻吟的误区,健康地走上写真说实的道路,从而使学生不再害怕写作,并且对写话、写作有兴趣,能写自己想说的真实的话。这样的写作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儿童生命的表达和交流。

(浙江省杭州市长青小学 310004)

猜你喜欢
接力赛妈妈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难忘的接力赛
鸟妈妈
学生写话
我的妈妈是个宝
3D机械昆虫游戏接力赛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了悟图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