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龙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创新
潘文龙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包括“四个现代化”设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为本”理论;“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创新
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此略作论述。
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短时期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毛泽东、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十分重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1953年9月,周恩来在一次政协党委会上指出:“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这是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并为之流血奋斗的宏伟事业。不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改造,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完全独立,就不能持久,就不能避免遭受挫折。”[1](p43)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p329)以上所述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加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迫切愿望,把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总的奋斗目标。周恩来最早提出四个现代的初步思想是在1954年9月,他在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3](p132)由此“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确定下来,共产党人不断为此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一些列积极措施,例如,(一)、经济发展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进行。(二)、重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要使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搞好各部门、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发展。(三)、要重工业,又要人民,安排国民经济发展以农、轻、重为序。(四)、在经济体制管理方面,要在适当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要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开放一部分自由市场、自产自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持“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4](p85-86)并且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4](p86)
“四个现代化”是指导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伟大思想,在其指引下,新中国早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打破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四个现代化”对于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两个转变,即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从“之一”到“第一”的转变,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体现了我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化。之前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之所以把科学技术提到这么高的程度,是因为科学技术确实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位置。邓小平在深刻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全面论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实现党在新时期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4](p40)“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4](p48)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于科学技术,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6](p275)
对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主要观点:(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途径。在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科技、教育、人才是三位一体的。他特别强调要重视人才,将人才作为思考一切问题的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邓小平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贯指导思想。(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一直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7](p3)他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4](p91)(三)“科学技术工作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手段。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科技体制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总觉得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重建国家科委,这个意见我个人比较赞成。什么时机合适?怎样组成?是否把军队方面的科研也统一管起来?这些问题要经过中央、国务院研究,暂时不作结论。但不管采取什么组织形式,都要搞统一规划。”[4](52)正是在邓小平的指示下,国家科委迅速恢复。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展现了科学技术无限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中心位置,明确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至上性和不可超越性,真正以科技的崛起来推动民族的崛起。
从表面上看,教育与生产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把教育问题作为生产力观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显得更不容易理解了。其实不然,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劳动者的素质就与教育有着密切关联,通过教育的感化,使劳动者们认清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方向,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创造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教育为本”论实际上就是运用生产力的基本理论、观点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状况,以及劳动者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渠道、途径等问题上所形成的基本理论。
百年大业,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教育对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科教兴国”思想就此应运而生。从1978年开始,邓小平就开始思考如何从战略的层面理解科技和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982年,邓小平在论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7](p9)198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重申:“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7](p108)同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7](p120)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7](p377)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教育思想,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由党的文件上升到国家战略,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并把其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199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p219)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至此,“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思想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指明了方向。在21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在国际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把科教思想用来指导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教育,培养大量高端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想时时刻刻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保持社会生产力的高速稳定发展,就要随时去发现和创造新的东西,把创新摆在一个重要的高度,对此,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8](p21)早在2004年的1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和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从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目标、任务和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小康型、社会和谐型、政治民主型、文化先进型现代化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措施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又快又好又稳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灵魂,又是其现实的基础。欠缺自主创新能力或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国家,是不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留给我们去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六点意见。第一,进一步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第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第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第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第五,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从“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思想,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既体现了历史的传承和延伸,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突破,同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思想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周恩来.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Developing Productivity in China
PAN Wenlong
(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266071)
Marxism thinks that productivity is the ultimate decis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houghts about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including the"four modernization" idea;"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judgment;"science and education are the foundation"theory;and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decision.These thoughts ar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m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ought,which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ought of Production; Innovation
F091.93
A
1672-2094(2014)05-0001-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4-08-15
潘文龙(1987-),男,山东临沂人,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