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宿州市第五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让情感的音乐在心灵放歌
王智
(宿州市第五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而提炼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改进教师教的方式为目标,谈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陶冶 情感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被大家认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音乐有着特殊的作用。近几年来,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大胆探索与尝试,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艺术的独特性来实现美育,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其他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对艺术美的感受、认识、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的体验,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正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所在。
素质是指人们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其内容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教育是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得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具体行为体现在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在实践的课堂中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对艺术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老师是每一节课的导演,导演的艺术行为决定了艺术效果。音乐课必须讲究艺术氛围的设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上课前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感受音乐美,从而理解美的音乐。这种氛围当然是多方位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让这种感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种冲击、熏陶、感染的效果。所以,我在音乐教室的布置上,务求使教学环境整洁、幽雅,合理地装饰一些与音乐教学相关的图案及著名音乐家的头像。在课堂上,我注意演奏和播放恰当的音乐乐调,来陶冶学生的身心,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感受旋律的美,吸纳音乐的气息,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一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具体措施着手:一是带着微笑走向课堂,这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二是课堂提问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做到耐心指导并给予帮助鼓励;三是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四是了解、掌握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倾向;五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关心,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六是在课堂上发现最调皮的学生,要与之交心,和他一起开展各类活动,并与之建立友谊,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像力更活跃、更丰富,记忆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是营造好的课堂氛围的关键。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列宁在强感的意义中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如综合艺术表演《皇帝的新装》唤起了学生们对童话故事的想象。这样,随着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增多,学生就自然对音乐产生了情感。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鉴赏音乐中来,课堂也就十分融洽了。
关注“抑郁型”学生的参与表现我把课堂上不积极或者消极的学生称为“抑郁型”,并无太多别的意思,只是说他们是音乐课营造良好气氛的难点。音乐课中,如果“抑郁型”学生都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那这堂音乐的气氛还用说吗?培养“抑郁型”学生的表演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可利用“兴奋型”学生带动“抑郁型”的学生,而且从最简单的节奏表演开始。只要他们参与了有了一点进步,就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害羞的心理,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正因为我们的学生有各种不同的特征,我们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新课程标准倡导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不能“统一规格教育”,要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生命体,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走进音乐课堂,就有非常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聆听与体验,参与表现音乐,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在创设美的音乐氛围下,学生的行为自然地受到音乐气息的熏陶。组织教学是维护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兴趣是爱好的老师。”,作为音乐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有趣,富有美感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尽可能用音乐美感的行为来驾驭课堂教学。学生出入教室,起立坐下,师生问好以及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衔接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到每一堂音乐课就是一首完整动听的歌。
伴随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课堂。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地在创设情境,演示技法,讲解知识,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便无声为有声,使美术画面或音乐情境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我在八年级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这节课中,将卡拉OK引进课堂,配合多媒体课件,将过去在有限条件呆板单一的教一句唱一句老式教学,变成了轻松活泼的大胆尝试表演,课堂成了优雅的美声世界,使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旋律,学会唱歌,喜爱上唱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感知,理解,消化,运用,弥补了一味讲解带来的不足,提高了知识技能的传授效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有力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受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音乐是直接听觉感受艺术。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感动学生,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真正感受音乐的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力求通过风趣的导演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美好的歌曲意境,激发学生进入高雅艺术的心境,为成功的一堂课打下基础。人是有了情绪才唱歌的。当然,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被机械地束缚在音符上,而是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并发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分析旋律,分析歌词入手,完整的理解作品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例如在教授音乐教材第七册《让世界充漫爱》时,我首先让学生完整的欣赏歌曲,然后引导他们,理解歌词,以唱为主,反复实践等步骤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结构,初步感受旋律的内在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分析研究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在歌唱时自然地主动地表现作者在音符中蕴涵的情感。随着学生的音乐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知识的不断增长,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将一定的社会理想,道德观念与音乐内容相联系,使人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出一些美好的感受,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的目的。
在我恰当的引导下,学生在具体的课堂中和我共同感知音乐,沉浸在艺术氛围之中,在认识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基础上,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学习,分析研究和实践探讨,逐渐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这样通过“实践——体验——印证——升华”步骤,潜移默化中,使素质教育在旋律中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启发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我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大胆想象,主动去感受音乐,即兴创作。我本人大胆倡导,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音乐在实践中实践,应用,转化,生成。小小的创作,即使幼稚,却难能可贵。我觉得一个教师在这方面的大胆鼓励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因素。没有创新教育,教育就是死水一潭。
宿州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地,非物质文化相当丰富,音乐沉淀颇多,泗州戏即其一,有拉魂腔之称,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我认为适当教导学生品味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于课外这些“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唤起学生对周身世界和人生的热爱,不断挖掘他们情感的真善美!使其灵魂得到升华!
总之,通过创造性的音乐课堂教学,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的最终内涵,那就是只有紧扣教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管窥学生的心灵,真正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唯此,才能把音乐教学改革深入下去。
G633.95
A
1009-8534(2014)03-0033-03
2014-01-13
王智(1970-),男,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第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