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晨
(甘肃省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甘肃张掖 734000)
二三线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董晓晨
(甘肃省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甘肃张掖 734000)
当前部分二三线城市已出租汽车行业已出现“打车难”、“黑车多”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张掖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出租汽车 行业发展 对策
随着二三线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二三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峻。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其运力不足、黑车(特指无营运执照,私自载客的汽车)盛行等问题已开始影响城市和谐交通的构建和城市形象的塑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推进下,许多二三线城市出租汽车客运供给量已无法满足乘客正常出行需求,导致了出租汽车司机个人收入的锐减和黑车的猖獗。“打车难”、 “打车比中彩票还难”,这样的抱怨已耳熟能详。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针对二三线城市出租汽车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出租汽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辅助工具,每日客运量约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20%。解决城市出租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出租汽车虽然不同于公共交通,但其运力仍然是城市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当地居民交通运输影响较大,应该受到当地政府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并且,出租汽车行业的运营状况既能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又能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运营与出租汽车司机收入息息相关。出租汽车司机的收入与出租汽车行业的稳步发展休戚相关。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合理的运力配置可以适当平衡企业和司机的利益,挤压“黑车”对城市出租汽车市场份额的侵蚀。三是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运营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出租汽车的健康运营关系到当地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合理的出租汽车运营结构不仅要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四是出租汽车的健康运营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如果出租汽车行业的运力配置不合理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带来出租汽车营运公司、司机及市民之间利益关系的扭曲,导致司机心理的不平衡和市民对交通通行的不满意,进而诱发一些社会问题。[1]
当前二三线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普遍实行由县(区)人民政府负总责,县(区)以上交通运输局主管,其所属的运管机构具体行使监管职责的管理体制。在出租汽车的发展方式上普遍采取公司化经营,具体包括租赁经营和挂靠经营两种经营方式。但是,一些城市挂靠经营比例过大,不利于城市出租汽车的长期发展。如,在张掖市1883辆出租汽车中,租赁经营的347辆,仅占18.4%;而挂靠经营的1536辆,则占到81.6%。挂靠经营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实际掌握在个体经营者手中,个体经营者非法高价倒卖出租汽车经营权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在出租汽车客运从业人员的构成结构相对复杂。在张掖市3359位出租汽车从业人员中,按户籍划分,农村户籍从业人员2469人,占73.5%;非农户籍(城市)从业人员890人,占26.5%,城市户籍司机基本属下岗再就业人员。按学历划分,大专学历74人,占2.1%;高中512人,占15.3%;初中以下(含初中)2773人,占82.6%。
由于城市出租汽车的分担率在一定发展水平下是相对稳定的,为准确反映城市出租汽车运力供需状况,作者在对特定时段、特定路段的出租汽车需求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三个问题进行了调研:一是市民对出租汽车保有量的看法。根据调查,受访者中48%的市民认为当前出租汽车数量适中,44.10%的市民认为出租汽车数量不足。这反映出市民对对出租汽车数量倾向性意见是出租汽车数量并未过多,而是存在不足。二是在市民打“黑车”的原因方面,约有47%的受访者是因为无法叫到出租汽车而转乘黑车,比重占乘客乘坐黑车原因的第一位;有31%的受访者是因为有急事选择乘坐黑车,名列第二;不想等公交以及等不到公交的分别占到受访者的6%和9%。若出租汽车能满足这一部分市场需求,黑车市场对出租汽车客运市场替代将会减轻,黑车的市场份额自然就逐步降低了。三是出租汽车司机对出租汽车运力改善的建议方面,出租汽车司机中68.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够放松管制,20.8%的出租汽车司机希望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出租汽车乘车点和可以拼客,9.5%的出租汽车司机认为应当增设加气站,减少其等待成本,进而增加有效运营时间。
当前二三线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中的“打车难”、“黑车盛行”等问题已开始制约城市和谐交通的发展,作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我国出租汽车市场发展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管理,再规范”的道路,全国尚没有出台出租汽车管理方面的法规,各省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也仅对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缺乏具体的法规依据,行业管理难度较大。
作者认为,在挂靠经营模式下,出租汽车的经营权将掌控在个体经营者手中,若出租汽车司机频繁倒卖经营权,将会从中牟取暴利,层层转嫁经营风险,造成了近年来出租汽车经营权价格迅速上涨,现在经营的出租汽车司机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加大,行业不稳定因素逐步增多,压力逐年增加。
