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威
(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
因地制宜把好公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关
徐威
(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200070)
摘要:结合上海长兴岛施工现场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针对本工程沿线浜塘较多、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交流了采用相关监理措施,确保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受控的经验体会。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上海长兴岛潘圆公路改建工程西起岛域西部海堤,向东接规划长横越江通道工程,至合作路交叉口。道路总长度21.82 km。建成后将作为上海市区干线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发挥城市主干路 I 级(集散型 2 级公路)的功能。
改建工程 3 标的工程范围为 K11+800~K16+150 段,施工长度 4.35 km,设计标准路幅总宽度为 50 m。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含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雨污水管工程、污水泵站、护岸及附属工程。
(1)沿线浜塘较多并且存在多处暗浜,软基处理工程量大。
(2)地下水位较高,管道施工必须进行降、排水和支护。
(3)路基施工采用二灰砂施工,对材料配比的控制及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
(4)由于是改建工程,新老路道路拼接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施工期间必须确保现有潘圆公路的正常运营,必须考虑进行翻交施工。
3.1浜塘处理
本标段沿线存在多处明浜和暗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必须对该部分地基应进行软基处理。根据现场调查,较大浜塘主要集中在 K11+970~K12+350 段、K13+160~K13+390 段以及新开港桥南侧;小浜塘零星分布在 K13+980(长江隧桥收费站前道路)以东现有潘圆公路的两侧。
本着对工程投资、质量负责的原则,监理在浜塘总体施工前,主动联系业主、投资监理、总包单位等相关单位人员,共同对沿线的浜塘进行取拍照编号,予以现场数量及位置的确认。在具体施工时,对浜塘的平面尺寸、清淤前后标高等原始数据,指派专业测量工程师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现场复核并共同签字认可,避免以后审核工作量时发生扯皮现象;并且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进行监控。具体表现为:在各种相关材料进场前,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材料报审及见证取样复试工作,同步按照平行检测要求进行抽检,以确保现场所用材料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施工时按照施工流程,要求施工方先将浜塘范围内淤泥全部清除并挖至原状土,横坡陡于 1∶5 时,边坡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0 m,浜塘底铺砾石砂,平均厚度控制在 30 cm 左右并压平、挤密和稳定;在铺筑砾石砂之前,应将所有浮泥、杂物清除干净,松软部分、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换填并重新进行整修碾压,用机夯夯实并达到允许偏差和压实度。
在路基范围内的河床上铺土工布。土工布的搭接宽度必须大于 50 cm,河浜上部边上各留 1 m 的包裹压边,宽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土工布上填二灰混合料(石灰、粉煤灰配合比为 5∶95)至原地面,二灰拌和均匀,每层摊铺压实厚度为 20 cm。二灰回填至原地面标高后,将预留的土工布折回覆盖于二灰的表面。
在原地面标高处水平铺设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伸出浜、河的两侧,必须用专用钉固定;横向搭接长度为 50 cm。路堤迎水坡处采用黏性土夯填,厚度 0.5 m,并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在清淤后摊铺的过程中,要提醒施工方做好排水工作,严禁在水中摊铺和压实。浜塘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路段一般路基的填筑。
3.2管道施工
3.2.1雨水管道工程
本标段设计雨水排水采用双排管布置,即在道路两侧各埋设 1 根雨水管,并在经过横向道路处设置预留管;设计路面排水通过设置在机动车道外侧的雨水进水口,经横向管道引排至雨水井内,并通过雨水管收集后依靠重力自流排入附近规划的保留河道。
雨水管道采用开槽埋管法施工。本工程污水管采用单排管布置,主要设置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上;经过河道时,通过路基外侧的倒虹形式连通。
3.2.2污水管道采用开槽埋管和顶管施工两种方法
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 SMW 工法搅拌桩和 H 型型钢桩进行围护(φ850 mm 水泥土搅拌桩墙,搭接 250 mm,HN700 ×300×13×24 型钢)。
排水管道工程是整个工程实体施工的第一个主要阶段。为保证该阶段的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监理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槽埋管。
①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钢尺、经纬仪、水准仪)是否检验合格有效,以保证测量精度及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②校测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
③对管道的轴线控制桩、攀线桩及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合理性,要加以认定及校核。
④沟槽开挖是该阶段的一个重大危险源,许多市政公路工程所出的质量安全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此阶段。监理在开挖过程中,对每道支撑必须认真检查,并重点关注撑柱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头档撑柱、末道撑柱等位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⑤为避免原有地下管线被损坏,督促施工单位先开挖样洞或样口。
⑥检查钢板桩的施工质量,如入土的深度、咬口是否紧密以及钢板桩是否垂直。
⑦注意沟槽挖土与支撑的配合,严格禁止随意开挖和随意支撑。
⑧检查降水效果,以防支护结构失稳,注意环境安全。(2)顶管施工。
