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恰逢其时
云服务是基于信息网络的新型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它实现了业务应用软件与物理基础设施分离,避免了设施重复建设,拓宽了专业服务发展空间。有关人士认为,云服务模式在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宜全面推进政府购买。
有关职能部门、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认为,当前从多个层面考虑,我国宜广泛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
一是突破信息化建设瓶颈。多地经信委表示,当前各级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面临资金更节约、政务需求更专业、信息安全更可控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之间彼此制约,成为突出瓶颈。推进购买云服务,能破解政府信息化建设高重复、高耗能、低效率的困局。据了解,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数十个应用云服务的政务项目,节约财政资金的比例高达20%至50%。
二是提高政府信息安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明俊介绍,云服务模式降低了对单台设备可靠性的要求,更能体现国产设备性价比高的优势。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云服务部门负责人称,在云服务模式下,数据集中存储在云端,数据存储介质难以通过物理方法获得,可有效降低数据泄露风险。此外,云服务商会根据用户要求,对云端用户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三是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促进政策形成趋于量化、精细化。云服务模式是大数据治国背景下的重要基础设施。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阿里云等研究表明,云服务模式具有政府信息中心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它搭建了经济社会多领域数据融合的平台,挖掘数据信息潜在相关关系和发展趋势,能促进政府科学判断和预测。
从地方部门积极性、国内云计算产业基础及相关部门重视程度看,目前我国广泛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条件已成熟。
目前,即便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省市,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也滞后于现实需求,各个职能部门政务数据存储、信息挖掘和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已成地区推进经济社会多领域改革的掣肘。因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脚步加快“应用云服务是大势所趋”。
多地探索实践也凸显了应用云服务“因需而起”。据悉,2013年6月的中国智慧城市论坛,预期参会人员200人,但最终全国超过500名相关部门人员赶来参会,目的是了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破解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国内云计算产业基础为购买云服务提供支撑。我国云计算产业起步较早,201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2011年至2013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91.5%。目前,我国云计算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已形成了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云计算产业格局和企业群体已初步形成。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全球云计算产业链上,我国内企业并不落后,如果政策引导得力,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信息产业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目前,阿里云、百度等企业在公共云服务领域,已有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在云计算核心的资源管理调度系统领域,阿里、百度、腾讯等企业自行研发的云平台已投入运行,并实现了对数千台服务器集群的统一控制与管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据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介绍,近年来政府购买云服务的探索实践在多地展开。2010年济南市政府开始通过云服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已经将52个部门政务数据中心300余项业务系统整体外包给浪潮集团,是国内首个利用社会力量将政府整体信息服务外包项目。几年来,该市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水平大幅提高,主要业务信息化支撑率达到85%,主要业务信息共享利用率达70%以上,各项信息系统软硬件及运维费用每年节省30%以上。
类似实践在北京、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以及甘肃、新疆、贵州等省份,都有不同形式开展,涉及新农合、医疗、税务、网站托管、电子政务等领域,比如厦门健康医疗云、苏州工业园智慧云服务平台等项目。
受多重因素影响,地方探索政府购买云服务,在推进方式、探索进度、取得成效等方面也出现分化。
一是推进方式多样。一方面,建设云中心与购买云服务并存,比如扬州市建设城市政务云中心,政府购买云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在搭建云平台时,则面向云服务商招标寻求技术支持,而江苏、浙江一些城市选择向企业购买云服务。另一方面,地区购买与部门购买并存,杭州、南京、无锡等推进城市“政务云”,而另一些地区则依靠交通、水利、税务、人力社保等部门向云服务商购买具体业务云服务。
二是探索进度不一。诸多云服务商提供的数十个案例表明,目前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购买云服务需求强烈、项目较多,在电子政务、医疗、交通、水利等方面均有应用,而中西部一些省市则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所获成效各异。多数购买云服务项目,实现了财政资金节约和政府信息化水平提升,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也得以改善。一些地区强烈要求跨部门数据共享,为地方民生领域改革打开了局面。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区对云服务模式理解不透,将购买云服务与购买设备等同,甚至兴起新一轮云中心建设潮,面临发展困境。(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