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教育的误区与出路探讨*

2014-04-10 16:05纪咏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纪咏梅,庄 静

(1.青岛农业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2.潍坊广文中学,山东 潍坊 261000)

人文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误区。如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人文教育的推进及效果。因此,廓清高校人文教育误区,对这些误区进行深入的辨析和认真的清理,积极探索对策,对于加强高校人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人文教育误区透视

(一)教育理念的误读

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精神培养、人文行为引导,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教育。人文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正如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和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如果没有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会不打自垮。因而,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1]。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效果不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误读。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自由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育的功利性被日益放大,大学能否传授给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收入满意的工作,成为人们评价上大学到底值不值的标准。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率成了指挥棒,高等教育普遍染上了急功近利的通病:重分数,轻能力;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轻人文素质的提升。高等教育异化为职业的工具。在这种教育功利主义影响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称得上是优质的知识存储器,但却缺少应有的人文素质,他们不懂得怎样利用掌握的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不懂得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懂得怎样调节自己的意愿、情绪和心态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育内容的误导

人文素质是建立在一定人文知识基础上,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人文知识是表层内容,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深层内容,是人文素质的精髓;人文行为是外在表现,是人文素质的外显。因此,人文教育不仅包括人文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行为的养成[2]。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人文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文行为养成的教育误区,将人文教育简单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各高校纷纷增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这无疑是必要的,因为深厚的人文知识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将人文知识看作独立于主体、独立于情境之外的真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人文课程成了静止的知识传授和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人文课堂成了概念化、形式化的知识表达和灌输的场所,人文知识被量化,通过标准化的知识考试来检验。人文知识只是提升人文素质的必要条件,掌握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人文精神,也并不等于就会表现为良好的人文行为。

(三)教育主体的误置

探讨高校人文教育问题,必须明确谁来实施人文教育,谁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答案当然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即认为人文教师才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者,人文教育成了人文教师的专有责任。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是专业课教师只教自己的专业,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好专业课,至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则是人文教师的责任,因而在专业课教学中,他们缺乏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资源的意识,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行为的养成教育。二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习惯于借助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手段来强制约束学生,缺乏平等的氛围和对学生的尊重,重管理,轻育人,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自尊意识的个体,会对这种管理模式不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事实上全体高校教师都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者,不仅包括人文教师,还包括专业课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学校某一部分教师或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多部门的人员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四)教育方法的误用

单从教育的内容即知识类型上说,科学知识是一种“描述性知识”,而人文知识则是一种“反思性知识”。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学生对知识的占有,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人文教育是知识对学生的占有,即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和改变[3]。因而教师只是人文教育的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人文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经过学生的感悟、体验、反思、行动等才能完成内化。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进行,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选修课等课程来实现,而这些课程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把课本中的人文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参与和体验的环节,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导致“你讲你的,我想我的”,教学活动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教育评价的误设

教育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对于推动高校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人文教育进行评价,却相当困难。因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很难用精确量化的数字指标来描述和评价。单纯“知识性的考试”达不到检验人文素质水平的目的,必须将“知识性的考试”和“思想性的考试”结合起来。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在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评价对象,往往局限在学生身上。评价内容,往往用学生掌握的人文知识量的多少这个“硬指标”来衡量。评价方式,往往采取死记硬背式闭卷考试的方式;有些人文素质课程虽采取考查方式,如课程论文,但这种方式很难准确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剽窃、相互抄袭,助长了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和不良学习风气。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出路探讨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文教育新理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根本。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这一目标理念还没有完全在高校中确立起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注重教育对市场的适应,学生受就业环境的影响,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学校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偏重于专业教育,导致结果与目标的偏离。教育的客观效果偏离了原有的初衷,出现了“教育的异化”[4]。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在教育适应现实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求,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高校要克服以往人才培养中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转变传统的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对大学生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专业素质是立世之据,是学会做事;人文素质是立世之本,是学会做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把人教育成一种工具性的东西,不是培养技术娴熟的现代机器人,而是要把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只有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培养出既懂数理化又知真善美,既有科学素质又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重设课程体系,构建人文教育新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基础。高校人文教育的落实,首先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能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文知识,还能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开阔大学生的胸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多还没有纳入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中,而只是作为现行课程体系的补充,主要是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方式来实现。各高校都开设了多门人文素质方面的选修课,甚至有的学校一学期就有上百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然而在喧嚣背后,存在着课程开设随意,课程体系混乱,课程管理无序等问题。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学校人文教育中通盘考虑,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新体系。

