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胡列,张淑梅,薛吉生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而出现的一个关联产业,是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的产物。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几个部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并给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背后存在一个要素组合结构,体现的是品牌声誉、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文化产业资源、实力、效益、市场潜力、环境等多种要素的互动与合作,诸要素的组合形式决定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或高低。所以,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实现过程需要创意、智力、技术、资本和生产等多种资源的融合,并通过一定的产业模式实现其运作。
关于文化产业模式可以这样界定,文化产业模式即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运作形式,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利用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创新和组织,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和实现利润增长目标所组成的文化要素运作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文化创造力和商业运作力”[1]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要素的有机互动和成熟的经营模式,绝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在注重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的前提下,按照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探寻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特征直接体现和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特征是打造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
文化产业具有内生增长的特点,原创力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最重要贡献因素。因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来自于文化产品的差异性、不可模仿性、不可重复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而这些的关键就取决于其内容的原创性。应当说,其他各产业的生产和制造也具有原创性,但是没有一个像文化产业这样依托创意而生存。原创性在文化产业的整体产业链条中是启动力和支点,是文化产业生命力所在,其余所有的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环节都是围绕知识和创意展开的。因此,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是集知识、智力、技术于一体的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相比其他产业对创意更加重视的产业。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文化产业是文化自身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的行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是从事精神生产的产业,它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由此决定,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是一种极其依赖人脑和人的心智能力的文化创造活动。”[2]3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又进一步决定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创意人才正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要抓好人才这一关键要素。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一方面它是若干个细分产业的集聚,这些产业本身存在一定的关联程度,然后再与其他非文化产业产生联系。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波及效应强,产业链条长,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日益融合发展。既可以波及到运输业、流通产业、信息产业和旅游产业等,又可以波及到制造业、工业设计、城市建设、能源产业、建筑业等,还可以与科技、教育、体育、休闲等产业联动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与传统产业融合互动的同时,还可以与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高端技术的创意设计、电子商务以及会展、广告等活动,不断提升着传统产业的内在价值、品牌、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着传统产业结构的知识含量和知识层次。可见,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跨行业性特征,是一种兼经济性、文化性、创意性和价值性于一体,是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相互跨越的产业形态,并且还能通过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转移,推动其他部门的联动发展,带动经济的整体演化。
同时,文化产业伴随着深刻的科技内涵渗透进其他行业,分解着其他行业的固有结构,与其他行业形成融合、嫁接,不断催生新的精神产品和新的产业形态,具有解构传统和其他产业的功能。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经营、市场和营销等环节,可以促进这些传统产业价值创造,对产业结构发挥优化作用。特别是随着高科技大量进入文化领域,促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中的知识、科技和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文化的产业属性充分凸显出来,并以其巨大的经济潜力日益推动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使社会发展特征愈来愈深刻和活跃。
另外,文化产业的多行业跨越和多要素复合生产模式,相互之间在对接互动和渗透过程中,边界不断被扩展和延伸,再加上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产品,而精神需求本身具有主观性、易变性和不稳定性,文化产品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消费者,这就增加了文化产品属性和边界的不确定性。边界的不确定性致使文化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延伸可能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这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能只靠文化部门自行推动,更多的应当是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积极加盟与互动。“文化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是各种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心理形式、精神形式和社会形式,而且是一种经济形式和政治形式。”[3]309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吸引各个行业、领域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各行业领域的积极互动交融,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
文化产业集聚表现为一群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或集群,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的和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一些产业相关度较大的产业集聚到一起,形成规模经济,通过企业和产业集群模式获得利润,这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模式。这种集聚型文化产业模式,“往往把相关的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室、艺术家俱乐部等组合在同一个空间,不但降低了开发的成本,而且在相互的穿插渗透中,形成许多新的组合。”[2]61
文化产业除了具备其他一般产业的经济功能外,由于其广泛涉足精神领域和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还具有传递强大精神文化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公共文化环境、提升公众文化品位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体现出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功能所在,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即经济效益与公共服务价值的双生并重性质。“文化产业既要追求产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也要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3]156文化产业的公共性功能,在使文化“经济化”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的社会化服务。所以,文化产业与其他一般产业不同,追求经济利润不能成为其唯一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而是要充分兼顾和发挥其社会功能。
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走向,是促使文化产业发展升级,成功促使山西文化强省的决定因素。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产业的特征是制定文化发展策略和建立发展模式的前提。
