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地区耳鸣流行病学调查

2014-04-15 11:36:30何秋英尚春娜程红武赵惠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岁者流行病学发病率

何秋英,尚春娜,程红武,赵惠利

耳鸣是耳科临床的常见症状,是指并非由声刺激或耳周电刺激所引起的声音感觉[1]。耳鸣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产生的一种症状,目前其病因、发病机制等均不甚明了。本研究对开封地区主观性耳鸣的发病率及人群分布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以期为耳鸣的综合防治提供相应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本地城乡居民中年龄≥18岁者,共10 102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主观性耳鸣的发病率进行初步调查。

1.2 调查内容 由专人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和耳鸣的问卷调查,主要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耳科病史、噪声接触史等;耳鸣的侧别(左侧、右侧、双侧)、性质(高调、低调、两种调以上)、时间(时有、整日有)、自觉程度(轻度:已愈或已适应;中度:耳鸣持续存在但情绪无影响;重度:严重影响情绪及生活质量下降)。持续5min以上的耳鸣均计算在内,少于5min的偶尔耳鸣不属调查范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马克威软件(5.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耳鸣的发病率 10 102名受调查者中,男5274名,女4828名,年龄最小18岁,最大93岁,其中18~34岁者1576例(15.6%),发生耳鸣者482例,发病率为30.6%,35~44岁者2404例(23.8%),发生耳鸣者634例,发病率为26.4%,45~59岁者3495例(34.6%),发生耳鸣者1209例,发病率为34.6%,60岁以上者2627例(26%),发生耳鸣者750例,发病率为28.6%。35~44岁者耳鸣的发病率明显低于45~59岁者(P<0.05),而其他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102名受调查者中发生耳鸣者共3075例,发病率为30.4%,其中男1411例(发病率26.8%),女1664例(发病率34.5%),男女性别比为0.78:1,男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χ2=11.42,P<0.01);单侧耳鸣者1110例(36.1%),其中左耳559例,右耳551例,双侧耳鸣者1965例(63.9%);轻度耳鸣者2645例,中度耳鸣者416例,重度耳鸣者14例。

2.2 耳鸣的职业及可能的致病原因分布 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重体力劳动者耳鸣的发病率为45.4%(846/1865),工人为24.7%(506/2046),干部为9.3%(234/2524),学生为13.0%(182/1396),电信、金融等行业话务人员为57.6%(1307/2271),各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话务人员为高,其次是重体力劳动者。3075例耳鸣患者中,由突聋导致耳鸣者421例(13.7%),听力检查为噪声性聋者220例(7.2%),有外耳、中耳炎症者182例(5.9%),有头颅外伤史者89例(2.9%),不明原因耳聋者290例(9.4%),不伴听力下降者1873例(60.9%)。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开封地区耳鸣发病率达30.4%,严重耳鸣者0.14%,与国内不同地区调查结果(陕北7.8%[2],江苏14.5%[3])差异较大,考虑与地域差异、耳鸣定义不同、调查问卷设计有关。

本调查结果显示,耳鸣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其中45~59岁发病率最高(34.6%),同时发现70岁以上者发病率有所下降,是否与耳鸣的习服性增强、关注度下降有关有待进一步调查。本次调查显示,女性耳鸣发病率高于男性,与国外资料一致[4],但男性耳鸣患者的就诊率及自觉严重程度高于女性,其机制尚不明确。在耳鸣与职业关系的分析中发现,体力劳动者耳鸣发病率高于脑力劳动者,但低于从事电话咨询的服务人员,如电信、金融等行业的话务人员,其较高的发病率是否属于噪声暴露后的短暂耳鸣还有待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且其从业人员较年轻,也相对拉升了此年龄段耳鸣的发病率。本次调查中城乡居民耳鸣发病率的差别不明显,异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笔者分析认为,农村地区耳鸣发病率较高是由于重体力劳动所致,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人均耕地与重体力劳动大幅减少,而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加[5],导致农村居民发病率降低、城市居民发病率增加,缩小了城乡差别。听力学检查发现,中耳炎、噪声性聋、突聋患者中耳鸣的发病率较高,但大多数耳鸣患者并无明显听力下降。

综上所述,开封地区人群耳鸣发病率较高,与听力减退、外耳及中耳炎症、噪声暴露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防治研究。

[1]Huang XZ, Wang JB, Kong WJ. Practice of 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M].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1033-1035. [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33-1035.]

[2]Zhu 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innitus in Northern Shaanxi[J]. 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05, 9(6): 665-666. [朱勇. 陕北地区耳鸣流行病学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 2005,9(6): 665-666.]

[3]Xu X. An epidemiologic study on tinnitus in Jiangsu province[D]. Nanjing: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6. [徐霞.江苏地区耳鸣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D]. 南京: 南京医科大学, 2006.]

[4]Hu K. Tinnitus[M]. Beijing: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1994. 69-70. [胡岢. 耳鸣[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69-70.]

[5]Wang K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innitus: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J]. Chin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9, 6(1):51-52. [王克非. 耳鸣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9, 6(1): 51-52.]

猜你喜欢
岁者流行病学发病率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34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0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