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卫
(安徽省阜阳师范学校 安徽·阜阳 236015)
作为小学教师培养摇篮的师范学校,认真探讨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对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质量,一方面应通过教育和讨论,促进师范生确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训练培养师范生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再一方面是要优化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环境,适应网络大发展时代的科学教育的需要。
新近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顺利实施科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认真学习该标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师范生理解并接受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先进教学观念,并充分了解科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要求以及组织形式,提升师范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水平,对科学课程进行正确定位。提升对新课程标准理念认识后,才能充分把握小学课程标准,能成功推行课程,并成为科学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执行者。
为了建立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舍弃师范生小学科学教育技能培养中的教学法、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以及教学技术等知识分离的培养模式,创建并进一步完善将技术、教学法以及教学情境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全部融入到小学科学内容教学的培养机制内。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师范生科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来开设《教育学》、《系统化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等的公共课方面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既要关心课程的内容,还应该关心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今后开展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进而更好地组织和使用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展开教学。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是一个带领学生去进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小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学培养师范生探究教学技能的好模式。
教学案例从本质上来讲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概述,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描述,并且能引导师范生对真实、生动案例展开讨论与研究的方式。案例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强调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性教学体制。科学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能够从里面获得知识,并且提升学生讨论能力与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权,让其参与到交流、讨论中的环节是最重要的。教师更关注的是从讲台上能够走到学生之间,既要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能增加学生学习展示机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提供的教学情境,设身处地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前设想可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当其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教学环境,并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等对师范生来说,毕竟是新鲜事物,其难以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刚进行学习的时候会感到比较迷茫。因此,需要创造好的合作氛围与环境,让学生能自己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好的合作关系,便于进行研究的时候能积极去尝试,便于彼此间进行交流,在互相帮忙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师范生养成好的合作习惯,能将知识迁移到今后小学科学教学中,会让未来的科学教师更好地进行集体备课,更容易与人加强各方面的合作。
2.培养师范生探究教学技能
新版本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过程视角来对科学探究进行了精准的叙述:首先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进而制定实验计划;然后,积极进行观察并收集实验数据;最后检验和评价提出的假设,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表达。这探讨的是科学探究操作性含义,是更好的方便教师能做到从实践视角进行全方位的理解。要想全方位掌握探究教学,既要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还要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让师范生能展开全面的学习与讨论新版小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实施建议。新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有了建议,这本质上是从采用何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层面提出的,需要真正领会建议提出的精神本质。只有这样,在今后从事科学教学中才能科学把握科学研究的程序,并且对科学探究程序做到灵活运用与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是不可能原封不动从一个人来传授给另外一个人,需要学习人员去进行建构。该学习的理念既适合儿童,又适合师范生。比如小学生实际上迫切需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去把握探究,教师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去理解探究教学能力。所以,让师范生致力于探究活动来让其掌握探究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充分结合
教学技能培养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背景,并且采用综合与发展的角度来关心教师本身的小学科学内容方面的知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方面综合提高。师范生在真实课堂内应用技术并且将验证相关的学习技术是采取何种方式来传授给学生的如果做不到的话,这对教师个人知识的融合与内化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师范生教学方面的技能,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方式与充足的实践机会,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提供小学科学课堂实践机会。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利用好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并且为师范生提供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尤其是与小学科学学科相互结合的内容,为师范生创建作为学习者参与到多种技术教学活动中的机会。经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应用等都内化为影响其未来教学的隐性知识。
(2)加强微格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力度,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一是,使用“双结合”与“双保障”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微观教学训练体制。这里的“双结合”指的是充分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数量来安排训练时间,并且充分结合 《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学》等公共课安排方面的训练内容。这里的“双保障”指的是确保微格训练时间,并且确保每一次训练的时候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进而确保训练质量与效果。二是,大力开展微格教学和课例方面的研究,能够为教师提供真实性的教学交流平台,进而能够在行动的过程中展开学习、反思,推展其专业知识。
(3)鼓励师范生自己制作教具和实验。因为小学科学涉及到的教具相对来讲是比较多的,可以鼓励师范生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与教学相关的简易教具,这样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完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以深化其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当然,对师范生来说,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让老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进而提升教具制作水平和实验技能。
2.创建反思机制
创建反思机制,能推动师范生隐性知识方面的进一步升华。师范生培养需要进一步整合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既包含教学法、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知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逐渐形成融合性知识,但是该知识具有个体内隐性与情景依赖性。所以,在进行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师范生教学技能网络平台中的自我反思模块,获得技术方面的支持,并且制定反思评价的基本规则与制度,为师范生创建完备的自我反思服务支持,并督促反思机制,进而能从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持等方面促进师范生对知识、实践活动的深入理解。
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平台,是为其提供教学技能培养,并且为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重点包含随机通达教学、学习资源服务、自我反思和支持、可视化自主学习、监督评价等几个部分。
学习资源方面的服务是为师范生提供技术知识、教学法以及运用技能等多个方面的网络学习资源服务,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法的基础知识、科学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综合性案例等与科学教学相关的资源查询、下载、浏览等方面的服务。让学生能通过下载网上的资源服务,来对照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而更好的掌握学习资源。
可视化自主学习是为学习人员提供典型案例的可视化自主学习环境。在该环境内,既能为学习者提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使用相关的技术来推动教学策略实施的案例。并且案例实施人员关于其如何在课堂中采用该技术知识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来帮助科学学科教学的实施,并在实施之后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并充分结合相关的案例来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如何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反思性学习机会,推动师范生自身能力建设。
从认识弹性理论出发,能更好地通达教学理念,建立为师范生提供随机性的教学理论与案例讲解的模块。并且还能传达和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广大的师范生构建随机教学平台,来推动师范生教学技能实现新突破,为今后的教学技能的水平提升打下一定基础。
为师范生提供网络虚拟化教学研究平台,可以使用在线咨询、电子公告板等方式,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提供其实现交互平台,实现师范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该网络交流平台能让学习者在丰富的经验中,随着对系统化知识的总结,实现持续性增长的内隐知识,并且形成个体不断发展的经验,从这里出发创建自我反思支持模块,并为师范生提供进行自我反思的工具,便于积极督促师范生开展定期反思。
监管评价能够为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提供学习管理、评价管理。主要包含为广大师范生提供课程管理、注册认证、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服务,为小学科学教学技能考评提供相关支持。让师范生对掌握到的知识能展开监管评价,进而为其今后开展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评价。
总之,在小学生中开展科学教育,是大力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小学科学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加强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应通过教育和讨论,促进师范生确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知识体系;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训练培养师范生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力;要优化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环境,适应网络大发展时代的科学教育的需要。
[1]许春花.浅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教学[J].科学大众,2009,(1):13.
[2]卢雅珍.小学科学教学要找准小发明的接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3):113~114.
[3]张世强.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