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生
谈到语文学习,我们常用“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词语来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积累,逐步形成语文能力。这里的“积累过程”指的是学习中的认识过程。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的设计流程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学生的每一个认知点,相机诱导,随机点拨,引领学生向上发展。实际上,任何学习方法都遵循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规律,“读·赏·写”三位一体作文教学法也不例外,其中“阅读与鉴赏”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创作的过程,它是作文教学最终的呈现形式。那么,怎样将阅读认识转化为写作实践呢?这其中方法多种多样,“巧借古诗,改写训练”是读写结合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什么是改写呢?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丰富已知形象,扩充已有认识,填补艺术空白的一种写作训练法。在诗歌教学中使用此方法,既有助于鉴赏诗歌,又有助于习作练习。改写一般遵循“确定故事、确定场面、再现情境、表达旨趣”的写作规律。“确定故事”是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确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确定场面”是找出活动地点、主要人物、主要活动,加以渲染;“再现情境”的关键是根据已确定的场面,丰富诗歌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如还原此时此地意象的方位、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填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旨趣”一般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两种方法。改写作品的方法简单易学,基本上是靠想象和联想来添加成分,补充内容。在这一方面,诗歌的改写训练能够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诗言志,歌咏言”,诗人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塑造出一个个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表达诗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理想。好的诗歌还要求在短短的篇幅中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学生在诗歌改写过程中接触到了人类历史长河里一个个诗人的伟大心灵和不朽的人格魅力。如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时,可将诗歌内容改写成一段叙事散文。其文如下:
(一)
时当深秋,我立于高山之上。抬头仰望浩瀚的天际,茫茫之中有着些许凄凉。秋风刮过,夹着几声猿的哀鸣。江水清透,映着白沙。鸟儿从空中飞过,凄厉的叫声,伴随着呼呼的秋风,像塞北的羌笛声。数不尽的树叶脱离了枯黄的树干,飘荡在空中。再看那长江水,滚滚而下,势不可当,轰轰的声响在这寂寥的秋天显出几分悲壮。
在这样充溢着悲伤与沉郁色彩的秋天里,年过半百的我独自抱病登上了这高台,远望秋景,只觉心中郁郁不畅。再看看自己,艰难的命运与国家坎坷的前途为两鬓抹上了浓浓的霜色。贫病交加,只得将酒杯搁置一边。在这秋风秋景中,即使站在高处也找寻不到“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之感,有的只是沉郁悲痛的心情。脚下的这方土地,本应气象万千,呈现大唐繁盛的面貌,可如今山河破碎,盛唐之梦早已不复存在,战争洗劫了往日的幸福生活,百姓苦不堪言。本想借酒消愁,怎奈新停酒杯,只好面对茫茫天宇,长声叹息。
(二)
客居在外,心头总是烦闷。离开京城很多年了,人已渐渐衰老,而心愿却不曾实现。又是一年重阳节,独自登上高处,感怀日月。
风呼啸着刮过,寥廓深远的天空回荡着凄惨的猿鸣声。江水清澈透明,飞鸟在小岛上盘旋着,或许在期待秋天的到来。秋是来了,真的来了。落叶在空中飘荡着,像鸟儿一样盘旋着,可最终还是禁不起地心引力的吸附,回到地面。满地的落叶,让人无法整顿精神。再看那滚滚向前的长江水,没有一丝退意,犹如心中的愁绪。贫病交加的我,独自登上高台,遥望萧瑟的秋景,不禁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艰辛、苦痛,是它们染白了我的双鬓。可如今,潦倒的生活,让我无法再用痛饮的方式解除心中的苦闷。
诗歌改写成散文。要认真阅读原文,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情节、人物等细加揣摩,把握准确,抓住基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加以想象,并确定改写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最后要改写语言,诗歌的语言是精练、押韵的,不太注重完整和连贯。用诗歌来叙述故事情节,必然会有不连贯、不完整的地方。因此,要改成散文,不但要去掉押韵的特点,还要适当加一些过渡的词语和段落,或者加一些叙述的语言,但要切忌将诗歌语言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上面两段改写例文就较好地再现了诗人抱病登台的情境和心理感受。在一次次的改写练习中,学生将诗歌中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自己生命的个体部分,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语文素养随之提高。
改写作品不仅是一种作文技巧,也是理解、感悟作品的过程。学生在改写过程中既提高了鉴赏作品的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学会了如何理解、感悟和运用诗歌,从文学艺术的沃野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