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博 简仁杰
[摘要] 目的 探讨Swee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Sweet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21例(100%)患者均出现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18例(85.7%)出现假性水疱,15例(71.4%)伴有体温升高,9例(42.9%)皮损位于面颈部,7例(33.3%)位于上肢和手部,3例(14.3%)位于躯干部,2例(9.5%)位于下肢。21例表皮层均完整,其中1例表皮层见中性粒细胞浸润,21例真皮层上中部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3例并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2例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7例可见真皮乳头水肿,4例伴有核尘,2例皮下组织也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19例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确切。 结论 Sweet 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以疼痛性红斑或结节、假性水疱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多发生于面颈部、躯干部及四肢部,可并发其它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为真皮内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假性水疱;痛性红斑;Sweet综合征;中性细胞浸润;发热
[中图分类号] R75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8-0155-03
Sweet 综合征(sweets syndrome,SS)是一种反应性炎性皮肤病,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临床发病率较低,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1,2]。Sweet 综合征多为特发性,但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因素也可诱发本病[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Swe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例患者均为2008年2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者,男7例,女14例,年龄24~67岁,平均41.2岁,发病时间2~35 d,平均11.2 d。21例患者均符合Swee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主要标准:①有急性发作的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②组织病理可见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表现。次要标准:①皮损出现前有特异性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或预防接种史;②伴有体温升高,>38℃;③实验室检查异常,红细胞沉降率>20 mm/h、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以上有3项或4项符合;④激素或碘化钾治疗效果明显。所有患者均满足2项主要标准或3项以上次要标准。
1.2方法
综合性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2结果
2.1临床表现
21例(100.0%)患者均出现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18例(85.7%)出现假性水疱(图1),2例(9.5%)伴有病变区域皮肤溃疡,15例(71.4%)有不同程度体温升高,体温最低38.1℃,最高40.2℃,3例(14.3%)伴有关节疼痛。9例(42.9%)皮损位于1个部位,12例(57.1%)位于2个部位以上;9例(42.9%)皮损位于面颈部,7例(33.3%)位于上肢和手部,3例(14.3%)位于躯干部,2例(9.5%)位于下肢。15例患者伴有全身乏力,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并伴有咳嗽症状,2例伴有牙痛和牙龈出血,1例伴有巩膜充血。
2.2伴随疾病
10例(47.6%)患者伴随其他疾病,其中2例为乳腺癌,1例为子宫肌瘤,1例并发机化性肺炎,1例并发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2例为糖尿病,1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3实验室检查
18例外周血白细胞>8×109/L,且中性粒细胞>70%,16例红细胞沉降率>20 mm/h,19例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21例尿常规、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2.4病理检查
21例表皮层均完整,其中1例表皮层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21例真皮层上中部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4例伴有核尘(图4),其中3例并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2例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7例可见真皮乳头水肿(图3),2例皮下组织也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图5)。
图1 背部及上肢红斑、假性水疱
图2 表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HE×100) 图3 真皮乳头水肿(HE×100)
2.5治疗
19例患者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用药剂量相当于强的松(25~50)mg/d,多数患者1周内红斑、结节及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9例患者1年内复发,再次应用激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2例并发糖尿病患者采用氨苯砜、雷公藤多甙口服治疗。
3讨论
Sweet 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发病率极低的皮肤疾病,多发于30~60岁,也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偶有婴幼儿和新生儿发病的报道,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罹患Sweet 综合征可能是机体系统性病变的潜在标志[5],本病多发于女性,有报道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本组病例女性稍多于男性,但相差不大,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发病年龄分布在24~67岁,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Sweet 综合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水肿性红斑或结节,表现为不规则红色或暗红色水肿型斑块,伴有明显的疼痛感,皮损稍高出皮肤表面,表面可有溃疡形成,边缘不规整。皮损常表现为假水疱样,假性水疱是Sweet 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6],本组85.7%的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假性水疱,红斑或结节可单发、多发或融合成片,部分皮肤有萎缩,病变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皮损多发于面颈部、躯干部和四肢部,也有眼、肾脏、肺部等少见部位的报道[1]。发热也是Sweet 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以中高热为主,体温多在39℃~40℃,部分患者也可为低热,发热可与红斑或结节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本组有15例(71.4%)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1℃~40.2℃,与文献报道相符[7]。endprint
