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罗卷戏戏班及演出习俗考

2014-04-12 06:25涂江涛
中国戏剧年鉴 2014年0期

涂江涛

汝南罗卷戏戏班及演出习俗考

涂江涛

“自古汝南称天中。”《谈史方舆记要》一书中写道:“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为豫州之中。故曰天中。”由于汝南特有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多种地方剧种的滋养地,罗卷戏列位其中。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汝南罗卷戏也有自己的戏班及班章社规。受风俗习惯的影响,汝南罗卷戏的演出习俗和演出方式独具风格。

一、戏班

“戏班”也叫“戏班子”,是以表演戏剧为目的而组建的演出团体,旧称戏曲剧团。解放前戏剧演出多以戏班为主要组织形式。

汝南罗卷戏自产生以来有许多戏班,只是由于缺少历史文献资料,具体数目已无法考证。据老艺人回忆及相关资料记载,这一时期,罗卷戏有“代堂”、“赵桥”、“顺河店”、“楚卜”、“姚湾”、“三贤店”等戏班,代堂卷戏班、赵桥卷戏班、楚卜罗戏班、姚湾罗戏班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戏班。

楚卜罗戏班:楚卜庄在 1957 年修建宿鸭湖水库以前,是汝南县西部一个较大的集镇。据说,此集镇源于唐朝李雪夜下蔡州的公元 947 年。李在平蔡州时,有一雪夜,占领汝南西五十华里的楚城,为怕走漏消息,将楚城居民,押送至城北十五里的一个古庙里,然后将楚城毁掉。从此,楚城荡然无存,而在这个古庙附近便兴起一个集镇,名叫楚卜。这个古老的集镇在明嘉庆年间就建立了戏楼,足见当时这里戏曲活动之繁荣。

清咸丰年间,镇上有个秀才叫赵魁元,是河南督军赵倜的先祖。在某年冬天,赵魁元巧遇沿街乞讨的濮阳罗戏老艺人张狗,就请他到府上教戏,拜为师,办戏班。老人虽年逾古稀,但记忆力超强,背戏三百余出,又擅文武场面。仅一年,楚卜卷戏班便开始演出罗戏,由于罗戏在唱腔、表演和伴奏音乐上,都较卷戏细腻、动听、好看,因此声名大噪,在楚卜附近很有影响。由此,当地群众恭称为“秀才戏”。据说,在光绪年间还曾在汝宁府演出。光绪三十四年,赵魁元病故,不久戏班也就解散了。

姚湾罗戏班:姚湾罗戏班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本村老艺人说,这个戏班的成立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清乾隆年间,庄里有个风水先生,预言姚湾必然要出王侯将相。庄里有个姚姓地主,信以为真,为了抢风水,迅速雇人到处挖沟,寻找有关器物,甚至挖到外姓人家的地里。在挖了七七四十九天后,竟然挖出许多蟒袍、王帽、朝靴、护牌等器物,地主自然喜出望外。可是,因挖外姓人家的地犯了众怒,外姓人家就从山东请来了一位罗戏艺人到本村办戏班教戏。仅仅四个月便登台演出,大获成功。戏班越办越红火,外地登门请戏的络绎不绝,收入越来越好,可是地主家的日子却江河日下,没几年就破产了,最后不得不给戏班扛大箱……这个传说尽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却可以说明在清代这里就有了戏班。

姚湾罗戏班是个子弟班,从戏主到伙夫全是本村人。从清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足有三百年的历史。单从姓郑的一家来说,也传了十二代。今天著名罗戏武生演员郑发亮就是首任教师的直系后裔。

顺河店罗戏班:由遂平县罗戏艺人张古云教唱罗戏,至今已有五代人的历史。代表声腔有“文八句”“武八句”。他们很少在高台上演出,只在逢年过节用罗戏声腔演出小型多样的地摊玩艺。

代(戴)堂卷戏班:代堂位于汝南县城西三十五华里的官场坡。据卷戏老艺人姚华荣说,代堂卷戏班至少玩了四五百年,他的二十代祖先就唱卷戏。这里地势低洼,是著名的易涝区,农民一靠捕鱼摸虾度荒,二靠唱戏要饭养命。很早以前,有戴姓地主当“会头”组织卷戏班,每年麦后,由会头出面,挨户收“年印子”(粮食),由会头统管,集中戏班,支“大伙”,就吃这些粮食。到了清代,戴姓地主破产,又有新兴的陈姓地主当会首。清末民国,会首叫陈风同,家有田产三百余亩,他自己爱好卷戏,会吹唢呐,并参加伴奏。由山东省东明县效园乡正寨村李狗拽传授罗戏声腔,后与姚湾罗戏班合班。

