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国家利益的“心理战”

2014-04-14 08:48金灿荣王浩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国外交心理战

金灿荣+王浩

【摘要】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围绕普京出兵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和安理会表决等问题展开了微妙的“心理战”。基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的优势,俄罗斯掌握着当前局势的大部分主导权。在“新冷战”阴影的笼罩下,俄罗斯与西方都始终在战略上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然而,随着克里米亚独立以及普京宣布其正式入俄,莫斯科的行为已触及到了西方的“底线”,乌克兰危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呼吁各方通过谈判解决分歧,既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也符合自身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 美俄关系 俄欧关系 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自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计划以来,乌克兰国内政治局势一直处于持续动荡的状态。首先,政府与反对派之间接连发生多起暴力冲突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仅在今年2月18日至27日发生在首都基辅的骚乱中,就有82人死亡、810人受伤。其次,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变使得各派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导致亲俄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于2月23日遭到议会弹劾并被宣布解除职务。最后,随着亲西方的政治女强人、前总理季莫申科重返政治舞台并于亚努科维奇被解职的同时现身基辅独立广场发表讲话,乌克兰未来整体的战略走向可能面临重大变化,引起了相关各方甚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在乌克兰危机不断发酵的整个过程中,鉴于该国在地缘战略上的极端重要性及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俄罗斯和西方作为两个最大的“利益攸关方”,一直在幕后进行着战略和外交博弈,以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自身战略利益。

近期以来,随着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以及克里米亚独立公投的相继进行,乌克兰危机中相关各方的博弈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因而局势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关键阶段。笔者认为,当前,在这一问题上的两大主角(俄罗斯和西方)正在展开十分微妙的“心理战”。然而,随着3月16日克里米亚宣布独立,以及3月18日普京宣布其加入俄罗斯,东西方之间的战略博弈发生了急转直下的重大变化,因为莫斯科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西方的“底线”,即保持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与西方再次陷入类似于冷战对抗局面的可能性已大幅增加。因此,在剑拔弩张、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中国所秉持的审慎、中立立场和所坚持的和平、谈判原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也是正确的,是目前综合各方考虑后的最佳选择。

乌克兰危机中的各方博弈分析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俄罗斯始终扮演着最具影响的外部势力的角色,这与俄乌之间紧密的历史、文化、地缘及经济等联系密不可分。首先,在历史和文化上,正如基辛格近来在《华盛顿邮报》的撰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绝对不是简单的另一个国家。俄罗斯历史的开端是所谓的基辅罗斯公国,那里是俄罗斯宗教的发祥地。乌克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其次,在地缘上,乌克兰在冷战结束以来一直都是俄罗斯西部的最后屏障,也是今天西方与俄罗斯之间仅存的战略缓冲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乌克兰将使莫斯科不得不直面北约的战略压力甚至军事威胁,这将可能导致俄罗斯政局不稳和地区局势动荡,甚至使俄罗斯失去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战略地位和地区影响力。最后,在经济上,俄乌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十分明显: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的“粮仓”和“兵工厂”;此外,俄乌之间的许多工业部门自苏联时代至今一直都处于配套生产和一体化发展的状态,早已达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然而另一方面,美欧等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讲,本轮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乌克兰国内围绕加入欧盟还是倒向俄罗斯的分歧,因亲俄的政治领导人亚努科维奇突然宣布中断“入欧”进程而引发了亲西方政治力量的反对,这就充分说明西方在乌克兰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众所周知,乌克兰以第聂伯河为界,西部大多信奉天主教、讲乌克兰语,而东部大多信奉俄罗斯东正教、讲俄语。此外,与“西方更近”的西部居民普遍倾向于加入欧盟,而东部以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居民则支持倒向俄罗斯。冷战结束以来,美欧一直致力于北约和欧盟东扩,以进一步增强西方的全球地位并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因此,西方出于利益考虑,始终支持亲西方的政治力量主导乌克兰国内政局。总之,俄罗斯和西方各自的战略利益构成了今天围绕乌克兰危机所产生的外交博弈的宏观背景。

