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外部环境刍议

2014-04-11 03:10蒲善荣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建设

蒲善荣

(四川文理学院 基础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

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外部环境是指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元相互交融的社会动态体系 (Hierarchical System),由社会的时代性和变量构成,包括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的组织结构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以其社会的公共效应刺激着建设主体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维护创新秩序,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指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生成、执行和推动创新作用的过程中一切条件的总和。政策环境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解决信息化建设发展问题而制定的原则、条例、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指南等,它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和引导教育信息化建设主体的社会行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目标,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战略目标提供支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需要是否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任何意识(思想、理论和政策)都是为了满足实践的需要才产生的,是现实本身趋向思想的结果。2012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为形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助力,不仅在管理体制建设、内容、范围等方面,为组织、调动信息化建设资源,大力推进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提供了保障,而且在满足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行动中,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现实本身趋向政策环境提供了支撑。

第一,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统筹资源,实施均衡与和谐发展战略,通过制定政策和一系列制度、规范、原则、标准,有效地分配各种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第二,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聚集和体现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创新主体的意愿和诉求。通过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战略,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渗透到所有领域。2013年12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颁发了《关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提供网络保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各类应用与资源共享提供条件”;2013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批复投建的CERNET 100G主干网项目,总带宽达到3.15T以上,由此形成的开放与对称状态的信息结构,为包括2000多所高校在内的高等教育组织成员提供千兆以上的高速接入能力,为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奠定了基础;教育部设置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教馆、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为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数字资源库、应用服务、评价认证与质量保证等领域的创新与获取正收益的行动提供保障。

第三,教育部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而制定一系列权威性行动方案。不仅在2012年2月8日、4月28日、6月13日以及2013年2月6日连续发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等四个文件,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通过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普及共享,而且通过《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文件,强调用“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四项指导原则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主办《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T)》、“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高校科研信息化暨专利信息服务与开放存取研讨会”,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和MOOC的建设与发展,倡导“以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最大化中国教育利益为目的,服务国民,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终身学习者”。这表明,政策环境不仅是促使创新主体在开放策略和行动空间中,运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创新的外在永动力,而且为各类社会组织形成创新群体,围绕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不断增强创新动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高校信息化投入机制的教育经济政策,包括教育投资结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支撑创新主体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理性问题、实践问题、技术手段和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的基础动力。它以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并为教学与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实现其价值为旨归。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以政府投入为主、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优化资金投入机制,2012年普通高校教育投入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在校学生教育经费达人均1.2万,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增长量超过5%的比例,[2]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投资结构,给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创新以极大的支持,是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制定以财政拨款为主的教育经费投资机制以及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幅度的经济决策,为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高等学校成为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保证了高等学校独立办学,并具有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多渠道筹措经费自主权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了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良好的经济环境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以及反哺教学提供了平台和条件,为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开展信息化建设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使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创新意识与主动实践性空前高涨。

当前教育教学和信息化建设创新的课题日益丰富,研究领域日益开阔,高校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按比例逐年增长计划的执行效度,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及配套政策,所营造的激励自主创新的金融环境,凸显出教育信息化在服务于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了经济环境的巨大动力。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高校所处的社会结构、时代要求、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其本质是信息化建设领域中相互交往的群体籍以从事教育信息化文化创造、传播及其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总和。因此,人是信息化建设创新的主体,也是信息化文化环境的创造、使用和管理者。一定的文化背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主体的思维和创新行为、方式产生影响。[3]引导人们“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创建有利于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去”,使“主体在遵循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和维护创新秩序”之间构筑精神家园,进行交流、激发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动力,实现创新愿景。