赵桥卷戏班:赵桥位于汝南县水屯乡东北部,现为宿鸭湖泄洪区,北距代堂十二里,是汝南县最南端的一个卷戏玩会班,大约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教师出自代堂。直到民国初期,仍在演出,延续近百年,后改唱越调。

据卷戏老艺人回忆,在燕亭集附近还有白庄寨卷戏玩会班、铁匠庄卷戏玩会班、大付庄卷戏玩会班、米庄卷戏玩会班、大李庄卷戏玩会班等十多个。因早已失传,对这些玩会班的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

明清时期,汝南县著名的戏班(当地人也叫玩会),他们之所以能相传甚久,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有当地乡绅巨富资助;二是人们相信每遇灾年唱戏可使穷人免遭灭门之灾;三是戏班演员都是本乡本土人,父子相传,不需请求外援。

二、班章社规

新中国成立前,戏班有两种:一种是“农忙则农,农闲则戏”的玩会班;一种是全年从戏的江湖班。无论玩会班还是江湖班都各有戏主。所谓戏主就是戏班的靠山。旧社会被视为下九流、死了不能进祖坟的戏子(戏剧演员),如果没有戏主做靠山,就寸步难行。在汝南县的各种戏班,有的投靠当地乡绅,如姚湾罗戏班、楚卜罗戏班;有的投靠国民党的党、政、军,如三十七补训处豫剧团,打的就是汝南驻军的招牌。

除戏主外,还有掌班的。掌班的多是推选有名声的演员担任,也有推选为人诚厚,能团结艺人的人来担任。掌班的主持戏班的财务、业务大权,有事他一人说了算。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中国成立前的戏班,有严格的班规社规。罗卷戏班除了具有其他剧种戏班的通常班规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章:

1.报单规。各个戏班都有自己的剧目,他们将自己的剧目,写在一个褶子上,这个褶子就叫戏单。掌班的指定一个人负责报单,此人就称为报单的。报单者是戏班的外交,对外代表戏班,同外界联系,请会主点戏;对内则负责派戏,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负责派戏派角。过去戏一派出,每个演员就都知道自己在戏中扮饰的角色。如演《秦香莲》,大红脸就演王丞相,黑脸就演包拯,二红脸饰陈世美,三红脸就演韩奇,青衣就是秦香莲。如果你不会演,就不能当头套演员,如果临时有事或身体不适,或嗓子出了毛病,就要自己去请替补。

2.按季分红规。新中国成立前,演员流动性很大,今年在这个戏班,明年又到另一个戏班。但无论在哪个戏班,都讲“季子”。一年分为两个季(农历四月初八至腊月初八为上季,腊月初八至次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下季)。季子结束前戏班不能辞退演员,演员也不能辞职。季子结束后,才可以自由行动。因此有“老婆爱你一辈子,唱戏爱你一季子”的谚语。

有一定名气的演员到了一个戏班,先将身价,也叫身钱,一季子除去吃住费用,给多少钱,当面议定,中间不得更改。到了下一季,如果演员认为自己身价太少,可以提出新的要求,经掌班的同意,可以增加,如果掌班的不同意,演员也可以另找戏班。对于有名望、能叫座的演员,报酬更为优厚,除了身价,还有“头前跑”(就是在大伙分配以前,先取出一些戏价给他)。“头前跑”的数目不等,有“一、九”(他本人要戏价的十分之一),也有“二、八”或“三、七”。除了身价、“头前跑”,还有“份子”。每个人的份子多少按技术而定,多则十份,少则一份。因此,当时有“一个好戏子顶一堆打下桌的”之说。

三、演出习俗

清雍正时,河南巡抚田文镜在他的《抚予回忆录》中写到:“每于集镇冲要处所,扎搭高台,演唱罗戏。动辄三五日不散。戏台之旁,开设酒铺、饭棚……”“无论远近村民均可自由观往。”“剧目凡三演,分午前、午后、夜间三场。演期三、五日为度。”罗卷戏在旧时有很多演出习俗,而且与敬神相关,其最具特色的演出习俗有以下两种:

1.请庄王

旧社会戏班敬庄王爷。据说,庄王爷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每年开锣之初,先请庄王。请法分“明杖”和“暗杖”两种。明杖由戏班的大红脸、大黑脸去请。一人拿着纸,一人腰里别着庄王爷的木塑像(内空,腰部有一小孔)。二人不言不语,往路上走去,走到三岔路口处,一人暗暗潜伏在路边的沟里,一人在路口等候,碰到第一个男子便猛呵一声“别走”,对方做惊呆状,潜伏沟边的另一人迅速将庄王腰部的小孔用膏药粘住,表示庄王爷的魂魄已经入内,二人马不停蹄,迅速跑上戏台,将庄王请到供桌,焚香磕头,算是把庄王爷请到了。这种请法叫做明杖。据说,在请的过程中,如果二人果真被吓着,事后必有凶,或病或亡。

