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借鉴儒家道德思想精华

2014-04-10 16:07崔建华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君子儒家孔子

崔建华

(大众报业集团离退休工作部,山东 济南 250002)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借鉴儒家道德思想精华

崔建华

(大众报业集团离退休工作部,山东 济南 25000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德治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儒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道德学派,具有丰富完备的以德治国的道德理论体系,这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理论体系和进行道德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借鉴:一是借鉴儒家性善论,努力建设一个现代道德社会;二是科学转化儒家充满亲情的伦理精神,帮助建立一个和睦有序的和谐社会;三是借鉴儒家阐述的君子品格理论,培育和造就我国现代高素质的公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儒家道德思想精华;道德治理;科学转化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那么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该决定在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的原则的基础上,特别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1]

人类社会发展经验证明,法治和德治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绝不意味着轻视道德治理的重要作用;恰恰相反,法治社会必须建立在全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相对较高的基础上。

要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的巨大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升华,却由于思想多元化和拜金主义泛滥以及“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深远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的物欲横流、信仰危机和道德严重滑坡,社会诚信遭到广泛质疑。据报刊网络公开披露的大量事实说明,当前我国在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据《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发布的《社会病态报告》,在中国社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生活规范有序的前提下,由于中国正经历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交叠变化,因而出现了十几种比较严重的社会病态,其中之一就是“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2]

如何重建当代中国的伦理规范,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就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3]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政治伦理思想是全部儒学思想体系的主干和核心部分。张岱年明确肯定,由于孔子“对于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乐观有为的精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4]孟祥才说:孔子“对伦理道德的大量阐发,既奠定了他在中国伦理学发展史上万流归宗的崇高地位,又确定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特色。”[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成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大的道德学派。因为儒家不仅最早厘正了道德概念,提出完备的道德名目,深入探讨了道

德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非常系统地阐明了关于以德治国的博大精深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

毫无疑问,为了成功建设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对“蕴藏着恒久的治世之道与智慧”[6]的儒家道德思想进行积极地总结、批判和继承,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7]“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8]

那么我们今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儒家的道德精神助益于当前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第一,借鉴儒家性善论,努力建设一个现代道德社会。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其重要前提就是法治要与德治紧密结合,把法治国家建立在一个成熟的公民道德社会的基础上。德治与法治如同鸟之两翼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9]不论何种道德,其本质都是善:“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矣。”[10]一般认为,道德与法律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规范。当某些习惯和惯例被认为对社会和重要时,这些习惯和惯例就上升为道德;当一些惯例和禁忌被视作对社会极为重要,需要对违背者进行身体和物质等方面的严厉惩罚时,就出现了法律。道德的教化和养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稳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此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道德治理也是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

儒家坚信人性的本质是善良,完全可以通过教化和本人的主观觉悟选择为善,坚信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化可以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天下黎民百姓的道德可信程度则是儒家实现德治的基础。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11]认为人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只是由于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了很大差别。只要“先事后得,”多做好事,“攻其恶,无攻人之恶,”[1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道德境界就会得到提高。

孟子认为性善是人可以修身立德的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3]他断言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4]由于“仁义礼智根于心,”[15]“万物皆备于我,”[16]那就看你是否能够努力发现和长久保持这种“仁义礼智”的善性。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被丢弃的善良本心)而已矣。”[17]即君子做学问就是发现和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孟子对人性给予极高的期待,甚至断言只要人人都讲求道德,那么“人人皆可为尧舜。”因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18]换言之,在孟子看来,不论从政治国的君王,还是从事百工的黎民百姓,是做尧舜还是做桀纣,是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就看你愿意不愿意积极向善,时时保持一颗道德之心。孟子的性善理论从客观上要求人们自尊自爱自强,万万不可毫无根据地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因而这种主张对于推行教化、建立人人向善的道德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指导意义。

第二,科学转化儒家充满亲情的伦理精神,帮助建立一个和睦有序的和谐社会。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从儒家伦理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伦理关系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关键是建树何种伦理精神和伦理关系。儒家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在保障政治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宋代理学被定为官学之后,儒家伦理通过乡规民约、风俗习惯渗透到全民族的思想灵魂和心理深处,形成了稳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传统的五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在剥离其等级压迫因素和片面、偏执因素后,不乏爱与智慧的精神,完全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予以批判性的借鉴和转化,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明确当代中国各道德主体的权利义务,导入切实浓郁的亲情,削弱和降低由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冰冷僵硬的物欲成分:

1.“君臣有义”:孔子、孟子主张臣下对君主要“忠”,然而他们对“忠”的解释则是有条件的、非绝对的,君臣双方要互担义务。孔子固然特别强调“臣事君以忠,”[19]但他也要求“君使臣以礼。”[20]他认为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21]“勿欺(欺骗)也,而犯

(犯言直谏)之。”[2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23]在孔子看来,臣事君是为了行道,臣对君没有人格依附关系,因而君对臣下要待之以礼。在君王胡作非为时,臣应该犯言直谏;如果君王不接受劝谏,臣就可以辞官归里。