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在双方上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俄罗斯和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中发展出了各自的战术规划。一方面,莫斯科力图通过“三管齐下”的方式维护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第一,俄罗斯鼓励克里米亚地区进行独立公投和申请入俄,从而在扩展自身战略利益的同时对西方施加压力;第二,俄罗斯还通过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势力极力加强自身在乌的影响力,以抵制西方的进一步渗透;第三,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俄军出兵乌克兰,莫斯科开始运用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地缘优势对西方形成某种“威慑”。可以说,截止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以上战术取得了明显的战略效果。例如,普京的出兵使西方除了表示谴责和宣称进行经济、外交制裁外别无他法,这就进一步突显了莫斯科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动性;又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15日举行的表决中,因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投了否决票而使美国起草的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再如,在当地时间3月16日举行的独立公投中,克里米亚民众以压倒性的96.6%的支持率通过了加入俄罗斯的决定并开始了正式申请入俄的进程,紧接着,普京签署法令承认克里米亚为独立国家。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结果都是莫斯科取得的重大外交胜利。

从俄罗斯和西方在克里米亚宣布独立以前各自的战略选择来看,一方面,普京通过上述“三管齐下”的方式基本上实现了以下四大战略目标:第一,使莫斯科对克里米亚形成“实际控制”,从而使之与俄罗斯形成某种事实上的“特殊关系”以进一步拓宽俄战略空间;第二,推动乌克兰组建联合政府,以使得东部的政治力量在各方缓和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作用;第三,力促乌克兰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并至少防止其加入北约;第四,同西方留有一定的妥协空间以使乌克兰问题较为顺利地解决,因为一旦克里米亚成功加入俄罗斯,则会突破西方的底线,或用基辛格的话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毕竟不符合现有世界秩序的规则”。很显然,如果上述这些目标最终得以实现,那么莫斯科将在表面上后退一步、与西方达成妥协的情况下得到实实在在的战略利益。endprint

另一方面,就西方的战略选择来讲,美欧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经济和外交等多种制裁手段迫使俄罗斯软化自身立场,以实现建立一个法律上独立统一、并且事实上亲西方的乌克兰。西方最终必须明白,乌克兰的任何一派如果试图支配另一派(以往就是这种模式),最终就会导致内战或分裂。因此,西方上述较为温和的目标与俄罗斯的战略追求在本质上并不冲突,特别是在俄方能够实际控制克里米亚、乌克兰能够组建联合政府以避免全然和公开倒向西方的情况下。基于此笔者认为,双方妥协的结果将是西方获得了“面子”上的利益,而俄罗斯则得到了诸多实际好处。这样,乌克兰就有希望变成基辛格所指的连接东西方的“桥梁”而非“对抗前哨”。

然而,随着近来局势发生的戏剧性变化,特别是普京宣布接受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莫斯科并未与西方达成上述避免对抗的真正妥协,反而突破了西方的“底线”:维持乌克兰的独立和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爆发“新冷战”的可能性在上升,国际战略格局也将可能会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对美国来说,与俄罗斯的战略对抗将使其回归亚洲的大战略布局被打破。众所周知,随着华盛顿自2010年开始决定将其主要战略资源投放到亚太地区,回归亚洲的战略成效已经初现,特别是美国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手段不仅扩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全方面影响力,而且对中国形成了明显的战略压力;然而,如果美俄之间爆发“新冷战”,美国势将在东、西两个方向被迫进行“两线作战”,从而彻底改写当前的地缘政治版图。其次,对俄罗斯来说,莫斯科在短期内并不担心来自西方的地缘、经济和外交压力。在地缘上,俄罗斯在东欧具有显著的军事优势和战略影响力优势。在经济上,除了冻结俄罗斯金融资产外,美欧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打击其经济,这一方面是由于美俄贸易规模很小,2013年只有区区不足300亿美元,而且较前一年大幅下降30%之多;另一方面则因为在俄欧贸易中,欧盟对俄方能源的需求几乎是刚性的,因而几乎没有进行贸易制裁的空间。在上述情况下,西方对莫斯科的经济制裁只能是流于形式和空洞化。在外交上,尽管美国可以通过将俄罗斯从八国集团中踢除而使之孤立于发达国家之外,但莫斯科手中同样握有使西方外交制裁无效的筹码,例如通过帮助伊朗建设新的核电站而挑动西方神经、利用能源问题向欧洲施压等。总之,在笔者看来,俄罗斯目前在战术层面上正在占据上风,是乌克兰危机中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力量;然而从长远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均为输家,而且俄罗斯的战略和经济损失更大,因为一旦爆发长期的冷战,与西方世界实力悬殊的莫斯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地缘、经济和外交环境,从而使普京实现“强国梦”的希望变得更为渺茫。

