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谦,冯如屏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高职生阳光心态培育的有效途径
吴谦,冯如屏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职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使其具备阳光心态对祖国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深入探索高职生阳光心态培育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阳光心态;有效途径;高职生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生存与就业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心态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发生,而这其中又以年纪轻、阅历浅的青年人最受其困扰。近年来,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高职生群体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心态并由此产生不少极端思想和行为,给学校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高职生阳光心态的培育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一个急迫的课题。
阳光心态,指的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这种心态能让人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意志和行为,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使自己成为真正主宰命运的主人。一个人是否具备阳光的心态主要看他能否做到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和平和理性,这正是高职生应该具备而目前所缺乏的。
积极进取指的是一种主动、乐观、敢想敢为的精神状态,它源自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自强不息”精神的推崇。积极进取是高职生阳光心态的核心要素之一。它能够让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的精神,不断自我超越,成就自己、奉献社会与国家;自尊自信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作为的肯定、认可和信心,是学生阳光心态的基石。自尊自信的精神能反映出一个人对事物、对过往的积极认识,这种认识也正是其取得发展和进步的起点和原动力;理性平和指的是一种客观、包容、顺达、稳定的心态。它能够使人冷静、科学地对待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避免极端与狭隘,是阳光心态的核心要素。
2.1 心虚自卑,心性孤僻
高职生的自卑与孤僻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外界环境,一是自身性格。对于很多高职生而言,大学生涯代表着他们离家后的首次个人独立。而高校是一个大熔炉,很多原本自我感觉不错的学生会在更优秀的学生的对比下显得逊色,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会引发他们的自卑感。此外,很多高职生来自农村,性格内向,在人际交往中心理负担较重,对别人的言行也比较敏感,与他人接触时的负累感容易促使他们自我封闭。
2.2 敏感多疑,情绪动荡
高职生年纪轻、阅历浅,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放大导致部分学生易于发生情绪上的波动,常为一些小问题闷闷不乐,耿耿于怀,而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又会更加加深与他人交往时的心理障碍。部分学生会因为心绪的压抑而变得敏感多疑、行为消极,更有甚者会因为一时失去理性而走向极端。
2.3 急功近利,心志脆弱
总体而言,高职生大多都非常珍惜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希望能通过刻苦的学习获得一技之长,减少日后的生存压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更容易因对学习问题认识上的不科学导致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心态。重应用轻基础、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时有发生。同时,严重的功利思想还使得他们心志脆弱,难以承受学习和生活上的变故与打击。
3.1 主观原因
首先,很多高职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期待过高。认识的偏差和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易于让他们产生一种虚假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又容易引发他们对周围同龄人的轻视和敌视,给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埋下隐患;其次,多数有心态问题的高职生并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已有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缓解。这类学生往往较为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也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对自我的封闭让原本需要精神排解的他们更加缺少朋友、没有倾诉心事的对象。长此以往,不但给自己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使得与周围的人更加疏远。最后,当下的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充足的物质条件和过度的家庭关怀让他们极度缺乏对挫折的体验。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们在考虑问题时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没有冷静对待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意识,稍遇困难便灰心丧气、自怨自艾甚至焦虑恐惧。
3.2 客观原因
首先,对于多数高职生而言,他们出生后的这十多年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经济体制的改变虽然让我们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物质富裕和国人民主和开放意识的增强,但猛烈的变革也催生了许多人的市场意识和拜金心理。普遍的浮躁、功利和焦虑心态也深深影响到了这一代年轻人;其次,一些时代性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地改变了孩子在家庭中的意义与地位,也间接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态和方式。而这一代高职生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被这样的家长所扶养长大。家庭的溺爱与保护成了很多高职生不懂得人际交往和个人独立,这是引发心态问题的重要原因;最后,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心理教育的缺乏也是导致高职生消极心态的关键性诱因之一。虽然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都先后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体制、经费,责任归属等种种原因,这些咨询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1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高职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这段时期内最能够对他们施以影响的环境。创建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对高职生展开阳光心态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此,学校应当积极担当起引导之责,将“和谐、温暖、人性化”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构建内容。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园传媒,通过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和校内广播等工具大力宣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协同合作、包容体谅等优良品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固然重要,但却并非他们高职生活中的全部,关爱他人,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施与援手同样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在如此校园文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淡漠会减少,自我封闭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受的压力也会减小,一旦他们结交到热情、真诚的朋友,心中的阴霾就会在友情的温暖和倾诉的畅快中消散。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起专业、高效的校内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并借助各种方式让学生得知该中心的存在与服务内容,以便他们在想获得心理援助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辅导和帮助。
