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新版《水浒传》里杜淳饰演的西门庆头顶一朵大红花的形象出炉之后,举国上下吐槽一片,全国观众直呼“伤不起”,其实观众朋友们都误解编剧、造型师了,戴花可是宋代最炫潮流风!
唐宋人民好戴花,且不仅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戴花,唐朝初兴,不甚普遍。明清时期,偶有为之。唯有两宋,男人戴花蔚然成风。《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浪子燕青,“鬓边长插四季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而刽子手、满脸横肉的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于是人家干脆叫他“一枝花”蔡庆……
这花儿可不是乱戴的,不同的花色、品种可是彰显戴花人身份的名片,看来还是要多学知识,以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啊,今天就跟着小编去探索一番古代发饰那些事儿。
云鬓花颜金步摇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刻画了杨贵妃出浴时潮湿蓬松的云鬓插上金步摇后的娇娜花容。《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步摇又称珠滴,因其随行步摇曳生姿而得名。《后汉书·舆服志下》 :“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北宋陈祥道《礼书》说:“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步摇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以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合用,簪于发上。试想古时街头巷尾,美人莲步轻移,头上步摇花枝乱颤,再加上飘逸的裙裾,满眼尽是婀娜倩影,多少文人骚客灵感迸发,不惜笔墨忘情吟咏,衍生了无数花前月下的浪漫故事。
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
约西汉晚期,钗开始出现在女性的发饰里。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钗的种类繁多,钗首缀凤凰的称凤钗,镶嵌珍珠的称珠钗,镶嵌玉石的称玉钗,在钗首装饰有鸾鸟的鸾钗,也为历代女性所崇尚,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鸟。钗首雕凿蟠龙之形的蟠龙钗,据说是孙寿发明的,晋崔豹《古今注》中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记载。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叉(钗),世号灵叉(钗)”。《太平御览》引《续汉书.舆服志》也说:“贵人助蚕,戴玳瑁钗。”可见古人还十分看重玳瑁制成的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盘丝系腕 巧篆垂簪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多加以珠宝装饰,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簪不仅仅是一种头饰,亦是一种区分身份的象征,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古时,男满二十,女满十五岁,父母便要为他们举行成年的仪式,以示他们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其中男性为冠礼,男子所带弁冠,是用簪与缨带固定的,《左传·哀公十五年》里记载孔子的大弟子子路至死都要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后世,“冠”渐渐淡出了礼仪形式与日常生活,但它象征尊严的意义却由“簪”一直延续下来。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早期,发簪被称作“笄”,《说文解字》释:“笄,簪也。”年满十五的女子可挽髻插簪。已经定亲的女子,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已是待嫁。发髻上的缨线要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亲自解下,表示婚后对丈夫的尊重与依从。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汉乐府《有所思》写一个女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情人赠与的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勿复相思”的决心。
春秋战国时时期,簪以质料的贵贱区分尊卑。贾谊《新书·服疑》说:“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诸侯、王后、夫人用玉制的,大夫与其妻用象牙,而一般平民夫妻只能用骨制的。《诗·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副:一种女子首饰。笄:簪。六珈:笄饰,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颗);《毛传》:“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也。”有身份地位的女性才能使用“珈”,孔颖达《疏》说得更明白:“此副与珈饰,唯后夫人有之,卿大夫以下则无。”
汉代以后,簪子的佩带不再被严厉的礼仪制度约束,发展形式繁多。仅从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簪的首端或镂以花鸟等装饰图案,或缀以珠宝玉石。簪所象征的尊严意义也同样体现在女性身上,即使贵为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这就是为什么古装电视剧里打入冷宫的妃嫔往往一身素衣、不着头饰。
白似琼瑶滑似苔 随梳伴镜拂尘埃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歌颂了丰收的喜庆,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栉”,是梳篦的统称,《说文》中说:“梳,理发也。”又说:“栉,梳比(篦)之总名也。”
梳与篦使头发洁净无尘、丝丝闪光。古代中国人重视梳栉还有一个文化上的原因,所谓古训:“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无论男女,头发都留得很长,这就需要不时梳理,而梳理常常在沐浴后,被称为“栉沐”。
古代的梳栉多为木制或竹制,也有用名贵物料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或嵌镶珠玉制成。精美的梳栉通常还是女子的发饰,从南朝开始,女子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唐代罗隐有《白角篦》诗咏牙梳:“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可见其名贵。也可能正由于其质料过于昂贵,晚唐时,梳栉曾被禁止作为宫中公主和嫔妃们的发饰,怕民间竞相争 相效仿,奢靡成风。但梳栉在北宋宫中重又流行,宫妃们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或以漆纱、金银、珠玉、象牙等制成,称为“冠梳”,特点是冠背较高,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有朱雀等形状的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
“冠梳”后来传至民间,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就有“冠梳”形象。宋人陶谷《清异录》卷下《绿牙五色梳》条记载:“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赀,喜游冶,尝为倡女玉润子造绿象牙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从传世的华美冠梳实物中可知,这种记述并不夸张。
云鬓半垂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花冠是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被称为宫花,后来也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且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都有当时女性戴花冠的情状。唐张说《苏摩遮五首》之二:“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张《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南宋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花冠上的饰物不仅限于花,渐渐也出现了各种不同饰物,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上元夜“妇人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闹娥”是用彩帛剪成花或蛱蝶、虫的形状,“玉梅”是以白绢做成的梅花,“雪柳”是以绢花装簇的花枝,这些都是组成花冠的饰物。
一直到清初,花冠还在女性的发顶熠熠生辉。而现在,我们只能在古装影视剧中一窥泱泱中华文明里的那一抹婀娜与多情了。(编辑/凯拉 图片/工匠坊、七七坊、娘子原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