由于出租汽车发展初期经营权归个体所有、行业法规不健全和出租汽车经营权高价倒卖等原因,出租汽车经营权实际形成了“终身制”、“世袭制”和“私有制”。一些二三线城市实际上将出租汽车经营权按照单车经营者的要求承诺给个人所有,从而使以出租汽车经营权为核心的行业改革步履维艰。
挂靠经营的出租汽车占到绝大多数,出租汽车经营权名为企业所有,实为个体所有,出租汽车公司只能为个体经营者提供服务,而不能进行有效管理,无形增加了行业管理难度。
由于出租汽车行业相对投入成本不大,利润较高(每年利润在6-10万元之间),加之每年发放燃油补助,特别是经营权价格迅速攀升等原因,要求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人员增多,非法参与营运车辆增多,行业维稳压力迅速加大。
由于法规滞后、私家车迅猛增加和乘客不配合等原因,打击出租“黑车”存在“调查难”、“取证难”和“处罚难”等问题,出租“黑车”逐年增加,屡禁不止。
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出租汽车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也是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外地游客感受当地文化的第一道风景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充分履行政府在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的规划、协调、监管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行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一是将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统筹出租汽车与公交汽车、综合运输、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编制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可操作性强的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重点解决出租汽车站点建设投入不足、出租汽车司机培训和出租汽车公益活动增加的费用。三是大力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政府公交服务供给能力,严格控制出租汽车数量,逐步减少出租汽车客运压力。
一是确定出租汽车经营权改革试点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出租汽车经营权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二是全面落实出租汽车经营权有效期制,经营期满后,以服务质量招投标形式进行重新许可。三是加强出租汽车公司的监管。依法核定出租汽车公司租赁或承包费用,严禁转嫁或增加出租汽车承包或租赁经营的从业人员负担。四是全面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实行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末位淘汰制。
理顺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一是理顺出租汽车两权关系;二是理顺规模化经营和市场竞争的关系;三是理顺司企关系;四是理顺出租汽车利益分配关系;五是理顺服务质量考核与经营权配置之间的关系;六是要理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
在提高出租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一是要严格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决不允许私下说情,私自非法办理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二是逐步调整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学历结构。申请者应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三是加强出租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行业管理部门每年应安排不少于4天的时间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企业每月应安排不少于1天的集中学习时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与工会、团委等组织配合,在出租汽车行业积极推行星级驾驶员、工人先锋号和劳动模范等评定活动。
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严历打击拒载、故意绕道、侵吞乘客失物和欺行霸市等违章经营行为。[3]可以实行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记分制,对违章经营的出租汽车在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扣减记分,记分为“0”的,直接取消出租汽车从业资格权。
在政策的完善配套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出台《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出租汽车公司考核管理办法》和《出租汽车服务规范》,确保行业管理部门有规可依,出租汽车经营者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设立出租汽车发展基金。出租汽车经营者在获取经营权时,通过缴纳一定数量的出租汽车发展基金,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收缴和管理。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取之于车、用之于车”的原则,将出租汽车发展基金用于出租汽车司机培训、文明创建、公益活动、经营权转让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出租汽车停靠站点、候车通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从而使基金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行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必要的作用。
[1]谢仙明.广州市出租车运价改革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车成.提高嘉峪关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策略初探[S].甘肃省嘉峪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2011.
[3]帅斌.交通运输经济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项目《兰州市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研究及改善的有效途径探讨》(2013-3-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董晓晨(1971-)男,甘肃省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