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秀,李 桓,姚利群(.重庆市中山医院江北院区,重庆 40000;.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 400045)
狂犬病的致死率几乎为100%,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加强预防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狂犬病患者发病特点,分析了防控狂犬病的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狂犬病患者27例,女13例、男14例,年龄10~64岁,平均44.4岁,均符合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第7版)》诊断标准[1]。
1.2 方法 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年龄构成、地区来源、传染源、伤口暴露后处置方式、预防免疫治疗、病程和疾病转归等进行分析。分别统计患者治愈好转率、抗狂犬病毒血清正规注射率、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伤口正确处置率及潜伏期在3个月以内、3个月以上的发病率。
2.1 年龄构成和狂犬病暴露史 27例患者中,犬咬伤25例,占92.6%,其中野犬咬伤12例(占犬伤人事件的48.0%);猫咬伤2例,其中家养宠物猫抓伤孕4月产妇1例。
2.2 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烦躁、恐水、怕风、流涎、进行性瘫痪等典型症状;3例患者伴伤口处麻木和(或)疼痛,4例伴发热;外周血白细胞(7.2~34.7)×109/L,平均14.84×109/L,中性粒细胞64%~92.6%,平均83.1%;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23例,占85.2%;所有患者血细胞比容均正常。
2.3 地区来源、伤口处理情况 来自合川地区7例,占25.9%;来自渝北农村地区6例,占22.2%。据患者自述病史,潜伏期为10d至30年,其中3个月以内发病18例,占66.7%,3个月以上发病9例,占33.3%。所有患者暴露后均未接受狂犬病门诊专业伤口处理,6例采用白酒冲洗,1例采用盐水冲洗,1例采用清水冲洗,其余患者伤口处理情况不确切。
2.4 疾病转归和预防免疫治疗情况 患者入院后均于昏暗且安静的单人病室进行治疗,高流量吸氧、补液,对狂躁、痉挛的患者给予约束带和镇静治疗。27例患者住院死亡15例,救治无效自动出院12例,治疗好转率为0.0%。25例患者暴露后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占92.6%;2例患者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但均为完成完整的注射疗程。27例患者均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占100.0%。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20~90d,由于缺乏对狂犬病毒致神经功能异常机制的准确认识,狂犬病患者病死率高达100.0%[2-3]。然而,狂犬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有学者认为,加强动物免疫、及时正确的暴露后治疗和持续有效的公众健康教育应成为预防狂犬病的最主要策略[4]。被动物咬伤后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是规范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5]。这是预防狂犬病的三道重要防线,每道防线都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在防控中三者缺一不可。近几年,随着犬、猫等宠物数量及野犬、野猫数量日益增多,狂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重度咬伤的暴露者必须接受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相结合的联合免疫接种[6-7]。狂犬病疫苗作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接种后可刺激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抗狂犬病毒血清则为免疫球蛋白抗体,能特异性中和病毒,可在短时间内发挥免疫保护作用。被疑似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后,只有先注射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血清),再接种狂犬病疫苗,才能尽可能减少狂犬病的发病风险。男性及女性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应答能力相当,注射狂犬病疫苗30d后抗体阳性率均在97%以上[7]。
狂犬病暴露后疫苗接种者依从性较低,导致狂犬病发病率较高,是国内狂犬病防治面临的严重问题[8]。本研究中的狂犬病患者暴露时伤口彻底清洗、充分消毒等正确处置率低,所有患者均未注射过抗狂犬病毒血清,狂犬病疫苗正规注射率也不足90%,说明本地区医疗机构在狂犬病防控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首先,缺乏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对狂犬病防控知晓率不高,是狂犬病防控的主要障碍。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疾病,但部分群众对疾病严重性认识不足,心存侥幸,不理解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意义,导致防疫依从性差,部分狂犬病暴露者甚至不知道在被伤后需要对伤口进行及时、充分的清洗和彻底消毒。文献报道,广东省增城市在2006年8月实施了《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研究》项目,与项目实施前一年同期相比,狂犬病发病率下降58.34%[9]。其次,狂犬病疫情分布呈现显著的经济相关性[10],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价格过高也可能导致部分暴露者放弃防疫治疗。因此,在狂犬病防控方面,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增加财政投入,争取将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从而降低注射成本,使暴露者按需接种,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来选择注射与否。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让需要防疫的暴露者及时获得免疫治疗,为预防狂犬病筑起坚实的防线。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112.
[2] 单晶辉,关振宏,段铭,等.狂犬病病毒致神经功能异常机制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8):68-69.
[3] 张竞臻.33例狂犬病回顾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7,25(10):870-872.
[4] 欧志梅.狂犬病防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365-366.
[5] 胡少蓉.狂犬病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373-374.
[6] 吕碧锋,林志稳,李晓燕.厦门市第二医院2008-2010年犬伤门诊6782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0):3529-3530.
[7] 罗洁.某市2347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5016-5017.
[8] 王传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的Zagreb方案[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24(7):863-865.
[9] 王李河,贺年玉,王大虎.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评价[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4):268-270.
[10]杨艳红,郭晓玲,张爱民.狂犬病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再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