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林业科技初探与启示

2014-04-15 13:20黄众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林区德国林业

黄众

(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2013年11月24日至12月14日作者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批准,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德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培训团”,先后在黑森州职业技术学院、北威州林管局、汉堡林管局及森林研究所、柏林地区林管站、柏林艾博斯瓦德应用技术大学林学院等单位和林区接受了培训。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座谈讨论、林区实地考察、科普基地参观交流等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德国林业法律法规,林业资源状况,森林经营管理理论,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林业科技发展,林业科研项目管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通过这次活动,对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公开招标的科研管理体制、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林业科研和成果推广、法律规定的森林科普教育等理念和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深受启发,借鉴德国现代林业发展经验对本省现代林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1 德国林业基本情况

德国森林总面积为1 074万hm2,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为30.7%。德国森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毛榉、栎树、冷杉、云杉和松树。德国森林的平均蓄积量为270 m3/hm2,在欧洲国家中占首位。森林年生长量约5 700万m3,年采伐量约4 000万m3,森林采伐量明显低于生长量。德国政府非常重视林业,通过各种立法,强化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保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大径材为目标的可持续林业,为德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尤其在山区,林业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例如,在林业发达的下萨克森州,每10人中就有3人从事林业工作。

森林不但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健身休养的场所,人们可以在森林里骑马、散步、骑自行车,是野生动物的庇护所和栖息地。德国的森林利用多采取择伐的经营方式,以保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 德国的林业科技

2.1 林业科研

德国林业科研主要由联邦教研部主管,负责制定包括林业行业在内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政策法规,通过科研经费管理以及与欧盟紧密合作,指导科研院所、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协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各项科研活动。德国林业科研和开发主要依靠企业、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企业是科研的主体,针对市场需求和自身林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并与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大学主要面向林业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研究,并向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欧盟申请科研课题。各州林科所是独立科研机构,其研究主要是采取咨询机制,以林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以问卷或者研讨的形式了解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年度研究项目经征询各方意见后最终确定。主要研究领域有:主要树种保护和经营、近自然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质能源等。

距柏林65 km的艾博斯瓦德应用技术大学林学院成立于1830年,现有学生2 000人,教授54名,主要培养林业领域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该学校始终秉承永续发展,持续发展,资源保护理念。学校现有森林经济、国际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信息技术、全球变化管理4个专业,17门课程。学校5位教授分别介绍了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及成果转让、全球GIS和遥感监测、生态系统管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等内容。

大学没有固定来源的科研项目,全部依靠投标竞争获得。有企业委托,中标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欧盟项目以及有关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欧洲山毛榉生态发展、越南红树林保护、林带的监督管理等。在科研管理方面,注重前期立项论证和评估,重点评价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信誉,研究成果提交给立项资助方,不需进行成果鉴定。

2.2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德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主要依托相关的林业法律、法规以及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渗透到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成就了德国林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规范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下萨克森州林业法规定,要大力种植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注重生态平衡和林带自然更新;保护稀有树种,保留枯死树木;设立林带保护区;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方式主要有建立示范林,非盈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成果拥有人现场指导,林业管理人员对私有林主和协会进行技术成果普及和信息服务。德国林地权属多样,州政府管理和技术人员针对不同森林所有者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对于直接从事森林经营的林主,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培训传授新技术。对于不直接经营森林的林主,开展林业基本知识讲座和体验课程,提升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新技术成果的认识。

作者一行在汉堡州林管局接受了培训,重点内容是沙地森林植被恢复、混交林经营以及森林采伐作业,并考察了下萨克森州林管所管辖的林区和作业现场,亲身感受了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的作用。1850年,该地区毁林种田沙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仅有5%;通过引进山毛榉,将欧洲松和橡树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过100 a以上的持续经营,目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这一森林经营模式在该州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不仅有效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带动了当地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为地区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林业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的30%。在森林采伐作业方面,引进了芬兰生产伐木机械,该机械集伐木、打枝、造材、集材于一体,每天可采伐林木100 m3,比人工采伐效率提高10倍以上,且能够有效减少对其他林木的损坏。在林地管理方面,应用遥感影象和信息管理技术,绘制了当地所有地块的土壤、水分、地形及林分结构等状况图,每10 a对林分结构图全面更新,为适地适树开展人工造林、研究林分生长变化规律、科学制定采伐作业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2.3 注重林业科学普及教育

