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庆乙《语言金币》组诗

2014-04-10 16:24王敏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金币诗句比喻

王敏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论姜庆乙《语言金币》组诗

王敏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姜庆乙是一位满族盲诗人,他用诗歌感悟生命的色彩,《语言金币》组诗是近年来诗人创作的一组诗歌,由这组诗可以看出其诗歌特点在于用声音感知生命,富有生命的质感;用比喻想象生活,比喻新奇;诗句则充满张力,富含现代性。

姜庆乙;声音;比喻;张力

姜庆乙是一位满族诗人。在这个喧嚣逐利的时代,写诗本来就是一件近乎朝圣的事,而当读者阅读姜庆乙的诗时,很难想到诗人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写作。因为,姜庆乙不是一位普通的诗人,他是一位失明的诗人。正如战凤梅所说:“姜庆乙是用椎形的盲文笔,在天窗般的小格子里写诗的诗人。”[1]命运的残酷并没有熄灭姜庆乙对诗歌的热爱,或者说,正是诗歌,唤起了诗人对生命的礼赞。自1994年在《满族文学》上发表《命运的交响》直至2006年,这期间姜庆乙在国内各类文学期刊上发表“随笔60万字,诗歌300多首”,并于2002年参加《诗刊》社主办的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被誉为“中国第一盲诗人”“国内诗歌界的中坚分子”[2]。

得到如此殊荣的姜庆乙并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近年来佳作不断。2013年第 7期的《民族文学》刊载了姜庆乙的组诗《语言金币》,组诗共包含 18首短诗,分别为《蓝色猜想》《黄昏油彩》《线缕》《绿》《语言金币》《急湍》《送姜南》《南窗》《这些鸟》《白昼和我》《寂静是我祈祷的歌》《夜晚的雪》《敲钟》《凝望》《减数》《晨曲》《自画像》和《乌鸦笔谈》,都是诗人新近创作的诗歌。在这组诗歌中,诗人如同一个通灵者,将线缕、鸟、雨滴、雪等司空见惯的事物,截取新颖的角度,使之富有生命的质感;语言洗练,比喻新奇,充满张力,正如诗题“语言金币”,这的确是带给人感动的“语言炼金术”。

一、用声音感知生命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Majid Majidi)曾经在影片《天堂的颜色》里展示盲童的生活与痛苦。视力有障碍的小穆罕默德只能依靠耳朵和双手来感悟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他一再追问,天堂是什么颜色的?与小穆罕默德一样,诗人姜庆乙也失去了眼睛这个感知世界最为直接的窗口,由于目不能见,诗人对声音也就格外敏感。在《语言金币》组诗中,大多数小诗都有独特的声音伴随诗歌的律动响起。

如《自画像》里,“多年后抵达此刻/像只敛翅的鸟/谢去枝叶间/风雨声”[3],“枝叶间”响起的 “风雨声”为读者描画了一幅昏暗却又清新无比的图画:簌簌作响的雨点散落在枝叶间,静耳屏听时扑面而来的一定是湿润舒爽的泥土气息。诗歌题名为 《自画像》,是否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描摹?经历过坎坷的半生,诗人如同一只“敛翅”的小鸟,终于“抵达此刻”——心灵上安宁静谧的“此刻”。真正的静谧不是万籁俱寂,而是内心的安静平和,真正的幸福则是经历生命风雨、看清人生残酷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乐观与豁达。

《减数》写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母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歌咏母亲的诗歌数不胜数,如《诗经·邶风·凯风》以复沓的诗句歌颂母亲的辛劳和慈爱,李白的《豫章行》、孟郊的《游子吟》更是脍炙人口,这些诗歌总能让读者燃起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姜庆乙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他失明后,母亲成为了诗人最大的安慰,她给儿子念诗歌、小说,培养儿子对文学的热爱;儿子开始写诗后,母亲替他从盲文翻译成汉字,翻烂了一本又一本字典,誊写了一遍又一遍。诗人只能通过诗歌来赞颂和回报母亲的爱,“从她的脚步声中/安顿好我的方位”[3],初读这一诗句,仿佛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反复吟咏,诗歌却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情感。对于盲诗人而言,整个世界坠入黑暗之中,而母亲的“脚步声”却能拉开重重黑幕,引领儿子走向一个美妙的想象世界。这“脚步声”,对于在迷茫中痛苦徘徊的诗人而言,是最能触动他心底最柔软之处的美妙声响。

