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矿山法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4-04-15 23:09张东升
建设监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基面注浆裂缝

张东升

(乌鲁木齐铁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具有单位运量大、快捷、安全、准点的特点,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铁。隧道渗漏水是困扰地铁隧道建设和运营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甚至有“十隧九漏”的说法。地铁隧道的渗漏水对地铁的运营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长期渗漏会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缩短结构物的使用寿命,且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变化会造成地表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渗漏对城市地铁的危害性尤为突出,可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在地铁隧道建设中一直都作为一个重难点进行分析和处理。

1 隧道渗漏水形式

隧道渗漏水主要表现为拱部漏水、边墙淌水、施工缝、变形缝和混凝土裂缝渗漏水、隧底道床和路面积水以及隧底翻浆冒泥等。

2 隧道渗漏水所能造成的危害

(1)隧道渗漏水增加了隧道内空气的湿度,造成钢轨、通讯、照明等设施的损坏。如若渗漏水滴到列车供电的接触线网或接触轨,则可能引起漏电或者短路,进而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的安全。隧道渗漏水还可以加快隧道内的设备(通讯、照明、钢轨)的锈蚀,影响其正常使用,缩短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

(2)道床及路面积水特别是隧底翻浆冒泥,直接危及隧道的使用功能,造成不应有的交通事故。隧道渗漏水还加快了衬砌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特别是有腐蚀性的地下水破坏了混凝土的结构,减少了隧道的使用寿命。隧道渗漏水还可能降低地下水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寒地区隧道的渗漏水危害更大。

3 隧道渗漏水发生的原因分析

隧道渗漏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存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分析出隧道渗漏水发生的原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整治。

3.1 地下水渗流场发生改变

隧道的开挖使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改变,隧道周边的地下水集中向隧道方向排泄。多年来,赋存于地层中的地下水按照由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渗透、补充和排泄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正常渗流场和循环系统,并通过正常的循环系统,保持了地下水的基本稳定。由于隧道的开挖,在原有地层中形成了一个“空洞”,破坏了原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形成了地下水的低压力区,改变了地下水的地下径流方向,向着开挖后的隧道方向汇集。研究表明,隧道开挖后,在隧道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围岩松动区。在此范围内,由于地层的原始地应力的调整,围岩产生变形,裂缝张开,从而使地下水沿张开裂缝流入隧道;而在离隧道开挖轮廓线较远处,地层未受到扰动,地下水的径流路线仍按原来的规律进行。在可溶岩地段,一旦隧道开挖时揭开溶管、溶隙、溶洞和暗河,岩溶水就会大量涌入隧道。由于地下水径流路线的改变使流入隧道附近的地下水量增多,给隧道渗漏水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3.2 隧道防排水设计存在漏洞

隧道防排水设计上存在诸多漏洞。长期以来,人们对隧道渗漏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在隧道设计上存在重结构、轻防水的倾向。

3.3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不佳

3.3.1 防水混凝土未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在隧道结构防水中,防水混凝土是防水的主体。只要让主体达到防水效果,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但是在目前的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违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1)未按设计配合比配制防水混凝土,特别是随意加水的现象并不罕见。

(2)未按规定浇筑混凝土。在浇筑高度大于 2 m 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措施就进行浇筑,造成混凝土离析。

(3)未按规定进行混凝土振捣,致使混凝土不密实。

(4)拆模时间过早。

(5)未按规定的时间养护。

这些情况虽不是普遍存在,但的确不乏其例。以上情况的存在,造成了混凝土衬砌不密实甚至开裂,表面蜂窝麻面现象严重,给地下水的渗漏开辟了通道。

3.3.2 操作不细致,防水材料形同虚设

在施工缝和变形缝的处理时,操作不细致,防水材料形同虚设。施工缝和变形缝是隧道防水的重点,也是隧道渗漏水的多发部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地处理。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马虎、粗糙的现象。

(1)中埋式止水带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时有卷起的现象。

(2)止水条安放不规范。止水条未按规定镶入槽内,而是随意粘贴或钉在接头混凝土表面,造成扭曲和变形;即使设了镶嵌槽,也未把灰土和浮碴清理干净。

(3)施工缝和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止水带及止水条与混凝土不密贴。

由于以上原因,隧道建成后施工缝和变形缝的渗漏水几率最高。有关资料表明,施工缝和变形缝的渗漏水占隧道总渗漏水的 60% 以上;个别工程甚至出现“见缝必漏、无缝不漏”的现象,不得不花费高昂的代价进行整治。

3.3.3 隧道基底处理不到位

隧道基底处理不到位,地下水隐蔽在底板以下造成隐患。隧道底板是防水最薄弱的部位,由于基底处理不干净,有残留的泥水,在浇筑时混凝土不能和地层紧密结合,中间存在泥沙夹层,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给防水造成了很大的隐患。隧道运营后,在列车动载及冲击荷载的作用下,隧道底板破裂,地下泥水便从下面冒出,造成轨道变形,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3.3.4 塑料防水板铺设不尽人意

