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林
(四川文理学院 人事处,四川 达州635000)
与中小学相比,高校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高校具有更多的自主权,根据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生特点等具体情况对课程实施的方式作出选择,从而使课程实施更为校本化.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约束的自主很容易陷入茫然和无序的困境当中,以使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方式陷入低效和困顿,最终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拟通过制度建构的途径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一种行为规范和导引,以期高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并最终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条件等具体情况,对学校课程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主要表现为教材自主选择、二次开发、教材编著以及课堂化的课程实施等方面.通过校本化的处理使课程更具有文化适应性,使课程与师生及学校办学思想之间更具有适切性,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是指高校教育共同体成员为了使学校课程实施适应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应该遵守的成体系的课程实施规则.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学校课程制度对课程的有效运行具有规约功能、保障功能与促进功能.[1]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除了直接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一种行为的规范、保障和促进激励作用以外,还为高校教师的校本化课程实施行为提供一种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使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由“低效无序”走向“高效有序”,并最终有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学制度是构成学校课程实施制度的核心部分,而各高校的教学制度主要是对相关国家文件的具体化,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生成方式,如各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都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教学队伍管理制度、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制度等九个方面,这是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里提出的九个方面.这种自上而下式的制度建构方式使各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呈现出趋同化特征.虽然国家文件也提出“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在教学制度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融入本校的文化精神,凸显校本的特色,这导致了各高校的课程与教学制度缺乏促进和保证校本化课程实施的功能.
价值理念系统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价值理念所构成,各种价值理念在整个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并处于动态变化当中,有的处于中心地带、有的处于边缘角落,有的比较活跃,有的比较沉静.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价值理念系统在整个教学价值理念系统中的地位不凸显.在高校的课程实施实践中,因材施教、校本化课程实施等理念在教师群体中的认可度没有问题,大家基本认为因材施教、校本化课程实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教育教学方式,但对这种课程实施方式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却不是很高,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属于偶发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对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的认可度高,但在整个教学理念系统里面却未能占据核心地位.
“行为规则是约定行为关系的原则、规范和程序,行为规则系统是价值理念系统的直接体现,是价值理念系统的反应器.”[2]然而,高校还未形成系统的、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校本化课程实施行为规则,这导致了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实践中的茫然与无序.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停留于粗线条的规定,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把因材施教、校本化课程实施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预设,而无专门的以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为指导的制度安排.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2号)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但在各高校实际制定教学制度过程中却把这种校本化的理念当做一种应然的预设,而没能凸显其重要性,并制定进一步的细化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把课程实施的自主权留给了教师,但这种没有规范的自主权可能使校本化课程实施处于可有可无或者是无序的状态,从而使校本化课程实施及其相关的规定形同虚设.如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虽然学校鼓励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优质教材,但对具体什么是优质教材、什么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对教材开发过程也缺乏相应的具有操作性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一套有效的成体系的制度应该包括内部协调一致的制度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则系统和保障系统.保障系统仍然是一套成体系的行为规则,但不是对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实践的直接规范和约束,而是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的一种辅助和支撑.当前高校仍缺乏能对校本化课程实施价值理念系统和行为规则系统起支撑作用的制度保障系统.这种缺失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有的奖惩考核制度和物资保障制度缺乏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的关照.教学的奖惩制度未与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果挂钩,这导致课程实施是否校本化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因为,从投入的时间和经历来看,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进行校情、学情分析、课程内容的整合、调整甚至是教材的编著,如果与奖惩制度脱钩,课程实施者将因为成本投入高的原因,使校本化课程实施束之高阁.第二,高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功能缺失.教学管理机构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教学管理机构制定的相关政策影响着课程实施取向.当下的教学管理机构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倾向于维持教学常规,未起到促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作用,使校本化课程实施缺少组织基础.第三,教师校本化课程实施能力的缺乏.除了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未经系统的教师教育的培训,不到两个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的短期培训所传授给高校教师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远远达不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有的基本教学技能,更不用说校本化课程实施所要求的课程实施能力了.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在产生和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点,所谓“路径依赖”,“简单的说,就是过去对现在的影响.”[3]因此,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的建构必须尊重各个学校的历史沿革,在学校已有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主要有两种典型生成的路径:一种是政府主导型外生路径,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制度形成方式,更多地体现国家意志;另一种是草根式的内生路径,是一种自下而上式的制度形成方式,更多体现为民众的诉求.当下高校的教学制度主要是对国家政策文件的具体化,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式的制度生成方式,这种制度生成方式可以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同时也容易形成各高校在教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惰性,任何规则的制定首先是参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这种思维惯性使高校在学校制度建设中习惯性地缺乏主体意识.然而,课程实施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活动,没有行动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觉、有效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不可能得以建构.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在课程与教学制度建设方面的能动性,摆脱“贯彻执行”式的思维惯性,凸显高校在制定课程实施制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课程实施制度的生成路径,由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路径转向高校与政府相结合的综合路径,既摆脱惯性思维,又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为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提供一种适宜的制度生长环境.
