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与创新

2014-04-11 02:12:11许志良邓果丽覃国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实训

许志良,邓果丽,覃国蓉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广州 深圳 518172)

在当前高职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众多院校的软件类专业人才培养遇到了如下四大难题。第一是软件类学生批量下企业顶岗实习难。由于软件开发的特殊性导致大多数的软件企业规模较小,软件企业往往在写字楼办公,场地资源非常有限,每年接纳高职类学生顶岗实习的名额有限,难以批量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第二是软件类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学生仅通过课堂实践难以满足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项目实践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三是聘请优秀的兼职教师难。由于体制机制原因,企业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成本高、收益低,导致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低,因此职业院校难以聘请到优秀的兼职教师。第四是职业院校要求软件类专职教师不仅要求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一流的项目研发能力,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师需要通过下企业实践才能接触与掌握最新的研发技术与提升项目研发能力。然而现实中专任教师难以以脱岗的方式下企业实践,并且由于技术保密或商业机密等原因,大多数的软件企业不愿意让教师到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实践锻炼,因此教师下企业实践客观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破解上述四大难题,众多的教育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各自有益的见解。文献[1]提出建设校内工作室引企入校解决部分学生校内顶岗实习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问题,文献[2]提出建设项目库的方式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文献[3]提出建设项目库并通过项目实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但是上述研究仅就部分瓶颈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未提出解决上述四大瓶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构建了“项目贯穿、分段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共建校内企业工作室的方式把重点合作企业引入校园,企业项目组与骨干教师进驻工作室共同开展项目研发,通过“常岗优酬”和“一师双岗”等机制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学生进驻工作室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实践,有效解决了批量学生顶岗实习难、聘请优秀企业兼职教师难与教师下企业实践难的难题。依托校内工作室,校企共同研发了融项目实践与教学管理为一体的软件项目库平台,有效解决了学生项目实践受课堂时间与空间限制的问题。

1 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构建与创新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4-7],是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开展项目研发与技术攻关的主战场,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9]的重要支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创新性开展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1.1 构建“项目贯穿、分段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1.1.1 动态优化“项目贯穿”的教学内容

为了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保证学生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每年开展一次软件企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依据市场调研报告召开由合作企业参与的专业教学设计研讨会,从而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优化,使得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对接。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实现“理实课程引项目”、“实训课程练项目”、“综合实践做项目”和“顶岗实习接项目”。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点融入到各个子任务中,使学生在做中掌握相关知识。

实践成绩评定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依据项目的完成质量评定成绩。

1.1.2 实施“分段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

以“分段递进”为主要教学组织模式。采用“一学年2大2小4学段”的教学组织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第1~5学期,每学期有16周的常规教学周和4周的生产性实训月,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每学年通过“学、训、学、训”分段式组织教学过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提高,形成职业技能的螺旋进阶。为了充分提高实训设备和场地的使用率,学院对班级实施了动态实训月机制。

1.2 创新机制校企共建校内工作室

学院在原有基本技能训练区与综合技能训练区的基础上,为解决软件类学生批量下企业顶岗实习及教师下企业实践受限的难题,通过学校提供场地资源、校企双主体建设、企业化运作的机制[10-11],与4家重点合作企业共建了软酷工作室、飞天网景工作室、盛阳科技工作室与泡椒帮工作室。引进的4家企业核心业务分别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与软件营销,与学院现有的专业结构及学生就业岗位完全吻合。每间工作室划分为项目研发区、交流研讨区、经理工作区与项目展示区,工作室的企业文化由企业自行设计完成。

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项目、真实的管理”进行建设。共建企业派遣项目组进驻工作室,学院骨干教师进驻工作室以横向项目合作的形式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激发了教师进驻工作室的积极性。学生批量进驻工作室,企业员工与骨干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顶岗实习。校内工作室的建设实现了培养主体双元化与员工化的功能,教师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学生担任企业普通员工的角色,教师的项目研发经验与技术创新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得到了训练,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提高。工作室的建设使得企业获得了场地与人力资源优势,激发了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批量学生顶岗实习难与教师下企业实践难的难题。