为了促使山西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现代,走向开放,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四种突破模式。
文化的本质和突出特点在于其公共性。打牢公共文化基础,以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提升民众的文化品味和文化认知,提升大众文化消费和生活品质,是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应采取以下三条有效措施。
1.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根基和平台,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演艺馆、纪念馆、体育馆、甚至公园等是一种非常直观形象的大众文化教化资源,也是一种文化普及资源和平台,它有效地提供了文化休闲场所,培育了大众的文化心态、文化消费理念和文化欣赏习惯。如果我们拓宽视野,将文化产业的发展视作一个更宽泛的领域,那么大众文化设施的完善和服务实际上是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着宽广的平台和厚实的基础。
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博物馆却成为了稀有资源,感受博物馆文化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山西在进行文化产业布局时,要寻找突破口,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纳入省委和省政府对各市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切实把握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拓展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空间,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娱乐消费环境,打造山西的公共文化特色和环境。
这种以文化的社会效益拉动经济效益,以文化事业拉动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既兼顾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带动实现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山西要从这种战略眼光出发,把文化事业和产业统一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2.优化生态环境,奠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从根本上说,文化发展和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生态作为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最广泛地折射和体现文化的公共性。
自然生态影响公众旅游和感受文化的心态和主观趋向性选择,山西只有打造整体优美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人们驻足,才能使游客忘返,才能留住客人,留住消费,留住生意,保持繁荣与发展。
生态环境的优化奠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有利于破解文化要素和资源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最深刻地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煤炭大省,游客对山西的生态环境具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极大地降低了山西旅游的吸引力。山西要转型发展,成为文化强省,不能总依靠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型的传统模式,一流的文化要依托一流的自然环境,山西要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就一定要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净化天空,彻底改善旅游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一流的自然环境如果融入山西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促使山西成为真正的文化强省。
3.文化服务面向大众,培育大众文化消费群体。相对而言,文化是较高层面的精神消费,既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情趣和品位。因此,引导和提升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情趣,培育大众消费人群,把广大的普通民众作为最基本的服务群体,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首先,要使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大众,切合大众化的口味,努力增加提供适合大众需求和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总量。对于属于大众群体的普通民众来说,因为经济条件和消费心理定位的限制,难以选择高昂的文化产品。因此,针对这一群体,需要开拓思路,研发对路和定位产品,以低价和薄利打开市场。文化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为大众服务的层面上,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大众化产品的商业性开发,就是把符合民众精神和心理需求的商品开发出来,并予以规模化发展,这是文化产业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政府要支持那些面向大众的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加大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品种和重点文化单位的经费支持力度。再次,政府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要提高民众对文化艺术精神和经济价值的认识能力,遏制腐朽文化的传播,利用现代文化,激发民众更高品位的文化追求。特别是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和参与机会,创造条件引导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着力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品味,优化青少年文化消费趋向。“说到底,大众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找准文化产品的大众认同、流行形态这两大切入点,借助市场媒介普及推广和营销。”[4]
文化产业是各种先进的高科技与文化艺术资源整合形成的高新产业形态。山西要成为文化强省,就要不遗余力地强化科技创新,注足产业链的内在推力,打造技术推动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利用技术进步加快技术设备更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文化生产方面的硬件支撑优势,打造文化的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平台和运作机制,推进文化产品制造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其次,利用技术进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集中大资本实现文化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将技术融入文化的生产过程,实现山西的文化资源优势向生产力优势的转化。文化“巨无霸”迪斯尼和好莱坞就是借助科技创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1993年迪斯尼通过尝试把高新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在短短四年时间,销售额就增加了近三倍。同样,好莱坞运用最新的高科技,实现了高新技术与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崭新的电影形式。在纽约,百老汇音乐剧制作和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也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模式值得我们大力借鉴。再次,促进文化创新与新媒体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文化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还取决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效率。今天世界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带动新媒体走向了全新的领域,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流行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为数字出版、数字音乐等文化形态与新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也带来了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美国学者葛洛蒂曾指出:“数字化时代就是一切信息活动都可能通过产业的方式来处理、发送和接受。”[5]山西要重视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为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大对以网络化、数字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网络整合,建设先进安全的现代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大容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推动传统媒体、移动通讯与互联网的互动融合,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平台功能,促进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
文化产业的一个新趋势,就是越来越趋向集聚和链条效应。山西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集聚融合效应,促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为此,需要成熟的创新、生产和商业集聚模式作保障,需要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集聚互动发展。