4.2 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多数人对课外活动功能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丰富学识的层面上。但从集体活动的视角来看,它还能够引导学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维系情感往来,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形成。消极的心态很多源自于错误的认识,对人对事的偏见都容易制约一个人阳光心态的发展。高职生课外活动多为集体活动,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较为丰富,如校外参观、文化或体育类的竞赛、社区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要么能够充实高职生的知识体系,让他们与外界发生更多接触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端正心态、抑制不良心态的发展;要么需要他们与周围的人协同合作、加强沟通、共同完成,而这样又能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消除他们对社交的压力和恐惧。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减少孤独压抑,学会倾诉和沟通,并逐步建立自尊自信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课外活动对高职生阳光心态构建的帮助是卓有成效而润物细无声的。它是大多数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也确实能让学生们从中获得乐趣和各方面的好处。但同时它又不像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具有针对性,不容易触及年轻人的敏感神经,更能够被他们所接受。故学校应当充分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阳光心态的构建作用,尽量使之频率适中、内容丰富而又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
4.3 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构建高职生阳光心态需要各方力量的努力,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发展环境。首先,社会各界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提倡科学人才观的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引导高职生建立自信心,使之具有面对问题与困难的内在力量。此外,要加快贫困高职生扶助体系的构建进程,在促进就业市场良性竞争的同时关注该群体潜能的发展、减轻其就业焦虑感;其次,家长们必须端正对高职生的未来期待和教育理念,在重视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及情感的发展,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多给他们独立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的家庭生活平和、温暖而又民主、开放;最后,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硬件建设给他们一个先进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再通过制度管理、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等软件的建设带给他们高效纯净的精神发展和成长环境,促进其阳光心态的养成。
4.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补充教育,它不但能帮助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解决或缓解自身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导普通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和成长,对高职生群体整体的阳光心态培育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首先,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作用,展开与阳光心态培养相关的课程与讲座,并系统地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帮助其学习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流程及相关事宜制度化;其次,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妨与其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这两项工作有着相同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使命,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更能互为补充、强化教育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能提升高职生的道德水平、减少其思想困惑、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助于缩减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负担和投入;而心理健康教育又能改善高职生心理状态、端正其处事态度,间接上支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最重要的是,二者的配合与协作将会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阳光心态的构建,取得1加1大于2的效果,并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
4.5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除了施以环境影响和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学校还应当引导高职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养成自我帮助和排解的习惯。只有当高职生们真正意识到他们才是自身心态的主人、愿意遵照科学的指导展开自我心态教育时,他们才有可能培育出他们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4.6 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体系是指高职生在遇到心态问题时能够求助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总和。常规情况下,当一个人遭遇心态问题时,他会较为倾向于向亲近的朋友、要好的同学或者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排解。但随着高职生年龄的增长和顾虑的增多,向熟悉的人袒露负面情绪有时会让年轻的他们感到压力和不适合,从而造成其倾诉途径的掐断。为此,有必要为高职生搭建一些更为开放、自由和隐蔽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轻松而无负担的氛围下坦露心声。为此,高职院校不妨定期组织一些以心态健康或相关问题为主题的交流会、论坛,动用社会力量引导高职生树立阳光的心态。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在网上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交流平台,让其在有需要时随时可以找到排解对象。
高职生阳光心态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但只要我们保持对这一问题探索的热情并不断总结和实践,相信高职生阳光心态的培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潘春丽.高职学生挫折教育及阳光心态培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4,(07):249-250.
[2]苏健涵.浅议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阳光心态培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9):138-140.
[3]陈秀红.有效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J].教育艺术,2014,(02):4.
[4]李娟维,苏华.缔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4):184+186.
[5]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116-119.
[6]崔燕,孙杰.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阳光心态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5):132-133.
责任编辑:邓荣华
G711
A
1672-2094(2014)05-0118-03
2014-07-12
项目名称:2013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课题:培养高职学生阳光心态的实践研究(编号:2013C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 谦(1981-),男,广西贺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在职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冯如屏(1962-),女,广西柳城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创业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