塑料防水板千疮百孔,防水只能是一句空话。塑料防水板是复合衬砌结构防水中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我国隧道结构防水的一大进步。20 多年来,塑料防水板从选材到无钉铺设、机械双焊缝等施工工艺都有了长足进步,在许多工程上都起到了防水、抗裂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塑料防水板的铺设工作也不尽如人意。

(1)未采用无钉铺设工艺,仍用“铁钉”将塑料板钉在铺设基面上,而对穿透的钉孔不做任何处理。

(2)焊接工艺不过关,漏焊和焊穿的现象仍有发生。

(3)对铺设好的塑料防水板的保护不够,防水板被扎破或烧破,在二次衬砌前也很少对破损处进行修补。实际上,塑料板与二衬混凝土之间不会粘贴,总留有透水的间隙。只要塑料板漏水,就会一漏百漏,而且治理时寻找漏水水源也非常困难。

3.3.5 未能有效排除衬砌背后的积水

隧道排水形不成体系,未能有效地排除衬砌背后的积水。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原则是:“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因此有效地排出衬砌背后的地下水,减小地下水对衬砌的压力,也是结构防水的关键所在。但在目前隧道施工中虽然也建立了防排水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常使体系功能失效。如在二衬或注浆施工中,由于对排水盲沟和盲管未进行有效的保护,砂浆及浆液堵塞了盲沟和盲管,起不到排水作用;有的不设泄水孔或泄水孔堵塞,上部盲沟和盲管的水排不到排水沟中。这样,衬砌背后的地下水越积越多,就在衬砌薄弱的地方渗流排泄出来。隧道防排水施工是个细致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漏洞。

3.4 防水材料选择失当,无法满足长期防水需要

近几年来,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材料迅速发展。防水注浆材料、混凝土外加剂、各种止水带和止水条、嵌缝防水腻子、渗透结晶型材料等,应有尽有。在众多生产厂家蜂拥而至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鱼目混珠的情况。有些标称为橡胶防水腻子而其中根本无橡胶成份,抗水性极差,在水中浸泡很短时间便崩解;有些厂家生产的双面复合无纺布的塑料防水板,边上厚、中间薄,更有甚者,中间仅是两层无纺布复合,根本就没有塑料板;止水带和止水条的橡胶成份低,力学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排水盲管的刚度小,混凝土浇筑压力将其挤扁;等等。虽然这些伪劣产品不是材料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鉴别选择,一旦使用,定将后患无穷。

4 隧道渗漏水治理总体方案

4.1 矿山法区间隧道注浆堵水施工

(1)注浆材料为 M30 等强无收缩水泥浆(三龙 P.O42.5级水泥;外加剂为无泌水灌浆剂,掺量为 10.0%,设计稠度为 14s~18s;配合比为:水泥∶水∶外加剂=1 296∶540∶130)。

(2)注浆管布置。隧道回填注浆必须按分区段、分序的原则进行。防水施工时在每个防水分区内埋设注浆嘴和注浆软管,用 22 mm 软管一端接在注浆嘴上,另一端引至二衬内表面集中面板上并逐一编号,便于后期注浆施工。另外在混凝土施工时,拱顶预埋φ42 回填注浆钢管。

(3)注浆方式。拱部回填注浆,分区注浆嘴注浆。

(4)注浆施工在二衬混凝土强度达设计 70% 后进行(在水压形成前尽快做)。拱部回填注浆浆液通过预埋注浆管填充防水板和混凝土之间空隙。若局部地段渗漏水,则可通过预埋注设施进行注浆堵水。浆液通过注浆管进入注浆嘴并向四周扩散,将防水板与二次衬砌间的空隙填充密实,防止防水板局部破损后渗漏水进入防水板内侧,达到堵水目的;并且可填充二次模筑衬砌由于捣固不密实而形成的局部空洞,提高混凝土自防水性能。

4.2 渗漏水处理方法

地铁矿山法区间隧道的渗漏主要为点渗、面渗、施工缝渗漏、裂缝渗漏和变形缝渗漏。不同的渗漏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干抹布拭干面,稍等片刻即可直观地观察到渗水点,确定渗漏部位。如湿面不易看出,可采用热风吹干后观察。面渗、施工缝、裂缝和变形缝的渗漏水虽然需全面处理,但仍需通过上述办法了解渗漏情况,如:渗漏速度、渗水量、渗水点分布和渗水压力等。

4.2.1 点渗漏处理方法

点渗漏的现象可分为点或小于 5 cm 的裂缝。在该点或裂缝中心钻孔,孔径为 10 mm、深 6 cm,用高压清水冲洗后注浆。注浆管嘴离孔底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孔口与注浆管采用堵漏粉固定,两侧裂缝也同样采用堵漏粉封堵,若效果不佳再进行凿槽处理。

4.2.2 面渗漏处理方法

面渗由点渗密集而成。如直径小于 5 cm 的面积,首道工序可按点渗处理,然后在渗水面内凿深 3 cm,清洗后涂刷堵漏粉,使基面干燥并涂刷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最后用防水砂浆封闭。