一方面,政府、高等教育组织成员建立了多元教育信息化社会组织,在发展中构建起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结构,制定高校信息化战略目标、发展纲要和总体规划,组织、调动信息化建设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规模、标准及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让高等教育组织成员之间由此构筑起长期的信赖与合作关系,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社会成员的分工、生产、交换和获取收益分配权力,能在教育体制和市场中得到有效保护,并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供给水平达到社会最优,满足主体的创新需求;[4]另一方面,利用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开放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在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国家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依托217个优秀教育资源网站、开放资源平台、“三通”工程和各类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为推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护航;再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的理念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创新环境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从战略上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的创新活动凝结为价值目标和文化氛围,并作为创新主体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树立强烈创新意识、形成自觉调整行为规范、态度和价值取向,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与竞争的文化模式。推动创新主体自觉地融入信息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塑造和综合素质教育的洪流中。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合作环境

合作环境是指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基金会等组织,为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优势资源互补为前提,通过契约或者隐形契约的约束,形成的社会分工合作关系与机制的总和。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和建设过程中,不仅是在合作主体之间组成伙伴关系,以合作创新为目的,逼近技术可能性边界,为培育和支持创新创造条件,更主要的是在能力互补过程中通过外部效应内化,提高研究开发的效率和信息共享效度。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国家信息发展战略,宏观配置教育信息化经费,领导和参与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的管理,使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次,政府通过制定出适应高校、研究所、企业发展的政策,组织、调动国内资源,培育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合作环境,使各方合作的稳定性、竞争优势和收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再次,高校、研究所、企业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建立“产学研合作”、“合作研究”、“技术转让”等分工合作模式,给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以极大的支持,充分体现了市场合作环境的促进作用。

(一)自为式合作模式

自为式合作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以现实和问题为基础,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目标为方向,自觉进行协作活动的形式。自为式合作组织与成员遵循平等发展和整体性原则,构成一种新型互动关系,在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中持久地焕发着创新的活力。即:一方面,以高校信息化建设整体利益为核心,自觉协调利益,在合作多方之间建立平等的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觉地将个别实践提升到社会组织实践的高度,使自为式合作更健康地发展。

在自为式合作过程中,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将创新价值(创新知识)转移给企业,企业将转移来的价值与自己已有成果重新组合或创新,产生出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成果,并在市场合作环境中实现其价值,同时企业又将“问题”反馈到高校、科研机构,促进其知识创新活动不断地进行。[5]二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在自为式合作中构成了新型互动关系,企业将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而高校、科研机构则在应用价值的平台上创新发展。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知识和成果的转移,形成了合作共赢关系,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三是科研院所(实验室)关注最重要的因素和特征,以解决现实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问题”。企业化的研发中心用各种工具作用于选定的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将应用技术与工艺用于实践。制造型企业将应用技术与工艺进行深度与广度扩散,变为劳动新成果。高校寻找机会选择目标,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成果对现实进行评价和理解,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架构“问题”并挑战现实,进行新的评价和理解,并从事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研发活动。创新价值(创新知识)转移、重新组合实现价值、反馈,再创新价值,完成自为式合作循环流程。

(二)互利式合作模式

互利式合作是合作组织与成员基于知识的专业化分工,以各自优势获取收益为目的合作形式。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资源交换产生正收益。高校之间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办学,用学术交流来推动知识的发展,通过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文凭以及学分转换等新举措,提高办学效率和扩大办学规模;企业集团以企业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高校合作办学或创办的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与Linux技术培训,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在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种形式办学”机制中,互利式合作方式加快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推动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不同层次的信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满足了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急需人才资源及技术资源的需求,而且使社会和校企各方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为我国形成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改善我国信息化人才现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契约式合作模式

契约式合作是相关各方按共同订立并遵守的条约文书履行其义务的活动。在契约式合作中,企业积极地将多种服务深入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诸环节之中,直接为教学服务。一是通过服务合同约定,企业设计、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备配置、装备、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形成重要的“后勤”保障;二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以“定单”开展教学应用软件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制、开发,成为资源建设项目创新团队中分工与协作的伙伴;三是以委托的方式整合“集合活力”,让企业直接参与高校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实践与创新活动。特别是企业按合同约定直接参与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活动,不仅扩大了校企共建新的合作范围,为双方共创成果,而且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形式。[6]

自为、互利、契约合作三种模式,在市场合作环境中,围绕一定的具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项目建设)展开活动,难以割裂。“互利”是合作的前提,“自为”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契约”是合作应遵守的规范和原则。三者紧密结合,建构起稳定的市场合作范式。

