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研究综述

2014-04-10 10:42彭苏浩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象家庭家长

汤 倩,彭苏浩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陪读研究综述

汤 倩,彭苏浩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为了解我国陪读研究现状,对已有陪读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研究显示,近年来陪读家庭数量不断增加,涉及的阶层范围逐渐扩大;陪读对象由中学生向小学生、大学生两极扩张;陪读成本逐渐加大;陪读成因由主动变为被动;陪读行为由理性向非理性转变。总体上来看,我国陪读研究主要交叉集中在陪读特点、形成原因、利弊分析、影响因素及对策四个主要方面。陪读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单一、陪读现状研究较多而实际干预研究较少等。陪读作为我国特有的教育形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密切相关,需要理性地看待其发展。

陪读;研究现状;陪读成因;陪读利弊;陪读干预

随着国内居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成本逐渐加大。由于地域、经济等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很多家庭选择随子女离开原居住地,进入到县城或城市,加入到“陪读”行列。“陪读”作为一种我国特有的家庭教育形态,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成为社会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由陪读所引发的一系列家庭、学校、社会问题也逐渐呈现,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陪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陪读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启示。

1 陪读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陪读现象在我国古代已有记载,古代的陪读主要指大户人家、官宦人家子弟为博取功名,找个书童陪他们读书,这些书童兼职玩伴和仆从,与读书人年龄相仿。“陪读”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后,“陪读妈妈”“陪读奶奶”等名词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当前,学术界对于“陪读”一词至今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王江首次从专业化的角度将陪读定义为:农村家庭从原住地搬迁到城镇中,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房安家,细心照顾孩子的生活[1]。郑燕娜从形式上将陪读划分为临陪、半陪、暗陪、全陪[2]。王晓慧从陪读原因角度将陪读分为因父母进城务工而致的随迁型陪读、因中小学布局调整而致的被迫型陪读和祈求获得更高教育质量的主动型陪读[3]。王莉针对张掖市甘州区农村陪读现象调查,给出随迁型陪读的定义为父母或其他亲人随学生离开原居住地,进入乡镇或城市,在乡镇或城市中小学附近租房居住,长期照顾学生,陪伴学生读书的一种社会现象[4]。有关陪读行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推拉理论、再社会化理论、社会角色转化理论等。从个体行为学角度,陪读可定义为:家长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离开原有居住地,进入到教育资源较好的县城或城市,在学校附近居住,以照顾子女日常生活起居为目的的行为。

2 陪读研究现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陪读研究的现状主要交叉集中在陪读特点、形成原因、利弊分析、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四个主要方面。

2.1 陪读特点

最初,有关陪读现象的研究多以新闻事实报道的传播学角度,从陪读家庭食、住等生活现状进行现象描述。陪读现象愈演愈烈,吸引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甚至出现了专门以陪读家长为原型的电视剧《陪读》。调查显示,陪读群体构成中母亲陪读占75.4%,陪读家庭经济条件状况一般的占56.2%,陪读家长文化程度中学水平者占58.9%[5]。农村中小学的陪读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独生子女是农村中小学家长随迁型陪读的主要对象之一[4]。农村陪读家庭进入县城或城镇后,家长们放弃工作或劳作,最直接面临的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减少。研究显示,陪读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家庭中一项重要的经济负担[6]。在“陪读大军”行列中,陪读的对象小到幼儿园学生,大到大学生、研究生,主要以中学生为主,陪读家长主要以母亲为主,近年来也出现父亲的身影。从陪读现象的发展轨迹来看,表现为以下特点:陪读家庭数量逐渐增加,农村陪读家庭是陪读群体的主力军,其中陪读对象以独生子女居多;陪读阶层涉及范围不断扩大,陪读阶段由中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级扩张,陪读资本逐渐加大;陪读行为由主动转向被动,由理性转向非理性。陪读现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种特殊甚至畸形形态,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呈现。王文龙将陪读现象比喻成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肿瘤,在开始的时候是良性的,尽管难看,但对机体无害,然而,随着肿瘤的不断膨胀以及衰朽,会严重威胁到肌体的健康,如不尽快切除,可能彻底毁灭整个肌体[7]。

