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党建助推科学发展
——关于茂县等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2014-04-10 13:34翁莹香欧阳玉蕾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茂县农村基层网格

翁莹香,欧阳玉蕾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四川 成都 610017)

创新农村党建助推科学发展
——关于茂县等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翁莹香,欧阳玉蕾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四川 成都 610017)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茂县等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一些党支部工作理念不新,部分农村党员宗旨观念淡化,以及党员外出多、活动性大、管理松散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茂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是发挥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等重要作用。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近年来,随着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茂县等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近年来茂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建立“党建网联工程”机制,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为了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茂县建立以“网格化管理、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网联工程”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党建管理零空白。“网格化管理”就是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将所辖区域划分成网格,把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由地方党组织和责任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彻底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采取“三四二”运行模式,“三”即在县委的领导下,以县委为核心,以乡镇、机关党委为主体,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构建县委、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四”即县作为一级网格,乡镇党委、县直机关党委作为二级网格,已经建立网格22个;农村(社区)作为三级网格,已经建立网格280个;自然组作为四级网格,已经建立网格280个;形成了县、乡镇、农村(社区)、自然组“四级管理网络”。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使全县党建工作在空间上延伸、在力量上整合、在内容上拓展、在优势上互补、在工作中联动,切实为茂县“原地起立,发展起跳”与长治久安筑牢根基与堡垒。二是实施“联动式”共建,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联动式共建”,就是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工作联动、上下联动,整合党建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推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1.2 建立村组干部年度考核“五挂钩”机制,提高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

为加强村级事务管理,促进村干部更好履职尽责,茂县在村干部中推行绩效报酬“五挂钩”制度,提高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效保障了基层堡垒的作用发挥。一是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挂钩。切实加强基础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基础设施完好无损。二是与维护稳定工作挂钩。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及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调处,确保年内不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一次越级上访事件、一次安全事故。三是与发展党员工作挂钩。根据村总人口数,每年定额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各村级党组织严格实行入党申请书双向递交制和党员发展票决制、与责任追究制度,要求500人以下的村,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5名,500人以上的村,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8名,每年新发展党员不少于两名。四是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挂钩。五是与“党务、村务”公开挂钩。

1.3 建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综合作用

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作用,茂县积极推行“三个一”模式,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长效机制。一是明确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规定各村支部书记为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综合服务中心和配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二是建立台帐,实行“一本帐”登记制。各村对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配套设施实行台账登记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三是严格考核,实行“一条线”挂钩制。县委组织部定期调阅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使用情况记录,年终将其作为考核村“两委”工作的重要依据。

1.4 建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带领和推动团的建设,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茂县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党团组织优势互补、共建互促、同步共振、合力共进的党团共建创先争优良好局面。一是组织共建。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积极推行党团干部交叉任职,实现了党团组织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二是培训共抓。把党员教育培训与团组织干部培训相结合,注重提高团员的素质。三是活动共办。共青团组织通过与党组织联办创建“青年文明号”、评比“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丰富了广大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创先争优意识。

1.5 推行“五个一”模式加强流动管理

茂县在“双向三级”的立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模式,即“一人一卡”,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同时,由乡镇党委为每一名流动党员建立一张联系卡,注明流动党员的联系方式和联系纪录;“一委一联”,每一名支部委员或在家的党员负责联系一名流动党员,进行双向联系;“一会一谈”,在流动党员出行前,召开送行会,由乡镇党委和支部与流动党员进行谈心,交待注意事项,提出希望要求;“一年一问”,乡镇和支部每年对流动党员家属进行一次走访慰问,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一年一评”,乡镇党委和支部每年利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年审和党员民主评议之机,对流动党员的全年综合表现进行一次评议。

1.6 加强党群教育,注重正面引导

为激发群众感党恩报国情意识,多种形式开展正面宣传引导。成立“党建知识巡回宣讲团”分赴21个乡镇、149个村宣讲政策900余场,播放爱国电影120余部,教唱爱国歌曲60余首,发放《羌魂》、特殊党费援建项目题材光碟1000余张及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创办“手机党校”定期向广大党员发送党课教育短信13余次。开展“远程教育进农家”活动,播放党建专题100余个,覆盖26个村(社区)3.6万余农村群众。充分利用客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频繁穿梭于城乡之间的优势,在全县客车、出租车车身张贴“创先争优作引擎,展示羌城新形象”等宣传标语100余幅。通过强化宣传,营造了“奋勇争先创佳绩,刻不容缓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2 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作用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党的农村基础组织建设仍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农村党员队伍还存在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党员数量少,整个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农村支部书记怕后继者影响自己的前途,把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拒之门外[1]。

二是一些党支部工作理念不新,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2]有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习惯于家长式地发号施令实施领导,少数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生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眼界不宽,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强农民收入思路不清,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无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部分农村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的宗旨观念淡化,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动力;有的淡化了对党的朴素情感,认为当党员吃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党员外出多、活动性大,管理松散。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党员长年在外打工经商,流动性大,增加了平常教育管理的难度。

3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路径

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和不适应,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作用、履行义务、完成自身任务等方面还达不到党章的要求,党的组织基础受到一定的挑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上来,达到“选准一个书记,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效果,使党建富民真正落到实处。[3]二是对于农村党员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接受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发挥更大作用。”[4]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使基层党建工作后继有人。

第二,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转变作风。干部走家串户,调解邻里纠纷、解决急难怨盼,收集群众意见,畅通了社情民意渠道,群众表达诉求的道路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只要围绕为民服务抓党建,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造福百姓的任务落到了实处,党群干群关系就能得到进一步融洽。

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在新时期,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要使广大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群众愿意接受的发展模式,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张利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5):66.

[2][5]焦国栋,廖富洲,张廷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39,142.

[3]郭献功.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2011,(3):21.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5.

责任编辑:邓荣华

D267.2

B

1672-2094(2014)04-0011-03

2014-03-16

本文是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2014年度校级调研课题“创新农村党建助推科学发展”(课题编号:SC J D2014D Y-09)的阶段性成果。

翁莹香(1984-),女,福建建阳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党建党史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欧阳玉蕾(1985-),女,四川广元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茂县农村基层网格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