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鲁冀,吴小宁,梁亦欣,刘攀龙,柏义生,王惠英
(1. 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郑州大学 环境技术咨询工程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2;3. 郑州大学 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邻苯二甲酸是生产增塑剂的主要原料,可与苯酐和辛醇(或丁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1-3]。在增塑剂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高浓度邻苯二甲酸废水。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处理邻苯二甲酸废水的主要方法有萃取法、反渗透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和混凝沉淀法等[4-5]。其中,吸附法作为一种低能耗的固相萃取分离方法而备受重视,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6]。
本工作研究了NDA-66新型超高交联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静态吸附及动态吸附-脱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溶液流量等因素对NDA-66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的影响,为NDA-66树脂在实际处理邻苯二甲酸废水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NaOH、盐酸:分析纯;邻苯二甲酸:基准试剂;NDA-66树脂: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SHA-C型水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精达仪器制造厂;QYC系列全温培养摇床: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101-1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1 NDA-66树脂的预处理
使用前先将树脂用无水乙醇提取8 h,然后依次用2%(w)的盐酸、蒸馏水、2%(w)的NaOH溶液、蒸馏水洗涤至中性,以去除残留在树脂孔中的致孔剂及其他杂质,然后在烘箱中于60 ℃下干燥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7]。
1.2.2 静态吸附实验
在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0 mL一定质量浓度的邻苯二甲酸溶液、2 g/L的NDA-66树脂,在吸附温度为305 K的条件下,以120 r/min的振荡速率在恒温振荡器上振荡吸附一定时间。
1.2.3 动态吸附实验
配制邻苯二甲酸饱和溶液(质量浓度约为5 500 mg/L),调至溶液pH=1.0~2.0,在吸附温度为303 K的条件下,以一定流量流经20 mL湿润树脂吸附柱,测定出水中邻苯二甲酸的质量浓度,绘制动态吸附曲线[8]。
1.2.4 动态脱附实验
邻苯二甲酸属于弱酸性物质,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因此对吸附饱和的树脂可采用稀碱及一定的有机溶剂进行脱附。为了对邻苯二甲酸进行资源化回收,采用稀碱作为脱附剂[9]。在一定脱附温度下,先采用1吸附床层体积倍数(BV)一定含量的NaOH溶液,再采用2 BV蒸馏水,对在动态吸附实验中完全穿透的NDA-66树脂进行脱附。
采用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752型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231 nm处测定溶液吸光度,计算邻苯二甲酸的质量浓度、吸附量、吸附率和脱附率[10]。
2.1.1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在溶液pH=2.0的条件下,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见图1。
图1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由图1可见: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量逐渐增大;当吸附时间为0~60 min时,吸附量与吸附时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吸附过程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当吸附时间为200 min时,吸附趋于平衡;当吸附时间为600 min时,处理初始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溶液,吸附量可达190 mg/g。这是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NDA-66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未达到饱和,故吸附速率较快,随吸附时间的延长,NDA-66树脂表面吸附了大量邻苯二甲酸,吸附量的变化趋于平缓,直至吸附饱和。
2.1.2 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
一般酸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易被吸附,碱性物质在碱性溶液中易被吸附。邻苯二甲酸是弱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多以分子态的形式存在[11]。在等电点时,物质的溶解度最低。采用NDA-66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时,应尽量保持溶液pH在邻苯二甲酸的等电点,这时两性分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在初始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600 mg/L、吸附时间600 min的条件下,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随溶液pH的增大,吸附量逐渐降低。因此,当溶液pH=0.5~2.5时,较适宜NDA-66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
图2 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
2.1.3 静态吸附等温线
不同温度下邻苯二甲酸溶液静态吸附的等温线见图3。由图3可见: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平衡吸附量逐渐降低;当吸附温度为288 K时,NDA-66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平衡吸附量最大。考虑经济原因,选择在接近室温(303 K)的条件下进行静态吸附实验。
图3 不同温度下邻苯二甲酸溶液静态吸附的等温线
根据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见式(1))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见式(2))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表1和表2。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ρe为吸附平衡时邻苯二甲酸的质量浓度,mg/L;kf和n为Freundlich常数;qsat为饱和吸附量,mg/g;b为吸附系数,L/mg。
由表1和表2可见,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NDA-66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行为。
表1 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表2 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2.2.1 溶液流量对吸附率的影响
溶液流量对吸附率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见:当溶液流量为0.5 BV/h时,出水体积为7 BV时开始穿透;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出水体积为11 BV时开始穿透,22 BV时完全穿透;当溶液流量为2.5 BV/h时,出水体积为10 BV时开始穿透,26 BV时完全穿透。由此可见:当溶液流量为0.5 BV/h时,开始穿透时间最早;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开始穿透的时间最晚。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处理11 BV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吸附率可达100%。
图4 溶液流量对吸附率的影响
2.2.2 NaOH含量对脱附率的影响
在脱附温度为328 K的条件下,NaOH含量对脱附率的影响见图5。由图5可见:当w(NaOH)由4%增至6%时,脱附率逐渐增大;当w(NaOH)=6%时,脱附率可达99%;继续增加NaOH含量,脱附率变化不大。因此,选择w(NaOH)=6%较适宜。
图5 NaOH含量对脱附率的影响
2.2.3 脱附温度对脱附率的影响
在w(NaOH)=6%的条件下,脱附温度对脱附率的影响见图6。由图6可见:当脱附温度低于328 K时,随脱附温度的升高,脱附率逐渐增加;当脱附温度高于328 K时,继续升高温度,脱附率基本保持不变,达99%以上。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温度升高会削弱吸附的作用力,有助于吸附质分子由树脂表面扩散至脱附剂中。因此,选择脱附温度为328 K较适宜。
图6 脱附温度对脱附率的影响
a) 采用NDA-66新型超高交联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在静态吸附过程中,在初始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1 000 mg/L、溶液pH=2.0、吸附时间600 min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190 mg/g。
b)NDA-66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
c)在动态吸附-脱附实验中,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处理11 BV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吸附率可达100%;在w(NaOH)=6%、脱附温度328 K的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可达99%以上。
[1] 王穆君,孙越,周玮,等. 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邻苯二甲酸的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4,20(6):533-540.
[2] 张海珍. 大孔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研究[J]. 广州环境科学,2006,21(2):23-26.
[3] Marketa J,Roman S. Removal of phthalat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different adsorbents:A short review[J].J Environ Manage,2012,94(1):13-24.
[4] 王津南,李爱民,费正皓,等. 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对苯酚吸附及脱附性能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23(3):199-207.
[5] 王海玲,杨小燕,朱兆连,等. 大孔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含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废水[J].化工环保,2012,32(3):237-241.
[6] 张晓,张全兴,陈金龙. 树脂吸附法处理含邻苯二甲酸的废水[J]. 石油化工,2000,29(11):822-825.
[7] 王志良,陆继来,李国平,等.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J]. 化工环保,2008,28(2):137-140.
[8] 段付军,钱飞跃,黄思远,等. HZ-16型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含RDT-8[J]. 化工环保,2013,33(1):52 -55.
[9] 翟志才. 超高交联吸附剂对苯基联氨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3.
[10] Khenniche L,Aissani F. Characterization and ult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from coffee residue for adsorption removal of salicylic acid and phenol:Kinetic and isotherm study[J]. Desal Water Treat,2009,11(1):192-203.
[11] Huang Jianhan,Guan Wang,Huang Kelong. Enhanced adsorption of salicylic acid aβ-naphtholmodofied hyper-cross-linked poly(styene-co-divinylbenzene) resin from aqueous solution[J]. Chem Eng J, 2011,168(2):7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