乌克兰危机中的中国立场分析

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各方表达了自身立场。例如,习近平主席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沟通,反复强调中国将在此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并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分歧。同时,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在多个场合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如“不干涉乌克兰内政”、“谴责暴力行径”等。在笔者看来,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核心立场主要有如下三点。首先,中国完全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其次,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事出有因、形势复杂,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因素,因此相关各方只有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抛弃零和思维与对抗姿态,才能避免采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中国希望乌克兰危机得以化解的最终方式是双方和平谈判、最终结果是双方合理妥协,这也是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一贯原则主张。

笔者认为,上述三点核心立场全面反映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和自身战略利益。一方面,中国面临台湾、新疆、西藏等国内的地区分离主义问题,因而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中方无法全然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公开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并反复强调乌克兰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是“尊重国际法、保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用“事出有因”、“冷静克制”等语句在事实上表达了对西方做法的不满、批评和对俄罗斯关切的理解、同情。中国认为,西方近来所进行的傲慢战略“算计”,包括资助和煽动反对派占领基辅独立广场等行为,已经触及到了俄方的底线,美欧应该料想到莫斯科必定会对它们作出反击,因而它们在乌克兰问题上并不可能取得自己所期待的“胜利”。针对这个问题,西方部分战略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乌克兰只独立了23年,当前问题的根源在于乌克兰政界人士试图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该国顽固对抗的部分,先是一个派别,后来又是另一个派别。这就是亚努科维奇及其主要政敌季莫申科之间冲突的实质。他们代表了乌克兰的两派,都不愿意分享权力。西方对乌明智的政策应该是设法让该国的两部分势力彼此合作、谋求和解,而不是支持某一个派别占据支配地位。与此同时,如上文所述,乌克兰毕竟在文化、地缘和经济上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现实联系,因此俄方的立场和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难看出,中方的这种态度在公正持中的基础上既维护了自身的原则和利益,同时又明显表达了对俄罗斯的最大限度支持和对西方的含蓄批评。

除了出于自身一贯坚持的国际关系准则和现实国家利益外,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所秉持的审慎、同时对莫斯科持同情式理解的中立立场还与中国和该问题之间的“微妙”联系有关。一方面,乌克兰危机从表面上看与中国毫无瓜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并不构成任何重要影响。例如,乌克兰位于欧洲并且经济规模很小,因而除了相对重要的中乌军品贸易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外,其局势动荡对中国经济而言无关紧要,特别是北京与基辅间长期以来没有直达航班的事实说明,中乌的双边贸易十分有限。再如,中乌关系在中国外交的整体布局中也并非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因为对中国而言,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始终是重中之重,因此乌克兰局势对中国外交也不会产生任何实质影响。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乌克兰危机中的“利益攸关方”,那么中国在战略上便与该问题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关联:如果美俄之间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妥协,那么美国既定的回归亚太战略就不会受到影响,中美在东亚的战略博弈就将继续,而俄罗斯则可能会在避免了“新冷战”的情况下选择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不过在笔者看来,即便美俄能够避免正面对抗,它们的关系也会因此严重受损,从而使奥巴马上任之初所期待的美俄关系“重启”(reset)彻底化为泡影。当然,如果出现相反情形,即美俄陷入某种程度的冷战对峙状态,那么美国回归亚洲的战略将会面临巨大掣肘,俄罗斯也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应对来自西方的战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几年来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将大大减小、甚至将获取某种战略优势。

结论

当前,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博弈已从“心理战”过渡到了有可能引发对抗的边缘,而中国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总体立场则可以概括为“对莫斯科持同情式理解的中立”。鉴于俄罗斯和西方各自在战略利益和战略选择上出现了尖锐对立,乌克兰可能面临分裂的危险,未来的局势究竟如何仍有待观察。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考虑到乌克兰事态的发展与中国并无直接关联,因而中方的上述审慎立场是综合权衡道义原则和现实利益之后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张立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洪漫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

金灿荣、刘世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走向的反思》,《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第1~11页。

John Lewis Gaddis, The Cold War, London: Penguin, 2007.

Greg Cusack, "The Ukraine Situation: One American's Perspective", Guancha, http://www.guancha.cn/Greg-Cusack/2014_03_07_213167_2.shtml.

Henry Kissinger, "How the Ukraine Crisis Ends", Washington Post, March 6, 2014.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2011.10.11.

John Mearsheimer, "Getting Ukraine Wrong",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4, 2014.

责 编/赵斯昕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外交心理战
美国对越心理战中越南女性形象论析
冷战初期美占区广播电台与美国对民主德国心理战
世界心理战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国外交的战略构想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空间广阔
浅析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
美军心理战与伊拉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