首先,要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山西要大动作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对省内文化产业进行产业聚焦整合,规划产业集群核心,促使产业链延伸,为形成集聚型产业模式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产业集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地域型文化产业集聚,即位处同一地理区域内多个文化企业围绕同一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空间布局合理的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格局,提高我省文化产业整体突破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二,主导产业型文化产业集聚,即以某一类或某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围绕这一主导产品发展出具有链条效应的众多文化企业,以此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集群,以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在这一方面,如横店影视基地、河北香河家具城、广东佛山陶瓷、东莞家具等都是成功模式。我省有丰富的老字号产品品牌,但是在规模上没有做足,没有形成一个文化和产品的核心,为此我们要加强特色产业群的规划和建设,努力促进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的形成,发挥它们的龙头带动作用,以此成为山西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地方化、地方专业化文化产业集聚,即某一类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集中在某一个地方或地区。突出特色县、特色镇、特色街甚至特色村的集聚功能,使不同特色的区域和企业作为专业化生产产品链上的某个环节,形成集群并凸显规模经营优势和集体效率优势,并带动和引领文化产业向上下游延伸,使其获得整体发展,最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创意文化产业群落,促进文化产业的辐射发展,产生良好的市场效益。
产业集群的定位,可以使得山西省以核心规划为导向,凝聚文化产业的优质力量,建立形成产业集群的配套体系。这个体系的运作应以开放的姿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统一、公平、公开的发展环境为保障,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导科研机构、大学、中介组织、协会以及金融机构等组织积极参与互动。各个组织在配套体系的机制下,自行运转,使文化生产资源和要素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得文化在协和的产业链中相互供给、补充、对接和发展。
其次,促使文化产业跨行业合作。由于文化产业拥有大批的横向和纵向关联企业,出现集群现象。这种集群优势的产生来源于行业之间的完善价值链,因此要更好地形成文化集聚化发展,就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的跨行业合作。第一,优化行业配置。文化领域的条块、行业和区域分割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打破行业壁垒,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坚持产品开发设计中行业特色互补的整体性思路。要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特点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实现多个相关区域和行业的优势资源整合,避免同质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促成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大跨越。第二,实现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文化企业要强化自己的核心优势,善于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寻找合作互补,使互动中的各文化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成本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但具体到文化产业则要另当别论。由于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与根本,而创意的核心是人才,是人的知识、思想与智慧,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推崇的是创新和个人创造力,不是单纯固定资产的积累和原材料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味地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不是文化企业的明智选择。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人才投入环节需要加大成本支出。山西要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要造就一流的文化人才群体。其次要注重复合和跨界人才培养。就文化专门人才而言,主要包括三类,即创意人才、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创意人才具有核心创造力,具有以智力服务为突出特征,将抽象的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其突出的是对文化资源的转移与嫁接能力。技术人才的优势则是以文化特殊技能为手段,能将文化技术与产业融合,使文化创意得以实现。经营人才体现出的是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属性,可以说是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的播种机和宣传队,要求其具备“对于艺术品本身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对于人们审美取向或者说文化消费市场把握的敏感程度的素质”[6]。
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中的核心要素,山西已借用一些文化和教育实体设立不少文化人才的培养专业,正在发挥文化专门人才的输送和文化人才资源的积累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文化专门人才培养固然重要,但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属性,文化创意、技术和经营往往是互为关联的,不懂文化经营和文化市场、不懂民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的人很难形成有价值的创意,也就难以实现文化技术与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的融合。所以,文化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复合型甚至跨界型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学’与‘术’分离,重‘术’轻‘学’,或者重‘学’轻‘术’”[6]。跨界互动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真正的文化人和创意人应善于专业间的多样性合作和交流,有能力在“隔壁”为自己开启一扇门,善于“串门聊天”,而且要“察言观色”,发现“东家的长”和“西家的短”。
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演艺人才、文化人才本身。文化专门人才有其自身的优势,他们熟悉文化、钟爱文化,积极传播文化,但由于他们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创造文化作品本身,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个人灵感、专业背景和个性风格出发进行创作。但作为文化产业,往往需要进行逆向操作,即从经济价值、市场预期、观众需求等出发来推进文化产品的创作,特别是进行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衍生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特别需要文化人才之外的其他专门人才加盟文化产业,发挥合成人才优势。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讲,我们要大力拓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宽度,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加盟,包括专门从事传统文化基础研究的文化界名人、资本运作人才、文化创意和创作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经纪中介人才、大量传统手工艺人,甚至法律人才等,都应当是文化产业人才大军的一员。文化产业尤其需要一批新型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不同的是,他们既要有企业家精神,又要有文化精神;既要有精英眼光,又要有大众思维,这样才能注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确保文化企业发展的活力。由此看来,山西只有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的人才视野,拉长文化产业的人才链条,才能使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1]张 凤.试论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1):28.
[2]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09年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胡惠林,叶取源,王永章,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6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蒋宏宾.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J].社会纵横,2010(11):78.
[5]葛洛蒂,张国志.数字化世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6.
[6]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瞻——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