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重在亲历

2014-04-10 08:07汪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孔隙科学探究

汪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如今科学的课堂热闹非凡,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同学们兴高采烈,课堂气氛轰轰烈烈!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呢?得到了多少发展呢?如何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探究效果,怎样关注孩子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行为”已成为很多科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也引发了对“科学课堂学生实证意识与行为的培养”的深入思考。

很庆幸,也可以说很幸福,因为在我身边就有好几位在科学领域成绩卓著的前辈,他们对科学课堂积极探索,借助各种培训活动进行观摩展示,为我们新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何老师的一节《神奇的水》让我收益匪浅,课堂中他那“随‘疑潜入‘课,润‘生细无声”的活动探究风格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折服。

毛细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常见,但不一定会想到去对它做研究,同时其中的科学道理自然也不会明白,这便是所谓教学价值的存在。对此内容的探究,教师创设了一个理性而又不失趣味的课堂氛围,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组,教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使课堂中呈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生成,从而孩子们找出了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1、顺需要而动,找准学生探究的切入点

课堂片段回放:

师:(似不小心在桌子上弄洒了水)这些水会怎样?

生:往桌子下面流。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我却能让水往高处走,你信吗?

生:不信,你叫它往上走看看,你试试看。

师:我很佩服同学们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学习中我们就要有这种不唯书、不迷信老师的科学精神。让事实来说话,我们试一试!(宣纸条放到水中)看到什么现象?

生1:水上来了。生2:纸条慢慢变红了。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1:水是怎么往高处走的。生2:水为什么会往高处走啊?生3:你是怎么弄的?这是真的吗?

师:(板书课题)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美国当代的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教学中的“前概念”。从学生已知的情况出发,引出相反的或未知的概念,从而进行教学孩子的前概念海洋中泛起了涟漪,学生在努力恢复平衡中自然卷入探究:水为什么能往高处走?正所谓“不悱不发”。

2、顺思维而行,找准课堂进程的生成点

课堂片段回放:

师:同学们在玩的时候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还善于思考,具备了“小小科学家”的素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几种现象的产生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两类材料有什么不同。

生:这些材料中,玻璃管、吸管、布条、纸片、葱白都会让水向上爬升,我仔细观察,发现玻璃管、吸管有孔,布条有一些小眼儿,纸片对着阳光看好象也有缝,葱白好象也有孔。不能让水爬升的玻璃棒、玻璃片是看不到什么孔或缝隙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提出问题阶段。自己的生活前概念受到事实呈现的冲击时生成问题:咦?怎么回事?这是真的吗?这种思维的冲击使孩子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这便是思维发展的开始。第二,猜测假设阶段。“是不是真的?我试试看!”这是思维冲击后学生心里立刻呈现的一个命令导向。一操作,发现有好多的物体都能向宣纸一样,让水往高处走,此时的孩子思维得到了新的生成:“有的物体能让水爬升,有的物体不能让水爬升,是什么原因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在这样一个思维起点处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从而猜测出毛细现象产生的条件孔隙,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走向深入。第三,寻求验证阶段。“可是你能看到粉笔的孔隙吗?”“看不出粉笔有孔隙那为什么水能上升,难道我们猜测得不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让课堂教学自然而然进入到验证阶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看出水确实是沿孔隙上升的吗?”此时的学生,思维逐渐走向缜密,在设计实验的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多种实验进行验证,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断提高。第四,探究问题阶段。在孩子进行科学探究验证的同时,水爬得高低、快慢这一现象促引孩子生成了新的问题:水爬升的高低、快慢与孔隙的什么有关?大小?疏密?排列规则?还是……另外,实验中发现中间有水的两块玻璃片不容易分开又是怎么一回事?由于课堂的时间关系,假如都让学生独自去探究,势必事半功倍。所以假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决了水爬升高低与孔隙的关系,其余的问题留在课后进行拓展研究。

3、变教材而教,找准课堂探究的深入点

教材中已经预设了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活动二:想办法让水往上爬。分别是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通过短暂的教学,学生对自由活动比较容易接受和发现问题,进而研究并解决问题。有了第一个自由活动的基础,学生再继续探究的过程就显得游刃有余。

4、顺情感而引,找准探究热情的持续点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本课教学除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获取毛细现象的相关知识外,教师还关注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渗透科学探究精神可以为学生今后可持续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目前的学习行为,又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作者单位: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孔隙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