如面渗面积大于 5 cm,则深凿基面 6 cm,清刷暴露钢筋,环向稍加深 2 cm,以利止水。

(1)基面涂刷 3 道堵漏粉。堵漏粉的调配稠度因基面湿度而定,以操作感官效果为准。若个别点效果不佳,可采用堵漏粉后补,厚度 5 mm~15 mm 即可。

(2)涂刷双组分聚氨酯 1 mm。涂刷前基面需风干,双组分聚氨酯的涂刷宜预留出 2 cm 作为砂浆结合部位。

(3)防水砂浆封闭。

4.2.3 裂缝及施工缝渗漏处理方法

工艺流程:钻注浆孔→凿 U 型槽→清理基面→冲洗注浆孔→嵌入注浆管→堵漏粉封面→注浆→封闭注浆管→基面恢复。

施工工艺及要求。

(1)预设注浆孔。根据裂缝的形成情况,一般裂缝为垂直墙面形成通缝。预设注浆孔为确保裂缝开凿后的位置,并保证孔位在裂缝上。采用 φ10 mm 的冲击钻头冲击成深度为10 cm、间距为 20 cm 的孔。成孔以裂缝为中心,垂直于墙面并在裂缝两端收口处间距 5 cm 各加设 1 个。

(2)凿槽。确定裂缝两端收口位置再延长 15 cm 为凿槽截至位置。为了确保开槽的完整性,首先用钢碟片切割边界(以直线转折),深 1 cm 即可,宽度不大于 20 cm;沿裂缝顺着切割边界剔成 U 型沟槽,沟槽的深度为主筋暴露为止。深度原则上为钢筋保护层+主筋直径+1 cm 填充空间,一般能达到 7 cm。

(3)基面清理。基面的洁净程度是堵漏粉与基面结合效果的关键。基面一定要用清水、钢刷刷干净,不允许有灰尘、浮渣松散层等杂物。新鲜的混凝土基面要及时封闭。

(4)冲洗注浆孔。注浆孔离基面还有 2 cm~3 cm 的深度,可采用注浆管深入孔内高压水冲洗,反复几次。孔内不允许留有杂物。

(5)嵌入注浆管。注浆管嵌入孔内留少许空间,以利于浆液的注入;孔口用堵漏粉环向密封固定。

(6)堵漏粉封面。堵漏粉封面由裂缝的一端封向另一端。材料搅拌要均匀,时间控制要适当,注意与注浆管的结合要密实。用水不得采用地下水和裂缝渗漏积水,必须采用自来水。堵漏粉由槽的两边向中间、由渗漏情况较轻部位到严重部位,分三层进行操作:第一层的厚度以可止水为原则,根据渗水的大小确定;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为 2 cm~3 cm;每一层的收面以手抹面成光滑、无蜂孔、麻粒外观,不允许洒水收面。

(7)注浆。堵漏粉封面后隔天注浆,以便观察封面后的效果。如有旁渗的需返工,直至整个封面不渗水为止。

注浆前应进行试压浆检查,其目的有四个:通过疏通裂缝清理缝内杂物;检查裂缝的贯穿情况;检查封闭层有无被压浆冲破的薄弱点;判断注浆流量及大概的饱和时间。试压的压力一般在 0.3 MPa 以下,做好详细记录,供注浆时分析判断。

(8)注浆操作方法。当经试压检查无异常后,即可进行注浆。注浆由裂缝底端第 1 个注浆管(1 号)开始注入。当裂缝较宽(大于 0.3 mm)时,注浆压力调为 0.3 MPa~0.5 MPa;当裂缝小于 0.3 mm 时,可适当提高压力至 0.5 MPa 左右。当临近孔(2 号)出浆时,将 1 号孔塑料管从离根部约 5 cm 处剪断后反折,用扎丝扎紧,改由 2 号注浆孔。从下往上,出浆一孔、关闭一孔。直到裂缝顶端孔,将其堵塞后继续稳压3 min,直至整条裂缝充满浆液。施工结束后,立即用丙酮清洗工具,以免浆液固化后无法清除。

4.2.4 堵漏材料的合理选用

(1)防水材料。水泥有机速凝剂(如 R1 型防水涂料),既能快速堵漏又可作为永久性防水;合成防水材料(如塞帕斯、PQ-200 等),只能作为耐久性防水涂料,而不能作快速堵漏用;高分子聚合物防水砂浆,只能作为粘结好的耐久性防水涂料,而不能在快速堵漏中应用。

(2)注浆材料。无机注浆材料应选用超早强自流平水泥。该材料具有补强加固和堵漏功能。高分子注浆材料优先选用改性环氧树脂,如 EAA 和 KS-7 改性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液。

5 结 语

总之,我们只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把防水质量关;当出现漏水后,认真分析漏水原因,采用堵排相结合的措施,隧道渗漏水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

猜你喜欢
基面注浆裂缝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水位资料考证及水位订正方法浅析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冻结基面的理论阐述
地球的裂缝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测站考证相关概念及基本原则探讨
2015年兴化片各站测站考证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