暗杖非常热闹。在请之前,先打听哪里最吃紧(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鬼神的地方),选定地址后(多为乱坟岗),全班人马个个拿着锣、鼓及棍棒,来到这里先用白灰把乱坟岗画个大圈,留个小门,大伙静悄悄地趴在地上,一人入内,一人守在门口,入内的人仔细观察动静,若有任何风吹草动,便认为庄王显灵,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信号,于是四周的人打鼓敲锣、大声喊叫起来,守门的人立即用白灰将“门”封住,入内的人拿出庄王木像,在有惊动的地方亮一下,然后用膏药粘住小孔,至此,全班人马原路返回戏台,将庄王供上,焚香磕头。这种请法,一般一年一次,如演出收入不好,也可一年请两至三次。

2.打庄王

戏班如果遇到台口不多、收入不好的情况,就认为是庄王懒惰所致,便产生了打庄王的习俗。一般演员是不能打庄王的,一定要由唱红脸和唱黑脸的人来打。唱红脸的被视为秦琼,唱黑脸的被认为是尉迟敬德。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就害怕这二位功劳赫赫的开国元勋,曾立祖训,这二位可以教训李氏宗亲中越祖犯戒之人,只有他们俩才能打庄王。打的方法是用马鞭抽,抽打一阵后,再复原位,烧香磕头。请庄王的人也就是打庄王的人,其他人不可顶替。

打庄王只是一种迷信,大多不灵验。据老艺人郑尚武讲,有一年他们到临颍县卖艺,由于生意不景气,无戏可演,三次打庄王,仍未扭转局面,最终只好靠行乞才返回家乡。

四、演出形式

戏曲的演出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一)解放前的演出形式:

明清时期至解放前的戏曲演出方式以高台公演为主,有春会、庙会、社会、断青会等。

1.春会戏:在夏收以前,县城农村集镇都有举办春会的习俗。有的称小满会,有的叫麦货会。时间多为农历二月至四月。会期少则三天,多则五天。会上主要娱乐形式是戏剧,也有其他文娱活动。广大农民借此机会,一是进行物资贸易,筹办麦货,二是满足看戏需求。春会也是土豪劣绅发财的机会,会头乘机派粮派款。故而有“光棍急了兴会,眼子急了当地”之说。(见表1)

表 1 汝南县主要春会

2.庙会戏。(见表 2)

表 2 汝南城乡主要庙会

3.还愿戏:人们或乞雨“应灵”,或增寿添子,或逢凶化吉,便认为是神灵的恩赐,即选择吉日,给神唱戏。城乡都有写戏(请戏班唱戏)还愿的,以三日为变,每天演唱神戏。演员扮饰玉皇大帝,福、寿、禄三星,以示吉祥。

4.喜庆会:遇风调雨顺之年,收获完毕之后,各地都请戏班演戏以庆丰收。

5.社戏:城内山西会馆、湖北会馆、水屯山西会馆、留盆山陕会馆,在春节过后,皆请戏班在戏楼演出。

6.地摊戏:又叫跪荒台子,也称耍门戏。每逢灾年,戏班就到收成较好的地区,就地唱戏。当地人不仅管饭而且还另加粮食若干,待灾荒过后就回家务农。

7.堂会:豪富之家,专有演出的花庭,邀请剧团进庭演出。

8.坐园子:剧团到戏院演出叫坐园子,新中国成立前县城有戏院四处,都有剧团坐园售票演出。除此之外,还有“求雨戏”、“断青会”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出形式

1.自娱自乐,场地公演。

2.巡回演出。县乡文化部门统一组织,在本乡本县轮流巡回演出,只管伙食和化妆费,有的也付与少数经济报酬。

3.春秋物资交流会。会期五、七日不等,邀请本县或者外县剧团在会上公演,付给工资报酬。

4.剧场售票演出。专业剧团多采用此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罗卷戏的演出习俗、演出形式中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而其程式却留存了下来,成为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 .编辑委员会编 .[M].中国ISBN 中心 .1993.

[2]庄永平 .戏曲音乐史概述 [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

[3]汤草元、陶雄主编 .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

[4]中国戏曲志 .河南卷 .汝南县地方卷 .汝南县文化局戏曲志领导小组 [M].1987.

[5]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 .编辑委员会编 [M].中国ISBN 中心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