色彩只能用眼睛去感知,然而诗人的《绿》却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风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用绿色的 “叶簇描摹风的/形体”,绿色的叶“朝向空中/发射箭矢”,绿色向根须延伸,“抓住的岩石/传送/大地心音”。[3]声音与颜色,本是不同的感官知觉,在这里却有了一种奇特的通感效果,本是形容色彩的“绿”在这里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向空中、向地底伸展自己的茎叶和根须,其所传送的“大地心音”正是充沛的生命激情和对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的挚爱。

诗歌常常使用通感的手法,将不同感官的感觉贯通,比如打破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之间的界限,既能让诗句充满跳跃感,又能体现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创新。波德莱尔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可以说是最先使用通感手法写作诗歌的诗人,而在其后兴起的前期象征主义诗人那里,通感手法被大量使用,并给现代主义诗歌以启迪。

姜庆乙作为一位自12岁失明的盲诗人,他对世界的视觉感知停留在童年时段,如果任由黑暗淹没自己的生活,所有曾经有过的对这个五光十色世界的体认将会渐渐模糊乃至消散。于是,诗人开始用诗歌去触摸生活。如果说其他诗人主动选用通感手法来使意象更为活泼,姜庆乙则是被迫借由声音展望世界。而具体到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声响成了诗人最喜欢表达的意象,借由声音感知生命也就成了他诗歌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姜庆乙的诗歌有了音乐般的节奏和声律。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语言金币》组诗里,更体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

比如,诗人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卷心菜》,诗歌用充满童趣的诗句描绘卷心菜,“内部湿润花蕾/不打开层层国界/可否收藏好雷声”[4],在这里,卷心菜相互依偎,紧紧抱在一起的形态跃然纸上,俏皮而活泼。而“层层国界”下是否能藏匿“雷声”这一追问,又赋予原本静态的画面以声响,仿佛叶叶相抱的卷心菜叶中包裹着曾经响彻天空的雷声,这声响也许会等待时机,骤然释放。

姜庆乙的诗歌通感,是外在于诗歌本身的通感,诗人借此所创作的音乐之美,乃是轻音乐的舒缓、流畅、清新与自然。作为拥有正常视力的普通人在朗诵他的诗歌时,可以闭上眼睛,用耳朵去打开另一个感受世界的途径,用心灵去体悟生命的心跳。

二、用比喻想象生活

诗歌离不开比喻。“在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样式中,比喻只是一种形象化的修辞手段,但在诗歌中,比喻主要是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存在。”[5]比喻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变为形象的,形象的变为形象优美的,无情的变为有情的,有情的变为感情强烈的。[6]姜庆乙非常擅长使用比喻手法,在《语言金币》组诗中,可以处处看到比喻的痕迹。

诗歌是形象语言的艺术,需要偏离日常生活语言的轨道,将语言艺术化,从而产生疏离的美感。通常来说,陌生化的产生在于将形象化的事物抽象化,将抽象化的事物形象化。在《语言金币》这一首诗里,作者把“语言”这个抽象的事物比作“金币”,“近半生我没迈出一步/这一片池泽/有时会拾起/语言的金币/打着水漂”[3]。联想作者的生活,正是语言赋予了他生命的意义,命运虽然把他限制在这片“池泽”,语言却引领他穿越时空限制,张开生命的翅膀,从而翱翔在更广阔的天地。

同一诗歌中,又将时间比作日历上的数字。“不管日历上/数字/跳动到什么季候”[3],同“语言”一样,时间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作者却将其形象化为日历上清晰可见的数字更迭,这种比喻的形式,让人的感知更加实在和具象。数字的跳动将平板、缓慢甚或枯燥的时间流动鲜活化,日历上印着的数字仿佛突然间有了生命,而时光也幻化成为一个个充满活力、有着具体生命形式的数字,欢快地跳跃前行。