①开顶前要检验设备、仪器、吊车、合格证和上岗证,复核轴线及洞中心的标高;导轨的安置四角高差在 3 mm 以内,后靠背要垂直密实。
②千斤顶安放要水平,且与后靠背形成 90°;激光仪器位置在轴线中。
③开顶前要做好原始记录(高程偏差);洞口止水橡胶板安装要密封,防止泥水及触变泥浆外流。
④顶管正常开始前,首先要做好井顶的测井纠偏。顶管过程中要同步注入触变泥浆以减少阻力,确保顶通。橡胶止水圈安装位置要正确,各节的对接要全部进入钢圈内。
⑤巡视旁站时要注意观察管材及钢圈是否有损坏现象。顶井过程中要督促施工方加强注入触变泥浆。
3.3道路施工
在新建路基的底部设置纵、横向碎石盲沟。路基在耕植土或原绿化带内时,清表30 cm 后采用石灰土进行填筑。一般路基清表后地面至上路床底标高采用素土填筑,上路床填筑 30 cm 的石灰土(石灰掺量 5%~6%)。原材料控制:要求熟石灰中的钙镁含量要大于 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超过20%,SiO2、Al2O3、Fe2O3的总量应大于 70%;砂为长江细砂,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本工程。二灰砂施工前,必须进行清表并已通过压实度检测且符合设计要求,按 4%调坡起拱。二灰砂的松方体积比为:熟石灰∶粉煤灰∶长江细砂=1∶3∶6。在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直到二灰砂(粉煤灰)底层。在路拌机进行拌和时,监理必须有人跟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严格控制并防止在拌和层底部留有夹层,深度应略深入 1 cm 左右,不宜过多,加强上下层粘接,接着进行闷料。材料摊铺采用层铺法,摊铺要力求平整。粉煤灰放在下承层表面,并初步碾压 1~2 遍,然后再运送并摊铺磨细石灰。保持厚度基本均匀。磨细石灰摊铺好以后,再运送并摊铺砂(长江砂),找平后初步碾压 1~2遍,采用人工用锹进行整形,根据放样标高钉桩、挂线进行整平。在整形过程中严禁各种车辆通行。初步整形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的 1%~2%。一般碾压的最佳含水量常以“手捏成团、落地能散”来控制。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 ±1% 时,可进行碾压。如果表面水份不足,应适量洒水;洒水时要以喷雾洒水。用 12 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顺序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应重叠 1/2轮宽,一般需碾压 2~3 遍,碾压到符合密实度及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以此类推,按每层压实厚度 20 cm 计,每天最多施工两层。待密实度(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填筑上一层的施工,需在 7 d 之内铺设至路基顶面高程。在顶面下三层开始调坡,直至路基顶面高程处横坡为 2%,使路基顶面纵横向高程符合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用光二轮压路机碾压找平。二灰砂成型后应注意早期养护,使其强度得到正常发展;二灰砂的表面保持湿润养护,但表面不得有积水。注意施工缝的处理,不允许有纵横向施工缝存在。
3.4道路拼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为改建工程,存在道路拼接施工。如何克服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质量问题,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新老道路拼接的质量直接关系改建工程的成败。但受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拼接处仍处于薄弱环节。通过甲方、设计、施工方和监理共同召开的专题会议所明确的具体质量要求,监理在具体施工时督促施工单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底基层摊铺时,将路基上路床宽度约 100 cm 范围挖除,换填成底基层水稳材料补强;碾压后随即进行底基层施工。
由于老路仍在通车,老路局部段落无法形成台阶,造成新路结构层施工时与老路结构层垂直拼接,影响拼接质量;同时受施工条件限制,拼接处边部也难以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监理要求对此处下基层边部 20 cm~30 cm 范围也采取换填措施,即下基层碾压完成后,随即开挖并采用混凝土换填;待下基层养生结束后再进行上基层施工。待老路有条件改建时(交通导改后),再将上基层反挖或反铣刨 30 cm~50 cm,形成反搭接台阶,确保老路台阶的拼接。
(2)新路基层施工时,在台阶处浇涂水泥浆,以保证新混合料与老路的粘结质量;沥青施工时,在台阶处涂刷改性乳化沥青,加强新老层的粘结。
新路结构层施工时与老路进行台阶拼接,台阶的铣刨方法按设计高程进行铣刨。这样,新铺结构层顶标高与铣刨台阶基本一致,便于拼缝处的碾压,避免拼缝处薄层、松散或过厚现象的发生,确保拼接的质量。
新老路中、上面层尽可能一次性摊铺成型,减少新老路纵向的冷接缝。如无法做到,则老路以标高进行铣刨;拼接处以新建路面结构层厚度进行铣刨。
(3)新老路基拼接时,原路基边坡在填筑前挖成台阶,台阶顶面成 2%~4% 的内倾斜坡。老路边坡的开挖和填筑沿纵向分段推进。老路基边坡的开挖随挖随填,挖一层、填一层,压实一层、检测一层;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保证拼接路基的质量。建议每级台阶顶面设计铺设一层高强度双向土工格栅。为了保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应选择幅宽大于或等于 5 m 的土工格栅,并且在纵、横向尽量减少拼接;有拼接则将拼接缝错开。新老路基拼接处的填筑采用合适的施工机具,充分压实。必要时对老路基进行修边处理,便于压路机压实到位。
3.5道路翻交问题的处理
根据现场调查,原潘圆公路为双向两车道的低等级公路。路面宽 7 m~10.5 m 不等,两侧有 1.5 m~2 m 宽的绿化隔离带,日常交通流量不大。根据初步设计图纸显示,现状道路基本位于新建道路的北半幅。其中在 K11+800~K13+240段与新建道路完全分离,在 K13+240~K13+340 段与新建道路形成交叉。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期间,必须确保维持原有道路正常的交通运行。因此,经总包和监理现场共同协商,采用以下翻交施工方法:为保持原有道路的畅通,先进行 K13+240~K16+150 段南半幅的施工。在此过程中,K11+800~K13+240 段全幅路段穿插进行施工;待K13+240~K16+150 段南半幅施工完成并开放交通后,封闭原有道路进行该段北半幅施工,并继续 K11+800~K13+240段剩余工程的施工。施工期间,将根据业主和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组织方案,对现有道路和沿线交叉路口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企业和居民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104(2014)08-0055-03
收稿日期:2014-05-22
作者简介:徐威(1974—),男,本科学历,工程师。
通信地址:上海市陆家浜路285号17、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