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几点体会

2014-04-15 14:35:44王科青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医患医护人员医师

王 凌 王科青

·医患关系·

外科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几点体会

王 凌①王科青②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医师应该通过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技术、语言和服务,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努力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住院和手术关。文章强调了医患沟通应该体现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

医患沟通 外科 临床工作

外科手术治疗是消除伤痛、疾病治疗、生命急救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每一例手术都要经历检查、诊断、麻醉、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康复等一系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生活、工作、家庭经济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普遍担忧手术效果、生命安全、手术疼痛、麻醉以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等,迫切需要医师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说明。临床医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术是治疗和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但又置身于变化和未知状态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设备因素、技术条件等),无论手术大小、无论什么病人,只要上了手术台,都将面临着生命安全保障的挑战。因此,外科手术和麻醉的高风险性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做好医患沟通,医师应该通过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技术、语言和服务,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努力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住院和手术关。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医患沟通应该体现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

1 重视入院后首次查房时的医患沟通

多数患者都是被疾病困扰、或忍无可忍才决定采用手术治疗,入院后,对病房环境、医护人员都不熟悉,加上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的担忧,始终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床位医师应该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看望患者,如果是因为手术、其它工作或下夜班休息耽误,应作简要说明,切勿让患者误解为医师的轻慢。

第一次看病人是医师与患者接触和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应注重自己的着装仪表、面部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当患者在介绍病情时,要目视对方,认真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对他人格的尊重;了解病情应全面、详细并有侧重点;体格检查时应注意自己手法,尽可能不增加患者的疼痛等。入院后的诊断计划、检查治疗计划、医师的工作时间等都应提前简要地告知患者或家属。这些都是医患沟通的重要方式和内容,首次查房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键。

2 让患者知情和同意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

患者入院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病情、检查结果,希望能尽早安排手术等。因此,在每次查房时应尽可能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手术计划等及时告诉患者,重要的检查结果、好消息(如MIR/CT检查排除了占位、病理检查为良性、与手术相关的重要检查结果正常等)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告知,使患者紧张、恐惧的心情得以放松;住院用药、手术方式和手术材料都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种计划/方案供患者选择,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到心中有数。在医患沟通时,可实时简要介绍一些相关医学知识、医院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拟采用的麻醉方法等,使患者产生安全感。贵重药品、手术材料的使用,应按规定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对急诊、抢救、高龄及合并有多系统疾病的手术患者,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大,应将主要风险、预防方法、抢救措施及效果在术前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帮助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案。实践表明,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同时也能为治疗疾病提供更多的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能使患者心情愉快、睡眠改善,也能促进患者的代偿力、全身免疫力和增强各系统的协调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避免患者术前血压异常升高、心律失常、情绪失控等情况。只有让病人信任你、放心与配合你,才能算达到术前医患沟通的目的。此外,要让病人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签订手术前知情同意书等,是根据国家法律必须行使的告知义务,是医务工作者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签字并不是医师推卸责任。

3 注重做好手术期间的医患沟通

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人性化服务是最有效的沟通,手术当日,床位医师最好安排时间到病室看望患者,提前向患者预祝手术成功,一句主动问候,都会让患者感到亲切。骨折患者建议推广使用插片床接送,尽可能避免搬运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患者一旦进入手术室,就将他的生命安全完全托付给医护人员,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如肢体的暴露、固定、室温、盖被等,医护人员都要像家人一样去关心,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温暖。在手术麻醉前的准备阶段,患者多是清醒状态,医护人员应先打招呼,也可简要介绍手术环境,使患者放松。手术结束,在患者清醒的第一时间,手术医师最好与之打个招呼,告知手术成功,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保暖等,要尽可能做到让患者感觉舒适、无痛。此刻,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4 继续重视做好手术后的医患沟通

手术结束后,患者多处在麻醉恢复阶段,将面临切口疼痛、功能锻炼、伤口换药等系列问题。手术者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手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使他们有思想准备,比如,出现疼痛怎么办,手术后体位有什么要求、饮食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出现哪些状况要立即告诉医护人员等。要采用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尽量减少或消除手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患者或其家属有需求,应做到及时了解、耐心解答,凡能够办到的事情,应限时做到,不能失约。良好的术后沟通,能使患者感到关怀和温暖,有利于术后身体康复,也有利于提升外科医师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5 医患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要让患者感觉到医生是在真诚的关心他 在医患沟通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谈话内容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而有所不同,能处处为患者着想,用心去体会患者的需求。要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5.2 要使用恰当的表达语言 语言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的工具,要多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感到关怀;要多用鼓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多用解释性语言,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避免对手术作模棱两可的解释,防止引起患者胡思乱想。要用好告知性语言,如手术及麻醉的相关情况、常见并发症、可供选择的方案等,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配合治疗;要多用幽默语言或谈一点治疗外的话题,能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幽默也是一种力量。对多数患者来说,初次见面,医师的一个问候“您好”!一句“很荣幸能为您服务”,会让医患的距离更近,会让患者感受到人格得到了尊重。

5.3 要注意沟通的效应作用 外科住院病人中,多数是手术病人,医生的仪表、态度、举止、语言、知识、责任心等,都可能被同室的其它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他患者也会询问手术后的病人,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因此,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患沟通,已经对其他手术病人起到了预先沟通的效果。

5.4 医患沟通的效果关键是医生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许树强院长说:“只有说不明白的医生,没有听不明白的患者和家属”。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当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是被动的,在很多方面,希望能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关心。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沟通能力的学习和锻炼是长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个医生的综合素质。医患沟通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它和医疗技术一样重要,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和提高。

·本文编校 朱 毅·

2013-10-18)

①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 无锡市 214002

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无锡市 214002

猜你喜欢
医患医护人员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6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