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飞 郝云华
作者简介:
李萌飞,男,回族,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郝云华,女,汉族,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摘 要:藏族的传统茶具艺术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工艺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其拥有精美、独特的造型,古拙、质朴的纹饰图案和亮丽绚烂的色彩,这里的茶具语言主要指的是由茶具的造型语言、工艺制作语言、色彩语言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构成的艺术语言系统作为背景,将香格里拉藏族茶具上的艺术精华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其有效的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中去,使香格里拉藏族茶具让更多人有所了解认识并接受它,真正走进都市人民的生活中来。
关键词:藏族;茶具; 艺术语言
茶具是集聪颖与智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漆制茶具是中国茶文化史中的一枝绚丽奇葩。木胎漆制茶具具有胎体轻盈、坚固耐用、防腐抗酸的特性,兼有装饰华美绚丽的审美功能。近年来“全球一体化”风潮使我国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怎样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的茶具主要是木胎漆器茶具,“漆工艺乃至漆文化是中国贡献给全人类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藏族,其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香格里拉藏族茶具艺术更是为我国的漆艺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藏族的传统茶具艺术具有精美、造型独特,古拙、质朴的特点,在我国少数民族茶具工艺艺术中独树一帜,香格里拉藏族木质茶具几乎就体现了藏族人民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审美取向和价值观。香格里拉藏族茶具以其具有实用、审美的双重价值及饱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一独特魅力,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同时也远销海外,在国际上也取得了较高的盛誉。
本文主要通过对藏族的传统木质茶具语言进行概述和研究,这里的茶具语言,主要指的是由茶具的造型语言、工艺制作语言、色彩语言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构成的艺术语言系统作为背景,最后通过部分实例和图片分析,探索将香格里拉藏族木质茶具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香格里拉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及喇嘛教,因此他的茶具也与宗教有关。
一、茶具种类
香格里拉藏族茶具造型种类繁多,按照用途来分,主要分为饮食具、用具和盛装具等三大类。根据用途不同,器物的造型形制也就相应不同,主要包括打茶桶、茶盒、木碗、青稞面盒等几种。
二、香格里拉藏族茶具的制作工艺
香格里拉木质茶具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通过劈出大型、晾干、车出造型、做灰底、刮面漆、打磨、上色、施漆等工艺过程制作而成的器具。茶具具有色泽明亮、光彩夺目、经久耐用以及防腐、耐酸、耐碱等特性,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1、 工具和材料
(1)工具
在机器不发达的过去,藏族人在制作茶具木胎的时候主要利用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做木制茶具。当要制作大型的木胎的时候,还要采用火烧的方法,即在木料的中间挖个洞,然后将木炭点燃,放在洞里,慢慢将洞周围的木头烧焦后,再进行刨制,反复几次,就手工制成了茶具木胎。
在现代化机械发展的今天,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机器车床,这就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节省了大量
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并且做出来的茶具更加标准和平滑
在机器不发达的过去,藏族人在制作茶具木胎的时候主要利用铁铸来刨制木胎。当要制作大型的木胎的时候,还要采用火烧的方法,即在木料的中间挖个洞,然后将木炭点燃,放在洞里,慢慢将洞周围的木头烧焦后,再进行刨制,反复几次,就手工制成了茶具木胎。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铁铸刨制茶具木胎的方法已经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机器车床,这就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并且做出来的茶具木胎更加标准和平滑。
(2) 材料
藏族对木质茶具材料的选择非常讲究,木材对于身居香格里拉的藏族来说,可谓是唾手可得,资源非常丰富的。但是并不是什么树木都可以制作成茶具的,因为每一种树木的树质结构不同,从而做成茶具的耐用度就不一样,对上漆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有的木材会对生漆有一定的反映作用。例如树质结构较为疏松的桉树和松树,遇生漆,就会产生疤点,还会产生一定的毒素。经过藏族人长期的实践发现,像杜鹃树、核桃树和新梨木树等的树质结构较为适中,涂上生漆后显得异常光滑且耐用。砍伐的树木的大小、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树来选择,一般粗细一定要适中,直径一般在50公分左右为好,时间主要是在刚入秋或者刚开春,在此时间段内,树木的水分比较合适,质地的坚实度也比较适中且不易干裂。
2、工艺流程
木胎的制作流程:造型、打磨、上底漆、补灰(补残补缺)、再打磨、上底漆、彩绘、上面子漆等八个环节。
彩绘:整个漆胎上漆结束后,就要进行花纹的绘制。花纹主要有黑、金、红三种颜色,纹饰主要是龙纹、万字纹和莲花纹。由于每种木质茶具的用途有别,所绘制的花纹图案也就不经相同。
三、造型语言的延伸
造型独特是香格里拉藏族茶具外观型制的一大特点,香格里拉藏族茶具造型形式种类繁多,其独特的造型型制是由藏族人民长期游牧的生活方式和其对宇宙生命运动形式的认识方式来决定的。
1、造型结构
从香格里拉藏族茶具中的酒具和餐具的造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所具有的四大特征:
(1)圆日、扁月造型。圆日和扁月的造型是藏族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劳动中摹仿自然形态、观察天文地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后,在藏民的心目中便逐渐形成了日月天体的抽象形态,然后在生产制作茶具的过程中将其抽象形态运用到了酒壶上,再不断地进行改造、完善,使其更加适合藏民游牧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独特的圆日和扁月的酒壶造型,这不能不说是藏族人民对宇宙生命运动认识后的哲学体现。
(2)套盒造型。藏族的茶具不但体现实用性,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宗教性,母子套盒造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藏族的酥油盒、糌粑盒、茶盒都是由母扣和子扣两半来合成一个整体,这正与藏族人“万物分雌雄”的宗教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与藏族人认为世间万物以成双为吉、成对为美的阴阳交合的哲学观念也相吻合。
(3)高足圆锥底座造型。在藏族的所有餐具中,无论是酒具还是餐具,大部分都是以高足圆锥形为餐具底座,这种造型的形成也是和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分不开的,这就避免了饭菜直接接触地面,使饭菜很快变冷情况,这体现了藏族茶具艺术性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独特的造型更是给人们以朴素、敦实、厚重的感觉,体现了藏族人民朴实、善良的民族性格。
(4)酥油茶碗的造型中,和尚用的茶碗与一般百姓用的茶碗是有区别的。一般百姓用碗是一个整体,而和尚用碗是分成两个层次的,类似于塔型,这种和尚碗,是专门为那些寺院的高僧、活佛而准备的,一般的客人是不能使用的。这是因为过去藏族社会生活中的等级制度的反映。因此,在香格里拉藏族的社会中目前这样观念依然存在。这种从茶碗上所体现出的社会地位高低的文化现象,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生活在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崇拜态度。藏传佛教渗透到藏民生活的各个角落,多数山区的藏民,一生中花费在对信仰的追求上,超過对其他任何事物的追求。也就是对神灵的崇拜之意,才使得生活在香格里拉藏区的藏民们创造了和尚碗。(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