1.3 依托工作室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将企业引进了校园。学院对工作室内企业员工实施 “常岗优酬”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即企业员工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周课时量,则学校除了对其发放课时费外还将年岗位津贴发放给企业,同时规定工作室内的兼职教师需按学期轮换聘用,这样既保障了企业与兼职教师的利益,学院又有了稳定的优秀兼职教师来源。由于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提升专任教师的新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配套培养经费,对骨干教师实施了“一师双岗”管理制度,规定骨干教师需进驻工作室,以企业员工身份,每学期至少参与一项企业级项目研发。依托工作室及“常岗优酬”、“一师双岗”长效运行机制,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

1.4 借力工作室校企共建项目库平台

软件类项目实践具有开发周期长的特点,课堂实践时间有限,往往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了保证学生项目实践的延续性并丰富软件类实践教学资源,学院自主研发了融项目实践与教学管理为一体的软件项目库平台[12]。该平台包含企业项目子库、实训项目子库、科研项目子库及学生优秀作品子库等。企业项目子库由进驻工作室的企业发布软件外包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组队完成项目的研发。骨干教师进驻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真实项目进行模块化划分,提炼加工出适合实训的项目案例并加入实训项目子库。项目库的建设和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软件项目实践资源,使得“理实课程引项目”、“实训课程练项目”、“综合实践做项目”和“顶岗实习接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可行。教师主持的各类横向与纵向科研项目加入科研项目子库,其研究成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项目以及学生大量的创意作品加入学生优秀作品子库,为企业产品的创意提供了灵感。

为了有效解决软件开发周期长、课堂训练时间短的矛盾,该项目库平台还提供了教学管理功能。学生登录平台即可按照软件开发规范流程及指导教师发布的实践任务开展项目实战,突破了学生项目实践受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实践教学全方位开放运行,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入项目开发训练,积累工程经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 基地运行及成效

学院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工作室,满足了部分学生校内顶岗实习需求,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使得基地可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岗位能力训练的需求。为了保障校内工作室的建设与运行,学院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的软件学院合作办学管委会。合作办学管委会作为学院的一个常设二级机构并设立了管委会办公室,对工作室的建设进行组织、评审与运行监控。与之配套制定了“校企共建工作室管理办法”、“软件学院工作室运行管理规定”、“软件学院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校内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为校企共建工作室、共同实施教学、共建教学团队提供依据,为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提供了灵活的机制保障。

通过实施“项目贯穿、分段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校内工作室建设、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项目库平台等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举措,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近3年,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考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就业率98%及专业对口率82%。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也在一系列国家、省级技能竞赛中得以显露并屡获佳绩。软件学子自2010年起连续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连续获得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2项,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2013年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一等奖。“专兼结合”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形成了珠江学者、南粤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梯队。依托基地,学院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2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培育了软件技术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信息管理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及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特色专业。

3 结束语

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与科学发展的思路,在运行机制、团队建设、资源建设上不断地突破和创新,才能实现基地建设的先进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共建校内工作室、共建项目案例库平台、共建教学团队等为抓手对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探索了一条高职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之路。今后学院将加大项目库平台的项目资源建设力度,并面向国内其他高校开放共享,以提升基地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1] 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65-66.

[2] 李建青.软件项目教学法中项目库的建设[J].职业与交易,2009(3):52-53.

[3] 任艳婓,马相芬.基于项目实战的高职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0):166-167.

[4] 马薇,赵建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0):162-164.

[5] 王增春,李刚峰.校企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教育与职业[J].教育与职业,2011(15):151-152.

[6] 朱程,李增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12(11):56-58.

[7] 李倡平.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与建设原则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4):17-19.

[8] 吴弋旻,张雪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18-120.

[9] 张春满.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索[J].职教论坛,2010(3):66-68.

[10] 洪涛.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和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2(32):163-164.

[11] 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组合模式建设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2(1):33-34.

[12] 许志良,王淑一.基于.Net的软件开发实训管理平台研究与实现[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130-131.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