Sweet 综合征临床可分为3型[8]:①特发型:中年女性多见,多与炎症性疾病或妊娠有关;②恶性肿瘤相关型,多与骨髓增殖性疾病或者实体肿瘤有关,本组2例乳腺癌和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均归此型;③药物相关型,临床少见,主要由非甾体抗炎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米诺环素、呋塞米等引起的机体药物反应,另外临床也有硫唑嘌呤诱导Sweet 综合征的报道[9]。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真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水肿,可伴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但国外有真皮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的报道[10],本组3例真皮层并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1例表皮层、2例皮下组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另外中性粒细胞的凝结作用使之游走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与毛玉洁等[6]研究结果一致,本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与文献报道一致[4]。
Sweet 综合征结合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多能够明确诊断,但需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玫瑰痤疮、单纯疱疹、坏疽性脓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鉴别。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皮损和皮损以外的症状,Reina D 等[11]对1例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本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并认为激素治疗可能无法控制Sweet 综合征病情,本组19例患者系统应用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后疗效确切。另外碘化钾、秋水仙碱、氨苯砜、雷公藤多甙等也为Sweet 综合征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治疗方式可采用外用或皮损内激素注射等。但也有个别病例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
综上,Sweet 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以疼痛性红斑或结节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多发生于面颈部、躯干部及四肢部,可并发其他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以真皮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影,陈文静,王柳苑,等. Sweet 综合征 1 例[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5):303-305.
[2] 宋志强. Sweet 综合征的临床相关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77-79.
[3] 徐宏慧,肖汀,高兴华,等. Sweet 综合征 42 例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4):315-316.
[4] 李福秋,王冰. Sweet 综合征的诊治要点[J]. 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16-17.
[5] Gray PE,Bock V,Ziegler DS,et al. Neonatal Sweet syndrome: a potential marker of serious systemic illness[J].Pediatrics,2012,129(5): e1353-e1359.
[6] 毛玉洁,陈明华. Sweet 综合征69例临床分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3(2):79-81.
[7] 张英为,黄妹,代静泓,等. Sweet 综合征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3):286-289.
[8] Fazili T,Duncan D,Wani L. Sweet's syndrome[J]. Am J Med,2010,123(8):694-696.
[9] Flores Martín IM,López-Sáez MP,Brugaletta Matheus DC,et al. Azathioprine-induced Sweet's syndrome[J].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12,22(1):66-67.
[10] Vignon-Pennamen MD, Juillard C, Rybojad M, et al. Chronicrecurrent lymphocytic Sweet syndrome as a predictive marker of myelodysplasia: a report of 9 cases[J]. Arch Dermatol, 2006,142(9): 1170-1176.
[11] Reina D,Cerdà D,Roig D,et al. Sweet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port of a ca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umatol Clin,2013, 9(4):246-247.
(收稿日期:2013-12-11)endprint
Sweet 综合征临床可分为3型[8]:①特发型:中年女性多见,多与炎症性疾病或妊娠有关;②恶性肿瘤相关型,多与骨髓增殖性疾病或者实体肿瘤有关,本组2例乳腺癌和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均归此型;③药物相关型,临床少见,主要由非甾体抗炎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米诺环素、呋塞米等引起的机体药物反应,另外临床也有硫唑嘌呤诱导Sweet 综合征的报道[9]。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真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水肿,可伴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但国外有真皮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的报道[10],本组3例真皮层并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1例表皮层、2例皮下组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另外中性粒细胞的凝结作用使之游走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与毛玉洁等[6]研究结果一致,本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与文献报道一致[4]。
Sweet 综合征结合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多能够明确诊断,但需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玫瑰痤疮、单纯疱疹、坏疽性脓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鉴别。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皮损和皮损以外的症状,Reina D 等[11]对1例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本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并认为激素治疗可能无法控制Sweet 综合征病情,本组19例患者系统应用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后疗效确切。另外碘化钾、秋水仙碱、氨苯砜、雷公藤多甙等也为Sweet 综合征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治疗方式可采用外用或皮损内激素注射等。但也有个别病例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
综上,Sweet 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以疼痛性红斑或结节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多发生于面颈部、躯干部及四肢部,可并发其他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以真皮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影,陈文静,王柳苑,等. Sweet 综合征 1 例[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5):303-305.