人文素质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核心课程”,就是教育部规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2006年底教育部组织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会后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建议各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大学外语。其次是“配套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开设要经过科学论证、严格把关,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世界近现代史”“文学名著导读”等人文素质选修课,由教务部门统一排课,课程用书可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学生借阅,保证教学效果。再次是人文论坛和专家讲座。可定期举办人文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开展相关讲座。这样构建起来的立体交叉式教学体系,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扩展学生的人文视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浓厚学校的人文氛围,能极大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

(三)扩展教育主体,建设人文教育新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应破除将人文教育看作是人文教师专有职责的错误观念,树立责任意识,明确人文教育是全体大学教师共同的责任。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曾说:我们想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那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不仅对人文教师而言,对专业课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能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精神,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堪忧。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中理工科专业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来自理工科大学或综合大学的理工科,所学课程涉及到人文学科的很少,他们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相关的人文知识。此外,不少理工科教师没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导致教学中缺乏亲和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感染力。

建设人文教育新队伍,一靠制度。要建立科学的评教制度,从教学、师德、育人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靠政策。学校要出台有效的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境界。一方面,可以与一些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校合作,给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做好校外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本校有影响力的人文专家和学者的作用,定期开展讲座,做好校内培训。

(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人文教育新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当前高校人文教育侧重于以讲授为主的理论阐释,教师往往把知识体系静态传授给学生,教学中既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沟通与对话,也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参与。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丧失了主体地位,处于教学活动的边缘,人文教育实效性自然不理想。高校人文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是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

大学人文课堂作为教与学的直接平台,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阵地。人文课堂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一目标,将知识的传授与人性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人文教育,要求教师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与学生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因此,人文课堂必须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主体活动,密切师生双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参与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参与本身就是目的。参与的过程必须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允许不同的理解、体认和表达。为此,应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独立思考、有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人文课程的教学宜采用更为自由的方法,要以引导学生阅读、体验、领悟、品辩、思考为主。如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师生无拘束的交谈,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展现,使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价值,使学生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探索全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由“教为主导”转变为“学为主动”,由教师的“独角戏”转变为师生合奏,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所学人文知识才会深入学生之心,化为他们内在精神与灵魂的有机成分,人文教育才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五)改革评价体系,建立人文评价新标准

改革评价体系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动力。人文教育的评价不同于科学教育的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来进行。对人文教育的效果、成绩进行评价,不能单纯以开设人文课程的数量、学生人文课程的考分、开展人文讲座的次数等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应围绕学生的观念习得、态度渐成和情感养成的程度和进展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首先,要科学界定评价对象。学生、教师和校园人文环境都应成为评价对象。人文教育评价对象从学生扩展到教师,这样就能保证解决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问题;而人文教育评价对象扩展到校园人文环境,加快校园人文环境的改善步伐,可为师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浓厚的人文氛围。只有切实将教师、校园人文环境和学生一起纳入人文教育评价对象之中,才能从根本上超越人文教育只重人文知识传授的局面,从而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其次,要科学确定评价内容。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应纳入评价范围之中。再次,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破除单一的人文知识考试的方式,注重考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学校在组织实施人文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等方式,以观察、记录、让学生完成团体合作计划、表演、实验、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定。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5.

[2] 宋唯一.浅谈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7):93.

[3] 何旭明.方法视角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7(3):8.

[4] 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9(9):4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