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理论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2014-04-10 16:07左腾飞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差距发展

左腾飞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社会分工”理论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左腾飞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同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对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分工;以人为本;现实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脉相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存在着违背“以人为本”的诸多不良因素。从“社会分工”入手,探求怎样更好地促进“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现实的人”与“以人为本”的阐释

历史是人活动的过程,人是历史的主体。“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1]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并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探讨和研究人类社会。

“现实的个人”所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了生存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人进行生产劳动,就必然会产生社会分工和分配。社会分工又会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人的本质是处在相互依赖关系中的自由生产,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异化为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集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4]“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5]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解释,人不是抽象的、虚幻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具体的、现实的人是代表着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之中,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人的实际生活中的这样一群人。因而,在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时空就会产生不同含义的人。在当今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中共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发展”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有具体含义的人,是生活在当下的

大多数人们。具体可以理解为:一是从个体属性上说,是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的人”相符合的,即处于现实社会复杂关系的人,是由有具体社会活动的人所构成的;二是从数量上界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要把这样的“人”当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把当代大多数人的发展看成社会发展的本质因素,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6]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回答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奋斗和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造福人民,保障人民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同时也代表着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含义。列宁曾深刻地指出:“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7]历史活动是群众的实践的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确定“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推动力的原理,把人民群众中巨大的力量发挥和创造出来,把人民群众的不竭力量投入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建设上来。坚持以人民为本这个根本点,就能更加深刻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具体理念,离开以人民为本这个根本点,就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所在。以人为本中的“人”,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个主体,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和利益。当代“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个人”的理念,促进了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社会分工与“以人为本”存在的矛盾

现时的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底下,发展还很不平衡,社会分工不合理,分配不公问题突出,这与当前我们要求建立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有调查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2.2:1扩大到2002年的3.1:1。按照货币收入比较,比中国城乡收人差距大的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韦,但是如果把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算入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中,2013年中部、西部职工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与东部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群体和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目前的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8]

第二,中国工农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987-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39.5倍,人均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了29.37倍;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率扣除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为9.24%,而与此同时,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只有11.8%,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职工工资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我国的居民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存在差距,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据调查,2005年底,钢铁、汽车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尤为突出,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则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分工和分配问题是和人的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分工和分配理论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论归属和价值取向的。社会分工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危机,不利于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因此,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必须对现实中国的社会分工和分配进行优化。

三、从社会分工入手促进“以人为本”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为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正是这一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说到底不过是个人和人类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工不合理、分配不公平导致社会问题不断产生,没有把“人”这一关键照顾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分工的自发性引起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克服社会分工的自发性入手,实现社会分工从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过渡。

第一,改善生产关系结构,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人完成的,只有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者的劳动技能,

才能使生产者为自己的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分工和分配主要发生在生产关系领域,因此,必须改善生产关系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当然,还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第二,改善生产力结构,完善现有的分工体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分工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善生产力结构,并以此为突破,来改造现有的自发性的社会分工体系。其手段有两种:一是改善生产力空间布局结构,缩小东西部差距。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布局结构,主要表现为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富裕、内陆贫困的不平衡状态。应该通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大资本、管理、信息、人力等要素资源向西部的倾斜力度,让西部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实现西部生产力的大发展大繁荣,以此促进西部群众分工角色的转变,以此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二是优化生产力部门结构,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部门比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9]因此,农、工、商各业要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合力促进男女分工,实现男女平等。当今中国,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西部农村还是习惯遵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表现出西部农村农民在职业选择上男性多外出打工,女性多选择留在家中,从而导致农业女性化、农村女性化。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只有促进男女合理分工,才能从最普遍而又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和谐。

第四,突破地域自发性分工的局限,努力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0]这就是说,在大工业创造的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条件下,人们就一定会由“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1]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距离已不再是问题,人们应以更加良好的状态去面对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努力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总之,“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努力促进社会从自发性分工走向自觉性分工,每个人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1][2][3][4][5][9][10][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32.25.83.28.68.88.86.

[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9.

[7]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5.

[8]我国居民贫困差距达数十倍基尼系数早突破警戒线[EB/OL].人民网,2012-10-23.

(责任编辑:王友才)

F091.91;D61

A

2095—7416(2014)05—0088—03

2014-07-30

左腾飞(1991-),男,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差距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