信息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交易的市场合作环境,不仅揭示了社会交流与合作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环节与过程,更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于:一是网络运营商、IT业是高校在信息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类社会合作者,自为式、互利式、契约式的市场交换使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员之间合作的范围得到扩展。二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合作中实现效益的增加是激发创新主体创新行动外在动力的因素之一。表明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合作环境,为合作双方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获得总收益,是产生创新动力的源泉之一。

五、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组织结构

社会的组织结构是政府、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多样化的机构组成的,以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形成的稳定的覆盖各区域的“网络”体系,在激发创新环境社会动态体系结构中是最具活力的要素。

(一)社会的组织结构表现

1.政府相关机构与高等学校通过隶属关系构建起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使政府相关机构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一对一的线性结构关系和一对多的树形结构关系。这种结构体系,一是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的政策和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原则构成的系统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二是通过不同层级的权力,协调多组元体系中各个部门或个人的活动,达到激发创新主体内在动力的目的。

2.在高等学校群落、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IT企业之间,以信息化建设创新为目标而建立社会分工与合作关系,专业化、开放性和分布均衡而致密的组织结构元素在这种网络结构之间存在多对多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特定的目标通过“信任”来协调“人”的活动和能力,形成一个个信息文化连绵区或信息化建设群落,使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通过“合作”和明确的规范,转化成创新人力资本增长的直接动力。[7]

3.以“网络关系”建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制约机制,使比较自由、松散的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通过网络结构的每个结点的引力聚集在一起,使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社会组织成为创新外部动力的“增长极”。

(二)多样化的结构体系

1.政府信息化管理机构中,健全的部、厅两级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宏观引导、统筹协调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处理信息化发展中的各种重要关系,为科学决策和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引导和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

2.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全国近2000所普通高等院校成立的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管理中心,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和规划的职能组织,承担着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整合教育信息资源与共享保障机制,普及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格项目建设;推广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开展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工作,担负探索教育信息化集成服务模式的管理、科研和实践等任务。

3.国家、地方、高校建立的各级教育信息化学会与相关组织,通过学术论坛为信息化建设社会成员“搭桥”,建立交流经验、展示成果、互通和互动的技术转移的社团服务机构(系统),在贯通研发、产业化等成果转化环节的服务通道中,以组织者、媒介和“沙龙”的身份和形式,突出展现以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主题。

4.企业进入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实现了“我国实行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多种形式办学机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愿景。大批企业在投入高等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领域里进行的成果转化中,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集团与高校合作办学,直接参与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实现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改善信息化人才现状的调整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政府、高校和各层级社会成员组成的协调和优势互补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网络结构组织,提高了网络各节点与网ICI之间的教育信息化要素交流的强度和密度,使政府、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彼此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凝聚为发展势能。社会组织“各种内部依存关系的自动统一”的结构,是激发创新主体创新行动外在动力的条件之一。

六、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和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正不断加强,并决定信息化建设规模和质量。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从宏观上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建设规划、资源配置等进行调节与控制,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与可持续、稳定、和谐、均衡发展;市场环境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从微观上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用机制、秩序、原则建立起分工合作、优势资源互补联系,并以此为创新行动保驾护航,以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成果和效益的最佳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素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产生效应的强度,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成果的大小和规模形成正相关关系。关注外部环境的动态化程度,激发创新主体创新行动,建立合作机制,在政策环境给予的开放策略和行动空间中,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实现组织结构的变革、提升信息化建设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准确地把握外部环境提升创新主体的综合影响,激发创新主体行动的巨大内在动力;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重要任务。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韩 靖,邓尚民,刘文云.高校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与权重的计算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33-135.

[3]蒲善荣.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动力[J].社科纵横,2008(12):156-158.

[4]蒲善荣.机会主义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博弈中的负效应与对策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3-19.

[5]吴 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119-123.

[6]杨 军.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75-78.

[7]蒲善荣.边缘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和谐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11-13.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环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