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琴 姜新锋 孙宗波 侯前进 陈丽君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卫生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在地方社会公共服务中作用的探讨*
胡月琴 姜新锋 孙宗波 侯前进 陈丽君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以建立实训/培训+社会服务+教科研“三位一体”的校企联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为指导思想,除考虑资金等硬实力融入外,更重视软实力的共建,包括双师队伍合作、制度文化相融、双元导师培养、分段考核达标,以发挥卫生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在地方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三环节”的递进,稳固人才质量“三评价”考核,拓展教科研“三对接”融合,实现校企联建“三结合”功能。
卫生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地方社会公共服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因此,作为卫生职业院校,发挥其实训基地建设在地方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关键在于通过校企联建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社会公共服务输送合格人才。但是,卫生职业院校为地方社会公共服务存在一定问题。
鉴于卫生职业院校对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的研究较少、能力较弱,与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支持、要求较高形成了较大反差,故培育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建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人才红利,满足地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非常重要。
1.1 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实训/培训+社会服务+教科研“三位一体”的校企联建产学研实训基地,发挥其在地方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3]。学生经过模拟训练完成规范练习,临床护理与医技人员经过模拟训练完成拓展培训。健康服务人群可以享受健康体检、康复保健等服务,同时师生通过直接服务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而提升能力。针对人才培养、健康服务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教科研,以保证校企联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及健康服务的高水平。
2.2 模式探索
关于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根据投入主体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作为卫生职业院校,除考虑资金注入等硬实力的校企共建外,不可忽视师资队伍、制度文化、培养方式、科研团队等软实力的共建,以便更好地发挥为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的作用。
2.2.1 双师队伍合作型 卫生职业院校均设有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在院、校分别建立双师队伍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定期交换工作岗位,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及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研究,使两支双师队伍完全融为一体、互通有无。双师队伍是院校的核心教育与临床工作团队,相互合作有利于院校双方教学团队水平的提高。双师队伍合作对人才培养最为重要,也是校方渴望的校企联建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取决于院校合作的紧密度及医院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医院只有将其纳入管理与评价体系,双师队伍互通、产学研结合才能真正实现。
2.2.2 制度文化相融型 卫生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差异较大。由于长期以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学生与病人)、工作环境不同(实训室与病区)、追求结果不同(训练达标与经济效益),因此,制度文化在服务理念、约束力、责任心、协作精神上均一定程度地表现出欠相融性,这是造成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为标杆,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健康体检中心、康复保健中心等,为地方社会公共服务,提高制度文化的相融性,让学生在产学结合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学以致用,有助于塑造完全符合社会需求的卫生技术人才,有助于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2.2.3 双元导师培养型 对院、校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主要是校内产教结合基地、附属医院),可以采取双元导师培养联建,即理论教学的师资与实践教学的师资共定计划、共同教学、共同考核、共同研讨。通过联合培养,提高人才质量,通过共同研讨,解决教学、临床工作等疑难问题,满足地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2.2.4 分段考核达标型 对校外托管的实训基地(主要是实习医院)往往采取分段达标联建,即校内学习考核达标后进入实习或顶岗实习。按照实习大纲,托管实训基地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二次达标。其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实习情况、实习检查情况、学生实习文件完成情况、学生实习成绩结构及总结评价五方面[4]。分段考核标准需要院、校不断加以研究与修订、适应社会需求,二次达标情况作为毕业成绩的重要部分。
2.3 效果评价
2.3.1 加强了人才培养“三环节”递进 “三环节”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模拟训练(第一环节)→学生间互练(第二环节)→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第三环节)[3]。经过第一环节,学生基本熟悉操作步骤;经过第二环节,学生基本掌握操作要领;经过第三环节,学生完全具备各项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三个环节各自目标明确,标准递进,明显提高了就业的社会需求度。
2.3.2 稳固了人才质量“三评价”考核 学生在学校经过理论学习与模拟训练取得考核学分,经过校外实训基地(附属/教学医院等)实习取得实习成绩,再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及执业资格考核取得职业技能与执业证,最终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执业人。
2.3.3 拓展了教科研“三对接”融合 通过校企联建,学院由长期以来的半封闭教学开放为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使教研对接教改;教学人员与临床一线人员共同研讨,使科研对接临床工作难题;学院将视野拓展到地方社会公共服务层面,使科研对接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热点,又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三对接”真正实现了卫生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为地方社会公共服务。
2.3.4 实现了校企联建“三结合”功能 “三结合”即产、学、研结合。“学”即人才培养,通过“三环节”“三评价”及教研对接教改,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产”即地方社会公共服务,通过科研对接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热点,利用学院人力、信息与设备资源的优势,建立了体检中心、康复服务中心、女性保健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服务。“研”即教研科研,通过“三对接”,利用学院现有实训条件,并聘请行业专家学者,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科研中心开展教科研,支撑人才培养,解决临床工作难题及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热点问题。
3.1 发挥市场调研作用,明确地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3.1.1 进行人才培养定位,满足需求 地方社会公共服务需要人才支撑。以护理人才能力需求为例,通过市场调研,将护理人才定位在“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力;操作新型医疗设备和初步处理疑难护理技术问题的能力;向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指导的能力;进行基本的护理管理的能力及基本的公用英语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人才定位,学院成立校企联建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护理实训基地布局、人力与设备配置、实训项目与评价标准做出科学调整,地方社会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得以保证。
3.1.2 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利益共享 促进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虽然主要是培养社会公共服务所需人才,但是发挥学院人才济济的优势直接为地方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也是其职能之一。通过市场调研,在确立校中厂、校中院、院中校等校企联建办学可行性后,在相关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学院建立一批与开设专业对口的服务性实训基地,达到产学研相互促进、发展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的目的。再通过校企利益共享,达到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3.2 发挥附属医院支撑作用,培育专业成长
附属医院对卫生职业院校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临床见习与实习带教,二是与学院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进行临床教学与科研,学院与附属医院是共存、相长的关系。学院的专业教师与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修订教学大纲,共同研讨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开发临床工作项目,培育了专业成长也提升了医疗与护理水平。
3.3 发挥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引领作用,实现产学结合
学院护理实训中心是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特色是高仿真性,包括建立ICU与急救训练室、手术室、传染病区、产房与母婴同室等。这一项目的落户对学院各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发挥了引领作用,模拟药房、标本采集大厅、药剂生产车间、康复训练室应运而生。同时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如助产专业建立了婴儿洗浴抚触室、护理专业建立了女性保健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立了康复训练基地、检验专业建立了体检中心,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产学结合。
3.4 发挥领军企业及专家的带动作用,推进项目研发
由于高职教育刚刚起步,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项目研发必须借力。例如,学院中药饮片项目研发由省内某十强企业带动,康复保健专家工作室由知名专家带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尽一份卫生职业院校应尽的责任,同时促进学院其他专业项目研发的开展。
[1]杨胜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中国电子商务,2012,13(4):34.
[2]陈素宁.职业院校校企共育人才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20(45):179.
(责任编辑胡安娜)
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省级重点教研项目“校企联建卫生类特色化实训基地研究”(编号2013jyxm519)的成果。
2014-9-12
胡月琴,64872159@qq.com。
G 642.0
A
1674-9545(2014)04-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