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道家养生观*

2014-04-14 21:17段鸣鸣龚勇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诗文道家陶渊明

★ 段鸣鸣 龚勇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4)

我国山水田园诗开创者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乱世,早期曾入仕为官,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归田园生活,在艰辛贫困中终其一生。虽然人生境遇改变很大,陶渊明始终随遇而安,泰然处之,保持本心的宁静和平和。有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对道教养生文化颇有了解,也曾歌咏那些亦真亦幻的得道人物”[1],“没有到深山里去修炼长生,却不排斥养生。”[2]陶渊明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陶渊明“当生于永和八年壬子;迄丁卯考终,是享年七十六岁”[3]按照这一说法,陶渊明在当时已算非常长寿,实属注重养生对他的回报。本文将结合陶渊明诗文进行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道家养生观。

1 自然养生观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养生学说以老庄思想为基础,以《黄帝内经》为元典,根本观点是道法自然。《黄帝内经》中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盛,四时之法成”,都强调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应该顺应自然。

陶渊明有“自然诗人之宗”的美誉,诗文中有大量吟咏自然环境的作品。具象的自然环境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到诗意化表达,“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都描绘了一种美好的自然环境,陶冶了诗人的身心。“山涧清且浅,遇我濯我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可见诗人因为拥有自然的绿色家园而内心享受无限的欢愉。

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人们随着四时的节奏而运转,依从和顺应自然规律。《庄子·让王》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在《桃花源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人们“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常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都谨守自然节律,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因此才有令人向往的“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正如《灵枢·本神第八》有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在生死问题上,道家同样强调要顺乎自然,生而无乐,死而无悲,不以生死为念。人的生死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一样正常。人的死亡也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回归,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地。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同样在生死问题上,陶渊明也和庄子一样,强调看淡生死、顺乎自然,正如“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形赠影》)可见自然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生长,所以人的生死亦自然,“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与子俨等疏》)“有生必有死,早终命非促”(《拟挽歌辞三首》),“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其三)“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自祭文》)以上陶渊明的诗文都体现了诗人以顺应自然规律来摆脱生死的困扰,消弭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出特别的放旷明达。可以说“面对死亡,陶渊明表现出哲人的理性和淡定,从自然之理悟出生命之理,死与生一样自然,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回归自然的宇宙观。”[4]

2 形神养生观

《道德经》中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放在了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要努力养护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老子的弟子文子提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胃,闲嗜欲,养生之末也”(《艺文类聚·方术部》)[5],认为要保障人体生命的健康长寿,必须注重形神的养护。

庄子提出“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调神是道家养生的第一要务,道家总结出丰富多彩的调养心神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静养神。《道德经·十六章》认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意思是说,万物品类众多,生态各异,但最后都只有复归到它的根本上才能开始生长。其中的这个根本,就是“静”。陶渊明诗文中经常写到“静”,“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感士不遇赋并序》)、“我爱其静,寤寐交挥”(《时运一首并序》)、“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停云一首并序》。当陶渊明一人独处的时候,也享受恬静之乐,如“陶然自乐”(《时运》)、“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逍遥自闲止”(《止酒》)。这样看来,陶渊明在日常生活中崇尚闲静的生活状态,这也使他能够静穆和谐,实现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

道家认为神养重于形养,以神养为根本,但神养必须以形养为基础,要注重合理、科学地生活,要适度运动,做到动静平衡。《素问·六微旨大论》:“岐伯:‘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意即静养和运动应该结合起来。“<内经>提出养生亦应动静结合,静是要求神气清静,动是要求形体动,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在运动中,外练形体,内练精神,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6]陶渊明虽然曾经是士大夫,但是辞官归田后亲自躬耕于自然田园之中,《归园田居》其三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移居》其二中写道:“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归田园居》其一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都将劳动过程与富有生机和情趣的田园生活相结合,力赞劳动养生娱性之乐,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3 和谐养生观

庄子曰:“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在道家看来,人顺应自然,为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是一种“大美”的境界。陶渊明诗文中充满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桃花源记》为例,开篇就是写景妙笔,“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接着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将桃花源中的屋舍、土地、良田、美池、花卉、桑竹、阡陌、鸡鸣犬吠等景致一一呈现,同时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花源中的人们往来种作、衣着装束的自然状态和已世隔绝、怡然自乐的平静生活,刻画了一幅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景象。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几乎随处可见。《庄子·刻意》有云,“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也。故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人要颐养生命,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必须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陶渊明对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可以看出陶渊明早期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曾经渴望建立功名。但现实官场上中政治斗争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虚伪狡诈,却让陶渊明产生了“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辞》)的感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随着陶渊明渴望自然自由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终决定不为五斗米折腰,即“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毅然辞官回归田园生活,返归到一个自然的本我。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知足常乐,保持自我内心的和谐。虽然“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物质生活变得贫乏,但是心情舒畅,精神满足,“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尤其是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现出精神焕然一新,心境亦是悠然宁静,拥有了生命本身的超然和自在。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陶渊明回归田园后,与社会的关系变得简单,主要表现为与邻里朋友、家人亲人的关系。“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一),可以看出陶渊明与邻里交往关系纯朴,相处融洽,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更无官场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与友人之间交往则讲求情趣相投,情谊真挚。如“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我求良友,实觏怀人;懽心孔洽,栋宇惟邻”(《答庞参军并序》其二),“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停云一首》)。对于子女、亲人,陶渊明更是情深意重,和蔼慈祥,随性自然。“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薄》其一),写出了稚子绕膝,天伦之乐。《与子俨等疏》是陶渊明写给他的五个儿子的家书,其中写到“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表达作者珍惜亲情,家人和睦的美好愿望。

这样看来,受道家思想影响,陶渊明诗文中充满了道家养生智慧,体现着道家养生实践。他固守自我的本真性,坚守自己的理想、价值、信念和节操,实现了与自然、与自我、与社会的和谐,成为了一个道家养生的典范。朱光潜先生评价说:“渊明则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7](《诗论》)林语堂先生则认为“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8]。

[1][2]吴国富.陶渊明与道家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142,138.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28.

[4]杨立群.和谐-陶渊明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J].学术论坛,2007(2):181.

[5]严世芸.中医学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29.

[6]金香兰.《黄帝内经》养生理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5):465-466.

[7]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14.

[8]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6.

猜你喜欢
诗文道家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漫画道家思想
《陶渊明 饮酒》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不为五斗米折腰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