儒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规定,在剔除其人身依附的消极因素后,在当今社会可以转化为领导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等上下级关系。譬如一个企业,要做好、做大、做强对社会民生有益的事业,以产业报国,正确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十分重要。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就要以社会道义和企业精神来相互勉励,创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打造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愿景,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合力的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不断挖掘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2.“父子有亲:孔子论述了孝的种种表现:“事父母能竭其力,”[24]“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5]“无违(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6]孝子要“唯其疾之忧。”[2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8]“事父母几谏(委婉)。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29]孝的核心是从内心里恭敬而无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0]从上述论述可知,孔子的孝德最根本的是三条:一是无违,即自始至终完全尊重和遵循父母的意志,不能反对和违背;劝告父母必须讲求方法,劝告不成仍要遵从父母意志。二是恭敬诚心。尊重父母、按父母的意志做事,不是别人强迫的,不是作戏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诚心诚意的。三是对父母的敬重、关心和照顾是伴随其身的,父母在世要尽心尽力地赡养尽孝,死了要以礼安葬;安葬以后还要按礼制经常祭祀。

孝敬和赡养父母既是我国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剔除儒家偏执片面的愚孝后,孝道可以理解为家庭是学会爱的场所。父母之爱,纯粹善良,出自天性,父母和子女都要互担义务。家庭教会子女爱父母、爱世人,在他们走向社会以后,就可将爱传遍整个社会。

3.“朋友有信”:孔子认为“信近(符合)于义。”[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3]信有两层意思,一是取得别人的信任,但最重要的是对别人讲信用。“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34]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告诉子贡施政的要点是粮食充足、军备充实和老百姓信任统治者;而且民众的信任要比粮食、军备更重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国家不存在)。”[35]

“信”是诚信,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列出的“诚实”的含义等同于诚信,它规定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之间、人际之间的交往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光明磊落、相互信赖,绝对不可以言而无信、说做不一,甚至尔虞我诈,相互陷害。做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结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提携共进,患难相助,求得共同的提高和发展。

4.“夫妇有别”:在21世纪的社会条件下,儒家主张的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等必须批判和抛弃,代之以夫妻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男女平等。但是儒家认为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高度重视家庭在获得人生幸福以及保持社会稳定中的基础作用,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妇养育了有血缘关系的子女,经营和睦的家庭就是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条件。家庭又是一个生活、修行、幸福的港湾,夫妻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就会相得益彰,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第三,借鉴儒家阐述的君子品格理论,培育和造就我国现代高素质的公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高尚道德是全民族一贯的追求。儒家认为,由于人性向善,完全可以通过教化和本人的主观觉悟选择为善。儒家宣扬的君子品格光照千秋,对今天现代公民的人格塑造仍有重要启示。儒家塑造和向往的君子具有多种品德:“夫子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简朴),让(谦让)。”[36]“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7]“知之亦嚣嚣(安详自得)”,“不知亦嚣嚣”;[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9]在孔子看来,最高尚的君子就是仁义之人:“仁者,其言也讱(ren谨慎)。”[40]“刚,毅,木,讷,近仁。”[41]“仁者必有勇。”[42]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4]“博施于民而能济众。”[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急迫)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6]为了实现仁,君子义无反顾,为仁甚至可以献出最宝贵的生命:“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7]那么如何才

能达到或实现仁呢?孔子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实行忠恕之道,即就是说,仁者要给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要先自己站得住,也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先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过的好。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和接受。君子志向远大,个性坚毅,谦逊好学,堪称是诸德俱全的社会楷模。

学习和借鉴儒家关于君子品格的论述,大有益于现代公民良好品德的养成。现代公民是现代社会的权力主体和国家主人公。要努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和借鉴儒家的以德化人、以德育人理论,激发人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心,提高个人道德履践能力,引导人们尊崇和追求讲道德、守道德,努力培养既奉公守法、品德高尚,又人格健全、勇于担当的的现代公民。可以说,这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必需,也是养成全社会公序良俗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法治,也重视德治,在德治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儒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道德学派,具有丰富完备的以德治国的道德理论体系,这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理论体系和进行道德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借鉴:一是借鉴儒家性善论,努力建设一个现代道德社会;二是科学转化儒家充满亲情的伦理精神,帮助建立一个和睦有序的和谐社会;三是借鉴儒家阐述的君子品格理论,培育和造就我国现代高素质的公民。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LO].新华网.2006-10-18.

[2]中国社会病态报告[J].中国新闻周刊,2014-09-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0.

[4]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传统[A].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3.

[5]孟祥才.山东思想文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37.

[6]季羡林.国学二题[A].饶贵民,王杰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总论篇)第一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4.

[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C].毛泽东选集五卷本(第二卷)[EB/OL].求是理论网2009-06-30.

[8]习近平.“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有重要启示[EB/ OL].新华网2014-10-13.

[9]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668.

[10](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438.

[11][12][19][20][21][22][23][24][25][26][27] [28][29][30][31][32][33][34][35][36][40][41][42] [43][44][45][46][47]陈国庆,何宏注译.论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51,255,66,66,229,300,335,14,84,34,35,83,83,36,23,14,47,317,243,18,239,281,286,130-131,238,130,75,319.

[13][14][15][16][17][18][37][38][39]孟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41,122,43,159,149,131,151,151,75.

(责任编辑:张希宇)

D61

A

2095—7416(2014)05—0078—04

2014-09-22

崔建华(1956-),山东滨州人,大学学历,大众报业集团离退休工作部主任助理、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君子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