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素材的储备与运用

2014-04-11 10:32赵红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材料

学生的议论文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单薄,材料不充分;有骨架,没血肉;材料不真实,不新鲜;材料不典型,论证什么都用得上,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事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训练,相信这些问题是能够克服的。

一.素材的储备

在素材的储备上一定要做到积极有为,用心储备,力争让自己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首先应该有意识的对自己已有的素材进行大盘点,看一看自己有多少压箱底的货,自己读过的经典作品、熟悉的名人、感兴趣的领域都是我们的素材库,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选择、归类,让自己的素材有系统性,方便考场的调用。

平时素材积累不是十分充分的同学可在短期内精心准备,加强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我们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课本入手,多角度去开掘素材,特别是一些大家名家,我们在关注他们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关注一种生命现象,他们成长的经历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感悟与帮助的,而这正与高考作文题关注学生成长的考查意图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几位自己比较喜欢的大家名家,重新回顾一下他们的作品,详细地了解他们的生平故事,感受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智慧光芒,并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便是我们未来使用素材的切入点。比如大家熟悉的鲁迅。我们学了他的很多作品,对他的思想、人格、理想都有着深刻的了解,通过对他的思考,鲁迅的身影可以出现在很多作文当中,如:梦想、价值、磨难、创新、选择、责任、超越、追星、诱惑等。事实证明,我们对素材的思考程度决定了素材在我们手中的价值,用心用情去读这些材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好的素材犹如一片沃土,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唯有如此,我们的素材才会成为活水,让我们的作文鲜活生动。

其次,可以关注现实选用与时俱进的材料,就是指材料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这些材料包括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与时俱进”呢?

1、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报刊文摘》等报刊,了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2、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未被词典所记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最后,可以熟记一些诗词名句、哲理短句、名人名言、经典歌词、优美排比句,想尽一切办法用他人的语言来装饰自己的文章,让自己的文章成为一台漂亮的花轿。

二.素材的运用

素材的使用犹如蜜蜂采花酿蜜,写作时,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摘录或选用在生活中和阅读中获取的新鲜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有新意的文章。

素材的运用一定要灵活,千万不能不做思考,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盲目运用,以致于言不及义,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借“新闻”或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或编撰故事,或改写成故事。二是抓住若干生活镜头组合成一个场景或连缀成一个过程,表达一个新的主旨。三是博采众多具有相似点的材料,按一定顺序组合,共同突出一个有意义或让人振奋的主题。总的来讲就是要根据写作实际,有侧重的选择某一个点,并把与这一点相关的细节放大泡开。这种方法,关键是两点,一是“花”要新鲜,要丰富;二是改造,要“酿”,赋予新意。

具体方法:

1、直接引用

类似于诗词名句、名言警句、经典歌词等素材可直接引用,成为论证的材料,也可以成为立论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容易使用,使用时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积累要准确,因为是直接引用,所以要保证材料与原素材的一致。比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可以直接成为我们文章的观点。

2、相似素材组合使用

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可能积累了许多素材,这些素材从单个上还不能有效的论证中心,这时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通过相同的素材特质,来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气势。

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根据写作题目要求,围绕着文章的中心,将平时积累起来的人物素材,巧妙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相同点,挖掘出来,论证同一个中心,这就像一个炸弹本身就有威力,如果把几个炸弹捆绑在一起,构成集束炸弹,威力会更大,组合使用后的写作素材会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比如苏轼和李清照的人物素材就可以组合使用。

3、相对素材对比使用

有时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手中只有一个素材,这个素材从单个上论证中心很单薄,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进行反向联系,找到与素材内容相反的素材进行对比,通过不同特质的素材进行组合对比,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素材的对比使用,需要我们要抓住对比点,进行组合,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该互相对比,互为映衬。其次在素材的使用上,要将对比引向深入,运用的正反两方面的素材,不能只摆出事实,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解释素材中多蕴含的深刻道理。素材的对比包括物与物的对比、人与物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三种形式

4、模仿素材旧曲新唱

掌握了大量写作素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题目,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模仿或有效移植。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素材精髓移植入具体写作文本中,实际上就是对原素材的形式模仿,也可以对原素材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进行移用,移植时,一要注意切合题旨,移入合适的土壤里;二要注意对所移植的素材进行精辟点化,使素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在看似无法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作文素材储备与运用的指导,会让学生的作文有法可循,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红波,教师,现居内蒙古乌海。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材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