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

2014-04-10 05:21韦家朝
教育界·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语学校双语教学质量

韦家朝

【摘 要】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是指对壮汉双语教学质量起保护作用的一切事物,其主要特征是保障目标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保障内容更偏重实践指导、而非理论传授;保障方法更注重过程管理;保障主体更注重学生参与。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学 教学质量保障

理解和掌握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是开展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理论前提,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

要了解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保障”一词的定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保障”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如“保障人身安全;保障公民权利”;二是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如“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即对生产起到保护作用的是安全的环境。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名词一般做主语、宾语,由形容词修饰。可见,“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作为修饰定语,而“保障”属于被修饰的“名词”,在此作名词解,即意为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所以,“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就是指对壮汉双语教学质量起保护作用的一切事物。如教学评价、学生评教等作为一种监督工具,就是对壮汉双语教学质量的保护手段。

二、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特征

与普通教育相比,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有一些明显特征,主要体现在目标上更注重结果,内容上更强调实践,方法上更强调过程,主体上更重视学生参与。

(一)保障目标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与壮汉双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稍有差别。2011年3月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加强壮汉双语教育”。 广西壮族双语学校主要开展“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壮汉双语学校教育在保护壮族语言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开展了扎实的实践。但同时也说明,与普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更注重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果”,而壮汉双语教育更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即并不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而强调壮汉双语言技能的熟练,能够满足生活交际的最低需求。

普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目标因此也更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对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目标来说,则需关注其教学的过程,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 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目标就是要为最终学生能够“壮汉兼通”而努力。

(二)保障内容更偏重实践指导,而非理论传授

对壮汉双语教育来说,由于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是要看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情况,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讲解水平,而非像普通学校那样偏重学理分析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更偏重实践指导成效,而不是理论传授多少。教育部有关文件中也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壮汉双语教学过程具备实践性和双向性的特点。为了保障这一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保障的标准等都要服务于这一要求,自觉并积极地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与保护力度。

与其他非壮汉双语教育相比,壮汉双语教育要更强调 “实用型”人才培养,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技能,而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弱。所以,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内容应与其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与普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内容相比,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内容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更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并行的操作,更强调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训练。壮汉双语教学必须以实践指导效果为核心的质量标准,促进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践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满足社会与工作需要。

(三)保障方法更注重过程管理

壮汉双语教师教学保障方法更注重过程管理,这与其人才培养的特点有关,即与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有关:一是实践教学需要过程指导,注重教学和指导的过程。对于语言技能传授为主的知识,如果没有完善的指导过程的知识,是很难真正掌握一种语言技能的。因为语言学习带有很强的过程性,缺少某一段学习训练过程的知识,可能会导致整个语言教学的失败。二是实践教学需要注重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对实践教学来说,如果忽视了某些环节,也会导致语言学习的失败。从整个教学体系来说,壮汉双语教学推行学练结合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将训练和模仿作为关键环节来抓。这也表明壮汉双语教学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重视。

(四)保障主体更注重学生参与

壮汉双语教师教学保障主体更注重学生参与,也与其人才培养的主要质量标准有关。壮汉双语教师教学的主要质量标准是要看其培养人才的学习效果与质量,这种以“出口质量”为关注焦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需要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将学生置于教学质量保障关注的中心。壮汉双语学校要办出自身特色,这个特色就是适用性,适用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质量指标越高越好。壮汉双语学校办得如何,教学质量如何,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学校的特色创新。教学质量保障,要保证常规运行和特色创新,保证全面质量满意,“这个满意不是我们自己管理者满意,而是要使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 商务印书馆,2005: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语学校双语教学质量
椭圆与一对“姊妹椭圆”及其性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套牌学校的秘密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