德国非常重视林业科普教育,作者学习的每一处林区基本都建有森林之家或森林博物馆等科普学基及地。科学普及基地建设有2种形式,一种是州政府投资建设,另一种是由协会或企业筹资建设。这些科学普及基地通过森林动植物标本及各类林产品样品实物展示、编印小册子、科学普及专题片、举办中小学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全面普及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对人类健康的有益作用。如德国柏林Treptow-kopenick林管站科学普及基地,40 a前由柏林市政府建立,是公益性科学普及基地,供游人免费游览。有的州还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专门开设森林知识教育课程,并深入林区开展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从小热爱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德国汉堡森林保护协会2012建立的森林之家科学普及基地,总投入1700万欧元,州政府无偿资助500万欧元,其他由企业和社会筹集,是赢利性科普基地,每年参观2万人次以上。

作者参观德国森林科学普及基地,大多数都是建在林区中,占地面积小,展示内容丰富,所展示的标本或样品都直接取自当地林区,设计简易、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值得学习借鉴。

3 启示

3.1 因地制宜,有效借鉴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

德国林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的广泛应用。当前本省正在持续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其中重点实施的各项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其追求的目标是生态防护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建设中如何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加大混交林、异龄林的比例,在造林方式上,通过实施封山育林、结合人工造林,提高生态林建设中自然更新比例,在现有林分经营管理中变同龄林为异龄林,变单层林为复层林,变纯林为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和永续利用性等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例如在本省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和江河湖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中均可借鉴应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经营管理,这势必大大提高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进一步改善本省的森林结构和质量,加快发展江苏现代林业。

3.2 灵活多样,务实开展同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林业科技活动

3.2.1 促进林业生产应用技术成果公开及共享在德国的林业基层生产单位,管理区内的地类、土壤、地形、植被等基础数据十分全面,拥有几十年乃致上百年的森林调查及试验数据积累,大量科研成果向社会公开,这些都为林业生产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内现阶段的林业科技成果大多由政府渠道支持完成,但其成果及其相关的调查试验数据基本上掌握在成果完成单位或成果主要完成人手中,林业生产单位无法了解和获知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成果,也有一些成果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无法为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者所接受并转化为生产力,致使成果闲置。因此,认为对于各级公共财政投资完成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科研项目成果及其相关数据,除非涉及保密需要,皆应提交林业相关管理部门并向社会公开共享,同时,将林业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进行科研项目的公开招标,以尽快解决这些难题并指导林业生产和发挥效益。

3.2.2 加快林业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本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比较效益会相对减弱,加上劳动力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林区劳动力缺乏,林业经营活动成本高、效率低,本省在林业产业方面“资源小省、产业大省”的优势将面临着巨大挑战,这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制约本省林业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性的难点、热点问题。从技术装备的角度来看,德国先进的林业采运机械装备极大提高了林区作业效率,值得本省广大平原速生丰产商品林区大力学习和借鉴。同时,本省应加大林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力度,特别是适合本省林区(含苗木基地)特点的小型便携式设备如木材采运机械、枝桠粉碎机械、苗木挖掘及起运机械、经济林果果实采摘机械等,以满足林区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3.2.3 加强科普宣传 科普宣传是普及林业知识、传授林业先进技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森林为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丰富的林产品,是人们旅游、健身、休憩、养生的最佳场所。借鉴德国的经验,应在本省典型林区建立各具特色的林业科普基地,向社会全面展示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弘扬森林文化,同时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3 政府主导,建立更加完善的林业公共财政支持保护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绿色江苏建设以来,本省林业尽管有了长足的发展,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但是,同德国相比,差距还较大。本省的森林质量还不高,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只有60 m3/hm2,仅为德国270 m3/hm2的22%;德国森林平均生长量达10 m3/hm2,本省乔木林平均生长量也只有7.6 m3/hm2,而且人工纯林比较多,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另外本省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也较为薄弱,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隐患较为突出。这些都与本省需要加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有很大关系。因此,借鉴德国经验,建立完善的林业公共财政支持保护体系,从森林经营、森林保护到森林利用全过程给予稳定、有效的资金支持,对于持续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

3.4 多方共赢,构建科学完备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

德国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和照顾到管理者、被管理者以及其他第3方参与者的共同利益,注重提高各方主体共同维护林业生态建设良好局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又好又快良性发展的格局。本省经济发展快,人口众多,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更大,林业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双增,更加需要多方力量的合里推进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如何通过管理体制的设计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照顾和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把森林经营同大家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让大家共同关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维护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可能是本省今后推进森林经营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林区德国林业
德国豹2号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