[2] 宋志强. Sweet 综合征的临床相关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77-79.
[3] 徐宏慧,肖汀,高兴华,等. Sweet 综合征 42 例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4):315-316.
[4] 李福秋,王冰. Sweet 综合征的诊治要点[J]. 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16-17.
[5] Gray PE,Bock V,Ziegler DS,et al. Neonatal Sweet syndrome: a potential marker of serious systemic illness[J].Pediatrics,2012,129(5): e1353-e1359.
[6] 毛玉洁,陈明华. Sweet 综合征69例临床分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3(2):79-81.
[7] 张英为,黄妹,代静泓,等. Sweet 综合征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3):286-289.
[8] Fazili T,Duncan D,Wani L. Sweet's syndrome[J]. Am J Med,2010,123(8):694-696.
[9] Flores Martín IM,López-Sáez MP,Brugaletta Matheus DC,et al. Azathioprine-induced Sweet's syndrome[J].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12,22(1):66-67.
[10] Vignon-Pennamen MD, Juillard C, Rybojad M, et al. Chronicrecurrent lymphocytic Sweet syndrome as a predictive marker of myelodysplasia: a report of 9 cases[J]. Arch Dermatol, 2006,142(9): 1170-1176.
[11] Reina D,Cerdà D,Roig D,et al. Sweet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port of a ca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umatol Clin,2013, 9(4):246-247.
(收稿日期:2013-12-11)endprint
Sweet 综合征临床可分为3型[8]:①特发型:中年女性多见,多与炎症性疾病或妊娠有关;②恶性肿瘤相关型,多与骨髓增殖性疾病或者实体肿瘤有关,本组2例乳腺癌和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均归此型;③药物相关型,临床少见,主要由非甾体抗炎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米诺环素、呋塞米等引起的机体药物反应,另外临床也有硫唑嘌呤诱导Sweet 综合征的报道[9]。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真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水肿,可伴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但国外有真皮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的报道[10],本组3例真皮层并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1例表皮层、2例皮下组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另外中性粒细胞的凝结作用使之游走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与毛玉洁等[6]研究结果一致,本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与文献报道一致[4]。
Sweet 综合征结合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多能够明确诊断,但需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玫瑰痤疮、单纯疱疹、坏疽性脓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鉴别。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皮损和皮损以外的症状,Reina D 等[11]对1例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本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并认为激素治疗可能无法控制Sweet 综合征病情,本组19例患者系统应用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后疗效确切。另外碘化钾、秋水仙碱、氨苯砜、雷公藤多甙等也为Sweet 综合征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治疗方式可采用外用或皮损内激素注射等。但也有个别病例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
综上,Sweet 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以疼痛性红斑或结节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多发生于面颈部、躯干部及四肢部,可并发其他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以真皮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影,陈文静,王柳苑,等. Sweet 综合征 1 例[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5):303-305.
[2] 宋志强. Sweet 综合征的临床相关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77-79.
[3] 徐宏慧,肖汀,高兴华,等. Sweet 综合征 42 例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4):315-316.
[4] 李福秋,王冰. Sweet 综合征的诊治要点[J]. 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16-17.
[5] Gray PE,Bock V,Ziegler DS,et al. Neonatal Sweet syndrome: a potential marker of serious systemic illness[J].Pediatrics,2012,129(5): e1353-e1359.
[6] 毛玉洁,陈明华. Sweet 综合征69例临床分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3(2):79-81.
[7] 张英为,黄妹,代静泓,等. Sweet 综合征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3):286-289.
[8] Fazili T,Duncan D,Wani L. Sweet's syndrome[J]. Am J Med,2010,123(8):694-696.
[9] Flores Martín IM,López-Sáez MP,Brugaletta Matheus DC,et al. Azathioprine-induced Sweet's syndrome[J].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12,22(1):66-67.
[10] Vignon-Pennamen MD, Juillard C, Rybojad M, et al. Chronicrecurrent lymphocytic Sweet syndrome as a predictive marker of myelodysplasia: a report of 9 cases[J]. Arch Dermatol, 2006,142(9): 1170-1176.
[11] Reina D,Cerdà D,Roig D,et al. Sweet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port of a ca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umatol Clin,2013, 9(4):246-247.
(收稿日期:2013-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