由于失去了光明,诗人对于光明的向往和热爱使得他的诗句常常会出现光、太阳、白昼等与“光明”有关的意象,而关于太阳的比喻也在《语言金币》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昏油彩》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只在黄昏时打开/这幅天空背景下的/油彩画”[3],黄昏时分,绚丽的夕阳在天空中画下斑斓的画卷,并“在画作一角/盖上印章”[3]。诗人用一颗诗心,把黄昏的天空比作油彩画,把夕阳落山的景致比作盖在画作上的印章。这个比喻惟妙惟肖,让人眼前立刻呈现出夕阳下山时的情景,可谓形象与诗意并存,诗歌陡增了画面感,成为诗画合一的艺术。

《敲钟》里,“太阳”再次出现,“定时停在我门口/太阳——/一架熔炉里的铜钟”[3]。太阳的东升西落代表了时间的流动,所以将之比作“铜钟”十分恰当。然而太阳又是有温度的,它炽热而明亮,因而,它不仅仅是“铜钟”,还是“熔炉里的铜钟”。比喻的作用之一即是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时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姜庆乙的诗歌中充满了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想象,他借温度描摹太阳,实在是精巧而妥当。

“太阳”在姜庆乙的诗歌里不只是比喻的 “本体”,还是“喻体”。《减数》这样写道:“从妈妈年龄里减去/我的眼睛/这枚近晚的夕阳/仍贴着我的晨光。”[3]为儿子倾尽大半生心血的母亲被比作夕阳,夕阳虽近晚,却仍温暖着儿子的心房。诗人的情感如此细腻,将操劳半生的母亲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让读者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敬佩与感念的情绪。

英国16-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善用富含哲性思维的 “奇喻”,18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则擅长使用情感充沛的比喻。而姜庆乙的诗歌里,可以说既有哲理性比喻,如将语言比作金币;又有情感性比喻,将母亲比作温暖的夕阳。诗歌虽被誉为象牙塔艺术,却也不能脱离生活,反而要更加关注真实的人生,这样才能具有传唱下去的动力和理由。因为缺少了最直接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眸,诗人将诗歌当做自己的眼睛,而在他的诗句中,比喻又成为诗人将现实生活之种种幻化为诗歌意象的重要手段。诗人的比喻手法有着敏锐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其语言既经过精心的提炼,同时又避免了过度提炼所导致的晦涩难解,及时诠释了他对生活的艺术感知。总而言之,诗人用比喻想象生活,其诗歌比喻新奇而贴切,充满情感的力量和现实的维度,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

三、张力:语言的炼金术

“张力”本来是一个物理术语,如今早已被引入文学批评之中,成为一个文艺理论术语。新批评派文艺评论家艾伦·泰特(Allen TaTe)在《论诗的张力》中最早使用了这个词汇,他说:“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7]117而“张力在诗歌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外在结构形式上的相反,即诗句载意相互对立,诗歌内在矛盾冲突直观化,通过对比鲜明的意义指向展现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起伏波动”[8]。

姜庆乙的诗歌,没有累赘的散文化表达,没有故弄玄虚的生僻词语,“他的诗……鲜有那些宏阔的层次、明朗的意旨,而是以几个有限的词汇,将我们领到一个全新的开阔地,让我们在那里突然认识到自身”[9]。词汇虽然不复杂,诗人却用“张力”将之组合起来,形成富含哲理与现代性的诗句。

在 《蓝色猜想》中,“一只眼 自由/另一只 梦想”[3],对于普通人而言,“眼”与“自由”和“梦想”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其间形成一种空白效果,这种跳跃的意象正是诗歌艺术所需要的构织方式。但对于失去视力的姜庆乙而言,眼睛就意味着自由和梦想,这二者成为支撑诗人生命的两个重要事物,它们“旋起风暴”,却又“挟持我坠入/无涯”。[3]自由和梦想本是向上飞升的力量,为何会让“我”坠落无涯?这里就蕴含了“向上”和“向下”相反的两极,让我们联想到诗人渐渐失去视力的经历,这样的诗句蕴含着作者面对残酷命运时的深重悲怆感。