2.2 陪读成因

通过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学者们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陪读的利弊进行研究分析。高玉华认为,社会因素(如社会流动、就业压力)是陪读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制度弊端、学校自身的管理等教育因素是陪读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父母溺爱子女、家庭条件的许可等家庭因素是陪读现象产生的推动力[8]。李红丹指出,陪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9]。李长红从家长角度出发,认为陪读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担心孩子吃苦受难、担心孩子的自律性以及家长隐形成就观的显性表现[10]。丁芳对父母的陪读行为进行了心理学诠释,认为父母存在的陈旧思想观念以及占有、攀比、补偿、恐惧、从众、寄托等心理是导致陪读行为发生的原因[11]。由于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陪读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村学生生源减少,导致许多农村中小学撤并或缩减,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为了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农村家庭只能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城市里的学校,被迫加入到陪读行列。因此,陪读成为集中办学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另外,户籍制度的放宽、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城市迁移环境的改善,也为陪读迁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陪读利弊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有关陪读现象的利弊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陪读尤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围绕陪读的利弊研究,主要从对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来分析。对于陪读学生而言,虽然父母的陪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不利于陪读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健全人格的发展。张曼调查指出,陪读学生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非陪读学生[12]24-26。陪读对于家庭的最直接影响是家庭经济的减少,对于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陪读无疑又增加了一项经济负担。同时,由陪读引发的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问题也较多,特别是亲子关系问题,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敏感,家长对于子女的照顾,无形中会使得叛逆心加重,更加容易引发冲突和矛盾。对于社会来说,陪读现象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风气。部分家长盲目地攀比从众,不仅影响了社会教育观念,同时由陪读所引发的房租上涨、生活起居费用增加等经济问题,扰乱了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学者指出陪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然而许多农村家庭陪读性迁移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市“爆棚”、农村“空壳”现象严重,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考验。王文龙从社会学角度全面解读我国社会陪读现象急剧膨胀的社会危害,认为陪读现象蔓延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加重普通大众的经济负担,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激化社会危机,同时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独立精神,降低教育资源的投资效率,强化应试教育模式,最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7]。

总体来说,陪读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考试体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毋庸置疑的是陪读确实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方便与帮助,但陪读也极大地弱化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塑造。陪读所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都需要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其危害性。

2.4 陪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陪读产生的影响,对于影响陪读的因素主要有外部环境因素与家庭内部因素。概括来说,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指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差异、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度重视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观等。李红丹、张曼对高考陪读家长行为选择研究显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子女取得优异高考成绩的诱导、独生子女政策下家庭教育的缺陷是主导因素,家庭经济支持、信息网络的提供、经济资本与社会关系资本的积累、跟风行为及群体其他人的压力是陪读行为的支持性因素[12]8-15,[13]。而针对陪读现象的对策建议研究也主要从影响因素方面展开讨论。对社会而言,应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针对一些家长因为学校管理松散、学生住宿条件差而选择陪读,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宿舍建设,同时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导向。陪读家长需要转变子女培养模式,由包办式陪读转变为辅助式,变监督为督促,加强与子女的沟通。陪读学生自身需要学会自理自立,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学会自我调节。

3 评价:问题与展望

研究者在陪读现象的现状调查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对陪读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但是,目前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等几方面。

3.1 研究方法单一

陪读现象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思辨与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且前者占研究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少数调查法的研究,也主要是自行编制陪读基本情况调查表,如了解陪读的时间、形式等,多数研究仍是停留在现象描述,缺少陪读影响因素的量化实证性研究,不利于陪读现象的相关干预研究。另外,研究形式上,多数研究局限于某一时期的横断性研究,缺少陪读问题的长期纵向追踪研究。

3.2 研究范围有待扩展,研究深度需要进一步加深

尽管研究者们关于“陪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陪读生心理压力较大、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问题”已经达成共识,对于陪读的相关研究,如不同类型的陪读生(单亲家庭与正常家庭的陪读生、公立学校陪读生与私立学校陪读生等),陪读生与寄宿制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人格特质等问题是否具有差异研究很少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几乎没有。陪读现象研究范围有待扩展,研究深度需要进一步加深。

3.3 现状研究居多,实践干预较少

目前,陪读现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陪读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单纯地先对陪读现象进行事实性的描述,再对目前的教育模式、社会制度等指出不合理之处,已经形成“急速膨胀的陪读现状描述——陪读投射的教育不公平等原因探析——陪读所带来的利弊争议——陪读的建议与展望”研究模式。陪读现象的现状研究较多,而在解决方式上多是基于理论的构想和假设,漫谈社会、教育制度改革等,实际出台的相关实践干预和政策很少。

3.4 需要系统地看待和研究陪读现象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他把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环境因素看作一个网络,个体的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与他们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中发展的,个人与他人、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发展的关键[14]。陪读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其成因及影响与社会、家庭、自身密切相关,人们应该学会系统地看待和研究陪读现象。

[1]王江.陪读性迁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表现: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T县第二中学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6:3

[2]郑燕娜.农村母亲“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7(8):790-791

[3]王晓慧.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4-25

[4]王莉,薛苗.农村中小学家长随迁型陪读现象的调查及其应对策略[J].甘肃科技纵横,2012,41(6):104-106

[5]罗卯英,熊庆秋.中学陪读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24-225

[6]刘汉营.农民增收再添一难:洛南县灵口镇“农民陪读”现象的典型调查[J].西部财会,2011(9):75-76

[7]王文龙.中国陪读现象的流变及其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126-132

[8]高玉华.家长“陪读热”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4):17-18

[9]李红丹,曾凡华.陪读家长的行动选择与社会适应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4):159-160

[10]李长红.中学生“陪读”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4(13):10-11

[11]丁芳.父母陪读行为的心理学诠释[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1):46-48

[12]张曼.高考陪读家长行为选择研究及其影响分析:以荆州市J重点中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8-15;24-26

[13]李红丹.陪读家长的行动选择与社会适应研究:以重庆市开县岳溪镇陪读家长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13-18

[14]高秀苹.生态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J].大众,2005(5):46-47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4-02-26

汤倩(1991-) 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16

G459

A

1673-2006(2014)07-0053-03

猜你喜欢
现象家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