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红芳
(灵璧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灵璧 234200)
有一种最根本的办法,能确保写出上乘之作,那就是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大文豪苏轼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还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手到。这里说的读,是指认真阅读并活学活用。人非生而知,语言也一样,需要借鉴、模仿和创新,当我们读到的句子令我们赞叹不已、感到美妙无比——自己只可意会的心思却被语言高手们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致独到时,怎能不唏嘘不已呢?
所以,阅读是最根本的最实际的途径,即使有捷径,也是建立在它基础上的。
阅读范文,是中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可是许多同学把范文搬出,由于这也雷同,那也相似,结果一无所得;自己没有能够很好地用上范文,反倒被范文“打败”了!素日里用于阅读范文的时间与精力竟全泡汤。宝山空加,实在可惜。
如何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平常阅读的作用?首先要搞清阅读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阅读时才会有很强的针对性,考场作文时才能用阅读得来的材料,成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分,而不会给人以雷同感。
带着“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进行阅读就能做到变通阅读,从而对所收集到的素材换不同角度,进行多方思考。例如:(1)这篇文章还可以换哪些题目;(2)文中的材料,原作者是否发掘到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思想;(3)从文中的材料里还可以看出哪些主题思想;(4)这篇文章还有没有更新颖更巧妙的结构。
还能收集到典型的例子,如“家庭生活”素材选取的角度分:写一个家庭成员;写亲情;写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写邻里之间;写家庭与社会等;“学校生活”分:写老师、写同学;写师生之间,写同学之间;写学校生活等。采用“摘抄式”、“剪贴式”等方式构成典型题材集,隔几日阅读温习一次,记下几题,天长日久,集腋成裘。并由于熟读精思,对文章内容记得熟,于提高写作水平,有切实的帮助。
The number of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s were not different in groups of OO and EP with signi ficant invasiveness of open surgery.
语言表达讲究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简明是指用语简洁扼要,语意明确,没有多余的话,让人能一下子把握语意;语言表达连贯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与衔接,使词语和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妥贴、紧密,文意前后一致,语气通达,文气流畅;语言运用得体就是用语要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但高考作文,仅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是远远不够的。翻阅近年高考满分作文,其语言不仅简明、连贯、得体,还时常出现亮点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写作离不开评议表达,而阅读是直接感知语言的最好方式。阅读时选择恰当读物,摘取优美语段或精彩词语,才能使自己写作时语言畅达,甚至出现语言上的亮点。
如“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一句,既无语病,也很通畅,但语句中并没有能打动读者、令读者为之一震的因素。如果把它修改为“蓝天放飞了白云”,就增添了不少亮色,令人耳目一新。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感知、分析这些出色的评议表达的特点,然后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如下面一段话: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了生机。
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经常进行类似的感知,那么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写文章先要进行构思.所谓构思,是指作者在动笔之前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也指作者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确定表现形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内容。构思周密,巧妙,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善于构思,匆忙下笔,往往文思不畅,言而无序。通过阅读,可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思方法。
常用的作文构思方法有哪几种呢?
(一)“多次性”构思。老舍曾说过:“在头脑里多转几个圈子。”我们知道,写文章,特别要分析研究材料,酝酿提炼主题,然后再布局谋篇,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文章。至于主题不是一挥而就的,材料不是取之便可用的,因此,在头脑里,反复思考,多转几个圈子,构思好文章也只有“多思深思”了。
(二)“滚雪球”构思。所谓“滚雪球”的构思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提供的线索和给人的最初产生的想法,展开联想,材料不断充实,认识逐步深入,最初的想法越来越丰富,就像滚雪球一样。在此,我们应明白的是,“滚雪球”构思,不是不加取舍地将所有联想到的事物兼收并蓄,乱“滚”一通,而是只将有意义且与题目有本质联系的材料“滚”进去,并将这些材料合理地安排,组织起来。
构思的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如“诱发性”构思,“多角度”构思等,总之,更重要的是要搞懂:构思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边写边调整,完善原先的设想。要根据题材,文体,个人不同的构思习惯以及读者心理需求等因素来决定构思方法。同学说作文最难的是构思。其实,构思并不神秘,只要认真学习,广泛阅读,善于积累,善于借鉴,多加思考,反复实践,是可以解决“构思”这一难题的。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高考作文大多是标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显得至关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学生怎样提高作文立意呢?大量的阅读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借鉴。一般来说,作文立意应符合下面几点要求: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标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此外,还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简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简明”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通过阅读,学生能掌握这些正确的立意方法,从而提高立意能力。
中国文海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文章都是经典美文,在语言表达、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进行广泛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文章具有很大的亮色,所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有大量的阅读。
阅读与写作可谓“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离开了写作,阅读就好比没有航标的航船,做毫无意义的航行。阅读与写作的工作做好了,那么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将会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