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昌
天文学与其他科学
——天文学PK物理学(上)
□ 张明昌
图1 法国科幻大师凡尔纳
在以往的战争中,威风八面的大炮曾被誉为“战争之神”。当年法国科幻大师凡尔纳在他的《从地球到月球》中,三个探险的勇士们乘坐的“宇宙飞船”竟然就是一枚硕大无朋的巨型炮弹,它的直径为108英寸(2.74米),重19250磅(8750千克),发射该炮弹的大炮长达900英尺(274米)!当然,今天人们都明白,太空旅行需要由火箭发射的宇宙飞船,别说凡尔纳的超级大炮谁也造不出来,即使真的造了这样骇人的东西,坐在炮弹中的人,刚一发射马上就会呜呼哀哉了。
但大炮确实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大科学家牛顿在探索万有引力时也借助了大炮。他设想,在一座高山顶上,架上一尊大炮,炮身水平安置,那么发射出去的炮弹一定会沿着一条曲线(抛物线),飞行过一段距离之后再落在地上。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那么,炮弹的速度越大,它飞过的距离也就越长。速度增大一倍,距离也会增长一倍;速度增大10倍,距离也相应增加10倍。而倘然速度一直不断增大,势必会有不再落回地面的时候,因为地球表面是弯曲的球面,而且,那颗炮弹还应绕着地球转动。接着,他更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月球就看作是一枚“炮弹”,他分析:月球绕地球的轨道运动可以分成二部分,一是按照惯性的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的方向是轨道的切线方向;第二种运动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它是朝着地球的。牛顿说:“没有这样的力,月球就不会保持在这样的轨道上,如果这个力太小,就不能使月球偏离它的第一种直线运动;而倘若这个力过大,就会使月球偏离过多而从轨道上落下来,掉到地球上。”当然,他最后还作了令人信服的大量计算,得到了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准确值为981厘米/秒2;第一宇宙速度(围绕地球运转的最小速度)为7.9千米/秒;第二宇宙速度(飞离地球的最小速度)是11.2千米/秒;第三宇宙速度(从地球飞离太阳系的最小速度)是16.6千米/秒……
图2 引力作用下,天体运行的轨道是圆锥曲线
牛顿还反过来,用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两个天体在此力的作用下,必然会沿着曲线绕转,这曲线可能有三种形式: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为后来哈雷研究和预报哈雷彗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顿的万有引力以及他的三大力学定律,为现代的物理大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人们也从中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后来,天文学家把它用于双星系统,揭开了双星间的许多奥秘,从中不但能够求出那两颗子星的确切的、可靠的质量值——这也是恒星最重要的物理参数。正是其质量,决定了它形成时有多亮、表面的温度有多高、以后的寿命有多长……后来天文学家还研究出用双星的轨道来求出它们离开我们的距离。
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也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坚定不移地认为,在明亮的天狼星近旁,尽管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但从天狼星在空间的运动扭扭摆摆的样子看来,完全可以肯定,它身旁应有一颗正在吸引着它的恒星。这个科学预言在18年之后得到了证实,并使人们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密度大得难以想象的天体——白矮星。哪怕是苹果那么小一团物质,只要是取自于白矮星就非同小可,它将重达175000吨!地球上绝对找不到一张可以安置它的桌子。
使万有引力达到极致的,则是二百年后海王星的发现了。因为,赫歇耳发现的天王星十分奇怪,似乎它与其他行星不同,不肯完全服从牛顿的指挥,时常要“出轨”。是什么原因使它搞特殊化?尽管也曾有少数人一度对牛顿定律产生过疑虑,但绝大多数科学家则认为,其中一定有“幕后人物”在操纵着它,即在天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未知行星在兴风作浪,人们应当把它揪出来示众。
图3 发现海王星的勒威耶(左)与亚当斯(右)
不过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未知因素实在太多了,数学上的巨大困难使一些人望而却步。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两个年轻人,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在互不知晓对方工作的情形下,差不多同时获得了成功,不同的是,前者的论文被权威束之高阁,后者却幸运地摘取了桂冠。但是,最大的赢家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在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知之不多的19世纪,利用光谱分析来搜索和发现新的未知元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少科学家也享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前文所述的“太阳元素”氦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例子。其实,还在让桑拍得氦的黄色光谱线之前,已经有人在漫漫的星云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了。
图4 美丽的猫眼星云
图5 日全食时才能见到的日冕
我们知道,在茫茫的宇宙空间,除了众多的恒星以外,还有着大量的处于弥漫状态下的星云。千万不要小看它们,以为星云之中空空荡荡,每立方厘米内只有区区几十到几百个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及离子),比目前科学家能够制造出的“真空”还要“真空”得多。但由于它的范围极大,直径在1~300光年间,所以星云的质量非同小可,平均为太阳质量的10倍左右。现代的科学研究还表明,星云也是天体演化的重要环节:恒星是由星云收缩形成的,而恒星在走完它的漫长一生后,最终又土崩瓦解再回复到星云状态……
1846年,天文学家在研究星云的光谱时,发现它中间总有若干来历不明的绿色谱线。这岂非表明,星云中有一种特殊的“星云物质”?科学家们甚至早早为它起了名字:“”。为了寻找这个“”,科学家们真是食不甘味,找遍了一切可以到达的地方,用尽了浑身的看家本领,可是,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它就是不肯登台亮相。
尽管科学家们许多努力似乎没有什么确切的结果,但他们的辛勤劳动也没有白费,不倦的探索,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反过来,正是科学的发展逐步为解决它们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恒星大气理论和量子力学诞生之后,多年的疑难终于水落石出了。
(责任编辑 张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