《线缕》:“光线和泪水/交织,缠绕/针头线脑的生活/骆驼跋涉着/穿过针的眼。”[3]“骆驼”和“针眼”本是完全不搭界的事物,前者如此巨大,而后者又这样微小,骆驼如何穿过针眼呢?在一般的句法上,二者是没有办法用在一起的,两者的矛盾形成一种张力,让诗歌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力量。细读诗歌,我们会发现,前面一段这样写道:“昼夜的线缕绕过来/窗缝间晨曦/若我始终没睡/取消你蒙住/双眼的游戏。”[3]“我”被命运蒙住了双眼,光线对“我”来说就像在捉迷藏,从此泪水交织在“我”的生活中,生命对于“我”而言也就如同“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充满了艰辛和痛苦。这种对立意象的使用,使得诗歌充满跳跃感,语言新颖而鲜活。

《晨曲》里有“说话的人/拿来寂静洗心”[3]的诗句,同样也充满矛盾和张力。“说话”自然会有声响,如何拿“寂静洗心”?再回过头读上面的诗句,“同星光执手交谈/——一种即将诞生的话语”[3],读者心中的疑惑立刻消失了,原来所谓的“说话”是与“星光”进行心灵的密语,这样相反相成的意象盈润着丰满的情感和盎然的趣味。虽然年幼失明,姜庆乙的诗歌却鲜有那种令人感到沉重的抑郁气质,反而充满了各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各类事物的好奇探索。这种心态,造就了诗人清新自然的诗风。

对于一首诗歌而言,不需要像散文和小说那样具有整体性,它可以呈现出破碎、断裂和跳跃的面貌,但如果没有“张力”将这些意象连贯起来,诗歌就缺乏了更为深刻的情感和意义,只能成为言语的碎片。姜庆乙诗歌中的意象之间形成了一种有力的内在联系,词与词、句与句都被内在的“张力”紧紧地凝练在一起,诗歌因而成为了具有完整性的精美艺术品。因此,“张力”在诗歌中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将各种意象编织起来,使诗歌寓动于静,让原本平淡的事物充满魅力,蕴含着随时可能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总之,姜庆乙对语言有一种超出常人的敏感,并长于把这种对语言的感知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诗句,通过简单的词汇、矛盾的意象以及出神入化的“语言炼金术”,在颇具“张力”的诗句中挖掘生命的本质,极具哲理意味和现代感。

四、结语

姜庆乙的诗纯净而美丽,诗人用珠落玉盘令人耳不暇接般的声音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很多人无法感知,或者无法用言语道出的诗歌世界,诗人将这些“声音”借由比喻含而化之,借由张力组合成为生命的“颜色”,用以捕捉时光的脚步,抒发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体认。

[1]战凤梅.越窗者的广阔——评姜庆乙诗的近作[J].满族文学,2012,(5):111-112.

[2]卓舒,阿尼.6天速成一生缘——中国第一盲诗人与女大学生的婚姻传奇[J].伴侣,2006,(2):40-41.

[3]姜庆乙.语言金币[J].民族文学,2013,(7):106-111.

[4]姜庆乙.卷心菜[EB/OL].(2012-09-05)[2014-03-28].http:// blog.sina.com.cn/s/blog_a7110d7b01018gl1.html.

[5]李山林.诗歌比喻的审美学思考[J].益阳师专学报,1997,(2):16-18.

[6]钟光贵.论诗歌的比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93-103.

[7][美]艾伦·泰特.论诗的张力[M]//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任洪国.诗歌张力的扩展阐释[J].太原大学学报,2003,(1):10-18.

[9]刘川.姜庆乙印象[J].诗刊,2002,(19):49.

(责任编辑 周亚红)

Comments on Poems of Jiang Qingyi’s Language Coins

WANG Min
(Department of Minority Language&Litera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Jiang Qingyi,a Manchurian blind poet,uses poetry to portray the colors of life.The poems of his recent work Language Co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perception of life through sound,imagination of life through metaphor and verses of stretching force and modernity.

Jiang Qingyi;sound;metaphor;stretching force

I206.7

A

:1673-1972(2014)04-0083-04

2014-05-05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学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49-2009)”(12BZW134)

王敏(1979-),女,山东兖州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金币诗句比喻
哗啦啦,下金币啦
水中的金币
比喻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买椟dú还珠
谁偷了我的金币
找金币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