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慧贞
科研成果能否科普化?
文 吴慧贞
科技成果科普化是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过程,是公众理解科技、掌握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需要。本文从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实现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对策。
科技成果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化”:一是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二是科技成果的普化。技术成果转化,又称为技术转移,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从科研活动的出发点来讲,技术成果转化是大多数科研活动的终极目标,也是科研项目考核及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技术成果转化水平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着科研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科研成果科普化是将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尤其是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以科学的表达方式进行科普产业化工程设计,转化为多种形式的科普产品,以不同的方法,向公众展示、宣传,向社会传播、推广,从而使社会公众了解科技成果或技术方案的原理、方法、产品、系统等内容,增广见闻,并从中受益的科普产业化方式或称资源再造方式。这种科普转化虽然不一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具有潜在的巨大社会效益,科研成果的科普化促进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沟通与了解,同时,它也是“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重要途径。
科技成果科普化合理整合了科技资源,丰富了科普资源,促进了科普能力建设,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化过程有机连接了科研活动和科普事业,拉近了科学家、实验室与普通大众、现实生活的距离,并通过科普活动的反馈情况,更深层次的了解了公众的社会需求,然后将其考虑到科学技术研发计划的制定中。此外,科研成果科普化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增强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势能,使技术成果获得更多技术转移的市场机会,缩短技术转化周期,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多年来,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已有了足够的认识,也在不间断的进行探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大地成效。但在科技成果的另一个“化”(科技成果科普化)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上却显得不那么被重视,虽然随着我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注,科普工作在科技工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我国科普工作大部分仍停留在让公众被动接受科学的阶段,主要表现为以群众性的科普活动为基本形态,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科普内容的知识性不足,科普形式的互动性差,科普受众的梯度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众所周知,每年国家科技部都会制定出相当数目的重大科技计划及专项,与此同时,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都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一批的重大科技成果,然而这些项目计划和科研成果真正为普通大众所知晓的却寥寥无几,因而也更加谈不上科研成果甚至科学思想的科普了。周而复始,这些历尽财力、人力和时间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大众眼中的象牙塔,触摸不及;而同时这些被专业组织鉴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仅仅成为了科研人员孤芳自赏的科技奖章。
相比普通的科普知识宣传,科研成果科普化需要将专业性较高的隐性资源转变成通俗易懂且又让受众感兴趣的显性资源,从科技成果适普性的判断、科普内容及形式的创作再到科普活动的开展互动无一不充满挑战。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当前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主要存在问题。
科研成果的适普性比例不高。科研成果的高度专业性,导致相当部分的科技项目确实难以科普化。从2013年度的上海市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分析来看,除去涉密、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应用面窄、公众并不关注的项目外,真正适合科普的项目比例不到一半。因此,首先需要对能科研成果的科普可行性进行分析,遴选出能转化为科普资源的科技成果。遴选时,需要全面考虑技术成果特征,综合把握技术成果科普化的时机与合理性,同时充分考虑到技术成果的原创性、成熟度、专业性、安全性、社会性、易接受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科研成果科普化主体缺失。目前,我国的科研创新体系中尚未明确科技成果科普化的责任应由谁来承担,是政府、科研单位、还是企业?通常来看,我们认为“项目承担单位”应成为科普化的责任主体,因为他们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创造者,是科技成果最具权威的解说者,也是科研成果科普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在一些科研体制机制相对成熟的国家,他们在科研课题立项和申请的时候,就明确要求,该课题需要进行相关的成果普及。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某些大型计划,如“发现”号行星科学航天计划的“项目机会预告”中,要求项目申请者在申请项目时必须同时提出一项开展相关科普活动的计划。因此,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的推进,必须在从制订科技项目计划时,就科普工作责任的分配做出明确规定。
科研成果科普化的经费投入没有保障。首先,我国的科普工作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在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中,没有明确用于后续科技成果科普的费用,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科普化工作的衔接性,也为科技成果科普化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地障碍。其次,科普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没有客观的营收回报,进而导致在资金支持上过度依赖政府,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运营体系。因此,要实现科研成果科普化,亟需要创新科普投入体制,不仅要加强政府投入,更要发挥社会支持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高质量的商业运营模式,将科研成果科普化作品适时、适量地投入市场,并通过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巧妙获取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以滋养科普事业的再发展,进而形成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缺乏具有科技传播能力的专业性复合人才。首先,由于科研成果科普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能胜任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的人才,不仅要通晓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传媒工作经验。但是,目前在中国,一流的科学家热心于科普事业的人不多,其中能够胜任的更为有限。此外,我国现有的体制和政策让大量科学家和科研工作人员忽视对于科普的关注与精力投入,特别是随着科研项目商业化的发展,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过渡追求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不愿配合相关的科普化工作。对此,我们要加大对科研成果科普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通过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将科技成果科普化工作纳入科研项目鉴定验收的规定和要求中,使科研活动和科普工作两大马车在科技发展事业中并驾齐驱。
(作者就职于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