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 峰,白旭光,郭春梅,白 薇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办好大学,内涵是关键;发展高等教育,提高质量是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最核心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基本遵循,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攻坚方向和重大举措,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牢牢把握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和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矢志不渝提高质量,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积淀坚实基础[1]。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既是必由之路,更是发展之源。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不断追求发展、追求进步的质量文化为价值基础,在学校外部的支持帮助下,内外合作、全面保障教育质量的组织管理系统,是现代教育评价手段常态化、系统化、体制化的结果。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责任者是学校领导,保障的基础是教师,教育质量的载体与接受者是学生[2]。我们在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初,就明确认为这一体系必须要有整体的系统思路,而顶层的设计将对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山西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有本科生2万余名,研究生近6千名,教职工4千余名。在系统总结百余年办学历史和跻身全国“211工程”高校的地位后,将学校类型定位为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学科定位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目标定位为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定位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科学研究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地方高校,要始终坚持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重点,切实体现出“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传统[3]。
这一顶层设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总纲,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只有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做好科学定位,不断强化优势,学校才能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最终建成高水平大学。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即将逐步取代传统产业,产业结构将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3]。太原理工大学所处的山西省经济结构也将逐步摆脱粗放式发展,转向以低耗能、高产能和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其作为一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特色鲜明的理工科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要实现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由之路[4]。高等学校应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订,从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加强基础课程,扩充基础课比例;增设特色课程,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扩大选修课程,推动自主学习;强化学科融合,发展学科交叉等改革措施,融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对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要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研讨性教学,研究型学习,在实验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增加创新性研究项目等,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3]。在人才培养中,结合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在工科类部分专业中还要实施大类培养、后期分流设立专业方向的培养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教育改革的力量凝聚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实现“三个结合”。
1.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体系要包括自主实践、现代工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强调与课堂教学的密切结合,重点体现教育教学与社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与形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的改革和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来实现。
在课内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高等学校还可利用团学组织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人数与受益范围。如有的高校以科技社团会员为基础,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实践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2.自主实践与培养指导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创新教育是工程教育的灵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高等学校可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创新实践的自主性;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创新实践的教育性;以制度为基础,促进自主实践与培养指导有机统一,形成自主探索与培养指导的有机统一,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
3.科技训练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科技训练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就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了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紧张等问题也随之成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深入开展和教育质量有效提高的瓶颈。对此,应在稳定控制招生规模的前提下,积极筹措经费,着力改善办学的软硬件环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在素有“象牙塔”美誉的高等学府,人永远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一大批精于治学之道的教师和大师,楼盖得再多、再漂亮也难发挥应有的作用[7]。因此,师资队伍是办学条件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2005年开始,学校连续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教职工校内岗位津贴发放和科研业绩奖励,2010年又出台了新的校内岗位津贴实施方案(草案),计划今后每年投入1.2亿元用于新的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改革,其中用于教师队伍的投入约8千万元,占计划总投入的近70%。
高校要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不仅要注重吸引人才的“输血”功能,更要强化现有人才的自身“造血”功能。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进修计划和培养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大力开展青年教师培育工程,创新青年教师培育机制,不仅在全体教职工中实现了教师身份的自由转变,而且针对青年教师的学历提升、出国访问、进修制定了宽松、有利的制度和政策,为提高教师学历和知识层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硬件设施方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集中有限资金投入到办学基础条件改善中,并利用国家“211工程”一期、二期建设经费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对全校的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室进行了重点建设,维修改造了全校的教学基础设施。
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对于保障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可低估。高等学校要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一批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项目,打造一批敬业奉献、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教学团队,加大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服务地方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专业建设方面,高等学校要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加强对新办专业的建设,保证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在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建设方面,要大力实施“教学名师”工程,重视课堂教学,坚持教授在教学一线授课,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要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并努力使其成为发展目标明确,梯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具有“老中青结合、兼顾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相长”鲜明特色的教学团队。
在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建立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全员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质量保障制度。
在本科教学方面,要从教学基本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包括日常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听课与考试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等在内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和学生评教、督导组评教、同行专家评教于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还要完善教师基本状况信息数据库、教学例会、教学通报和教学简报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规范管理教学行为。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要严格过程管理和监控,将各环节出现的不合格现象作为质量跟踪对象,直接列入学位论文盲审名单。同时在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方面,要不断加大硕士学位论文的盲审比例,建立学位论文的量化评价体系,要求对博士学位论文全部盲审。在论文答辩中,要切实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答辩工作。
除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制度外,高等学校还要严把入口和出口关,实现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形成全过程的无缝链接和闭环控制。同时在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确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情况,全面考虑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制约因素。在保障就业制度方面,通过就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对学生四年不间断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制度及就业信息化制度建设、校院两级就业招聘会制度、就业合作联系单位走访与回访制度、杰出校友和创业明星评选制度、关注弱势毕业生群体制度,扩大与企业合作解决学生就业的途径,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精神,彰显一所高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体现为蓬勃有力的发展态势与和谐向上的总体氛围。而蕴含巨大精神力量和丰富育人资源的学风,在高等教育漫长的办学历程中,更有灵魂之称,被普遍解读为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高等教育界广泛认为,学风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其贯穿办学思想、治校方针和教育实践的始终,并与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目标定位休戚相关。
近年来,国内屡现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现象,引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反思,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进一步凸显。建设优良学风,与端正教风、改进作风一道,共同成为中国高校切实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地方贡献度的重要基石。学风建设,既与教风、工作作风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又有着其特殊重要性。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健全制度体系,加大监督、惩处力度,使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现象既无立足之地、更无滋生土壤,通过奖惩机制营造诚信环境。其次,要切实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特别要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广大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再次,必须着力构建诚信教育长效机制。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专题系列活动,并结合省情实际,领会晋商文化精髓,弘扬晋商诚信传统,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做学,堂堂正正做人,以崇高理想和实际行动为“中国梦”增光添彩[5]。
总之,在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积极争取改革创新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更为迫切的是,牢固树立改革创新、主动实践的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敢于破解难题,善于消除瓶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自身长远发展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的相互促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世界一流的大学增添更大力量。
[1]魏 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64-70.
[2]郭 平,田联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25 -28.
[3]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4-9.
[4]王 岩,杜少杰,李 娟,等.建立四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6-8.
[5]吕 明,杨胜强,白 薇.弘扬诚信端正学风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石[J].中国大学研究,2009(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