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杰
(盐城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0)
某国际大酒店工程,屋面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YWKL梁截面尺寸550×1800mm,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提高结构构件的抗裂度,该工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配2-6UΦj15.2,fptk=1860N/mm2,σcon=0.75fptk,采用两端张拉,锚具采用单孔锚,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0.2σcon→0.6σcon→1.0σcon,张拉端锚具采用外置式,见图 1。
图1 无粘结预应力屋面梁YWKL与柱连接张拉端大样图
预应力筋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按下式计算:△Li=σcon[1+e-(kLT+u∑θ)]L/2Es
其中:LT——预应力筋长度(m)LT=(1+8H2/3L2)L H——矢高
L——实际跨度 θ——预应力筋弯曲的总角度(rad)θ≈8H/L
k——每米孔道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系数。按规范k取0.004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按规范u取0.12
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按规范Es取1.95×105N/mm2
从表1中可知:实测伸长值普遍偏长,超出规范允许上限1.06△Li范围,但离散性较小,实测伸长值很稳定。
表1 部分有代表性预应力梁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统计
式中:NK——张拉端力(KN);N1——被动端力(KN);LT——预应力筋长度(m);θ——预应力筋弯曲的总角度(rad)θ≈8H/L
表2 摩阻损失测试表
从表中可知:u值在0.1左右比 按规范取值u=0.12小,故理论计算时u值取值偏大,导致理论计算伸长值偏小,以致实测值伸长比理论伸长值大。
2.2.2 其它原因:工作锚夹片内缩值、张拉端锚头承压板与预应力筋不垂直、钢绞线截面积理论计算时采用公称面积,但各生产厂家控制的误差不同,将实际面积与公称面积相差2%~3%等原因,将导致实测伸长值偏大。
屋面无粘结预应力梁张拉完一半后,发现张拉完的梁与混凝土单向板间出现纵向裂缝,裂缝宽度0.2mm,边跨板与预应力梁间的裂缝较大。
3.1.1 根据预应力梁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面混凝土单向板的跨度较小,板的刚度较大,抗变形能力较差,故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楼板对预应力大梁的反拱变形约束较高,导致无粘结预应力梁与混凝土单向板间出现纵向裂缝。对预应力作用下的跨中反拱计算如下:
1)短期刚度:
3)预应力作用下的跨中反拱
3.1.2 屋面找平、保温、防水层及面层还未施工,就进行预应力梁张拉,荷载较原设计荷载小,同时梁张拉后跨中存在向上反拱,以致预应力梁一次性张拉完后反拱值偏大。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适当调低,并分阶段张拉,在屋面找平、保温、防水层及面层未施工前预应力筋先张拉到0.6σcon,待屋面找平、保温、防水层及面层施工完无粘结预应力筋再张拉到 1.0σcon。
3.1.3 屋面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条件一般比楼面结构养护条件差。屋面梁板混凝土收缩量比楼面结构相对要大,该屋面张拉前已存在收缩裂缝,张拉后又附加一定的拉应力,致使板梁间产生表观裂缝。
当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实测伸长值超过《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时,应暂停张拉,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按现场实测数据等重新进行计算,使其调整到规范允许范围内再继续张拉。本工程施工时出现的裂缝属于正常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
[1]蓝宗建,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志涛,孟少平,编.现代预应力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杨宗放,方先和,编.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傅温,张玉明,王宏彬,编.高效预应混凝土工程技术[M].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