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很多与某种行为相关的习俗和观念,每一种观念在整个系统里面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且是动态变化的.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被广大教师所承认,却不能很好地在课程行为中发挥实际作用,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在广大教师和管理者的理念系统里面没有占据突出的主导性地位.这些理念潜藏在校本化课程实施行为规则当中,反映着课程实施者(含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课程与教学、学生及学生的发展、管理方式等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明晰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校本化课程的实施成效.因此,在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建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应加强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理念框架的梳理建构和传播,凸显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在整个教学观念系统中的地位,营造有利于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的文化氛围,使与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相一致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成为大学教育实践中的主流教育观念.
校本化课程实施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则作为行为引导和保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对校本化课程实施产生清晰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由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同一主体,相关的理论没能用于指导实践.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把握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规律,提炼关键的行为要素,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校本化课程实施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化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的实践转化和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校本化课程实施规则.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管理机构应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实践舞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实践,建立感性认识,奠定经验基础;同时,引导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发现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特点,把握其关键行为要素.
首先,建构促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人,只有在被他欲望唤醒的时候,才会努力;当这些欲望处于潜伏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唤起它们时,人的优点和才能就永远不会被发掘出来.”[4]因此,只有当课程实施者认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是重要的,与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时,他们才会自觉地遵守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才会努力地探索如何进行校本化课程实施.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奖惩制度和相应的物资保障制度的缺乏,校本化课程实施未能与奖惩制度挂钩,使校本化课程实施就像一台没有风的风车.因此,应该建立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注入强大的动力.
其次,转变管理观念,发挥管理机构的促进功能.“学校课程制度的存续与否,依赖于它们在学校组织中能否得以持续使用以及依赖于学校组织相关课程组织机构之存续.”[5]管理机构是制度存在和运行的组织基础,管理机构促进校本化课程实施职能的缺失是导致校本化课程实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促进高校校本化课程实施,当下教学管理机构应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和转变管理理念,其职能的定位不仅仅是维持教学基本常规,而应该体现出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理念的关照,如教学常规检查应关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定、教材的选定是否体现了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最后,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校本化课程实施能力.据调查,当下各高校的教师培训项目主要有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到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精品课程培训、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业相关的短期培训等项目.从培训内容来看,这些培训项目大多属于与教师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性培训,与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相关实践性培训的相对缺乏;从培训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拓展专业视野、提高科研能力,以教学能力提升为直接目的的较少;从培训时间来看,大多数培训都是短期培训,以教学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长期培训几乎没有;从培训的范围来看,培训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大多数人培训进修的需求;从培训的组织者来看,以校外组织的培训为主,校本教师培训较少.这些都是导致校本化课程实施能力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建构扎实的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基础,教师的在职培训应该坚持校外培训与校内相结合,发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的应有功能,以教师校本化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为目的,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相关的系统的培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1]代建军.课程制度创新[J].课程· 教材· 教法,2008(4):3-7.
[2]孙友林.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0.
[3]朱琴芬.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5-46.
[4]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8.
[5]廖 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