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玲
2013年,江苏海事局全面落实海事“三定”规定,不断提升水上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完成了年初部署的528项目标任务。2014年该局牢牢把握江苏海事阶段性发展特征,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增强江苏海事科学全面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海事现代化监管综合体系。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海事局局长张同斌。
记者:在监管责任与日俱增的压力下,2013年江苏海事局辖区的安全形势如何?
张同斌: 2013年,我局辖区实现了安全形势历史最佳。全年发生运输船舶一般以上事故28起,沉船21艘,直接经济损失6991万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1.79%、4.6%和47.7%。组织水上救助行动236起,成功救助1998人,救助船舶191艘,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6.43%。同时,在简政放权优化职能的要求下,确保了监管服务更高效便捷。全年监管船舶载货量13.74亿吨,其中危险货物1.08亿吨,进出港船舶205万艘次,征收船舶港务费6.5亿元,港口建设费20.17亿元。实施PSC检查1322艘次,FSC检查15024艘次,办理船舶登记5212艘次。
记者:2013年江苏海事局全年监管船舶载货量达到了13.74亿吨,你认为主要是哪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保证了船舶的航行安全?
张同斌:我认为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安全监管方面,强化了事故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我们总结了辖区十大安全隐患,落实事故预防预控工作要点,开展定线制知识再学习、再宣传、再培训,确保了辖区安全形势稳定。运用网格化管理信息流转平台,完善电子巡航与现场巡航的有机结合机制,加强对四客一危、老龄船、失控船、超大型船舶的安全监管,杜绝了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群死群伤事故。
促进了江苏沿江沿海开发。发布《江苏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完成靖江、建湖口岸开放,新增开放码头14个。分别与镇江市、盐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助推沿江沿海整体发展。规范超大型船舶进江安全管理,出台服务航运企业发展便利举措,推动成立江苏船员服务协会。大力助推LNG船舶燃料动力改造,牵头编制水上LNG加注站技术法规和管理规定,推动全国首个水上LNG加注站“海港星1号”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完成连云港两翼和南通沿海VTS改造工程设备招投标。建成新版网上政务大厅和电子指纹考勤系统。推广车辆GPS管理系统。试点应用海船远程电子签证系统。完成局机关虚拟化机房改造。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实现了动态巡航执法和静态审批业务网上办理。全年组织开展科研课题27个,申请专利14项,其中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审批获得授权。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结合开展“查研定改评”活动,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8次,召开专题研讨会4次,党组成员给所在支部上“红色党课”6次。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梳理干部职工意见173条,行政相对人及有关单位意见45条。在聚焦“四风”深入查摆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全面制定落实整改方案,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
记者:2014年,江苏海事局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什么?
张同斌:2014年是全面推进江苏海事“三化”建设的起始年,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江苏海事局“三化”建设战略目标,牢牢把握江苏海事阶段性发展特征,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提升有效履职能力和科学管控能力,以规范管理和人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和执法服务能力,抢抓机遇,稳中求进,努力增强江苏海事科学全面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海事现代化监管综合体系。
记者:围绕“三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你认为2014年江苏海事局将重点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张同斌:强化监管,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全面实施《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3)》,持续优化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积极推动江苏沿海进港航路建设和港外锚地建设,强化沿海施工船舶、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科学把握水上安全监管规律,建立领导带班值班和电子巡航工作标准,优化事故预防预控工作要点。开展《江苏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后评估。厘清海事机构与相关监管部门在危险货物运输及防治船舶污染中的监管责任,实施危化品运输全过程监管。开展船员管理全流程电子化模型研究,建成船员现场监管体系。强化审核业务与现场监管协同机制,建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动态监控与评估制度。
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深入推进海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清理、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启动建设以标准化的海事管理体系、全方位的海事信用体系、现代化的海事数据体系为基础的新型海事监督管理框架;探索建立海事法律顾问制度;积极落实《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推进长江江苏段LNG加注站的规划与建设,助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航运产业绿色发展;试点开展海事全过程信息化执法和船员证书异地领取制度;全力做好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南京青奥会水上安保工程、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及沿海风电场建设工程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规范管理,完善海事“三定”后续工作。明确“三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制定出台“三化”建设专项规划,细化分解年度推进计划。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健全内部审计检查制度。组织开展“三定”实施后评估,制定机构设置调整标准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准确定位三级海事机构职责,严格依法构建履职体系,进一步完善海事执法管理模式。健全公务员、事业编制和协管员队伍管理机制。
创新驱动,加快装备与信息化建设。根据局“十二五”调整建设规划,积极推进调增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十三五”建设规划初稿。按照2014年在建项目形象进度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和督查。完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二期软件开发,利用流媒体技术升级改造CCTV视频监控系统,,试运行国内航行海船远程电子签证,开发“船港通”系统,完善船员管理系统,推广海事“云桌面”。全面升级“海事通”移动终端,扩容网络带宽,建成基于3G、4G、卫星、微波等技术的高速移动互联网络,探索在分支局和海事处分布式存储执法数据。强化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将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以及领导干部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全局考核体系。
服务中心,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基层党建责任制。固化“查研定改评”长效机制,探索在窗口单位设立党员接待室。落实“五好班子”建设方案,深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创新创建方式,优化创建载体。挖掘培树先进典型,积极打造“幸福船员”等一批服务品牌,深入开展执法窗口“四示范”和“安全畅通文明”航区评比。
反腐倡廉,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形成改进工作作风的常态化机制。严格执行部局政风建设“五个禁止”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一律实行“零容忍”,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