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土话例释

2014-04-10 13:09王逸群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土话永利古汉语

王逸群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山西 运城044000)

永利,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稷王山北坡丘陵地带,东北南三面环大土沟,向西有一条乡村公路通往县城。这里属于峨嵋台地,干旱少雨,以旱作种植为主导产业,经济状况较落后,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小村庄。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小,在老一代村民的言谈中保留了地地道道的土话。这些方言土语或形象生动,或与古汉语有某种渊源。笔者利用寒假,调查走访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①受访者:永利村第六居民组陈改香,女,82岁,长期生活于该村,曾任多年民办教师;王在旺,男,71岁,长期生活于该村,完小文化程度,喜欢谈天说地。,搜集了多条土词土语,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参考有关文献进行了粗浅的阐释,本文限于篇幅仅举数十例予以分析,望方家指正。

一、永利土话表述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永利土话用人们浅显熟悉的生活现象表达了某种思想认识,传授了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它虽然在说理,但由于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加上排比、对偶等整齐句式,因而产生了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效果,得以广为流传。

吊死鬼寻(xin)绳哩

说某人无精打采时用。可以想象,吊死鬼寻绳上吊时,肯定不是精神饱满。如,看你吊死鬼寻绳的样儿。

畜(chou)生(xie)不能理

本来是针对狗说的,有些狗,你不理它,也可能咬你一口,何况故意逗狗呢?有的年轻人心里不痛快时,对别人善意的劝说,也会火冒三丈,出言不逊。这时父母说得较多的一句话就是:畜生不能理。

你还等(den)甜米上(she)着(zhe)哩

在永利及邻村,婚庆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往往是蒸甜米,有些食客不见甜米便不离席,眼巴巴地等着。这句话常用来讥刺那些不积极行动、等待观望的人。如:你还不走等啥呢,等甜米上着哩?

杀货

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货物卖得很火爆,或者某地人有很强的购买力。比如,卖菜的人说,这个村子真杀货,一车葱眨眼工夫就卖完了。

有苗不愁长(zhe)

这是大人见了小婴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小孩迅速变化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比喻生动形象,儿童何不就是生机勃勃的秧苗呢?

黑馍多(de)就(qiu)菜,丑人多作怪

黑馍,即杂面馍,用玉米或高粱面做成,颜色较深,口感较差。白馍,即麦面馍,颜色白,口感好。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人们经常吃黑馍,如果不多吃点菜,更难以下咽。

长相难看的人,为了显得漂亮,总要想些办法,如搽脂抹粉,往头上插朵小花什么的,却适得其反,惹得别人嘲笑:黑馍多就菜,丑人多作怪。这则俗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东施效颦的故事,也许就是它的最早来源。

满脸是嘴(ju)

近乎漫画式的说法,是说某些人很会辩理。如,人家满脸是嘴,你说得过他?

坐(cuo)官

指当官。但“坐”比“当”更能表现出官僚习气,让人联想到官员们坐在办公室,一杯浓茶,一张报纸。或者坐在八抬大轿里悠哉悠哉,当然今天已鸟枪换炮,变成“宝马”了。如:娃坐官了,不认得舅啦。

坐桐(tun)了

意思是,人若长时间无所事事,身体会变得虚弱,就像桐木的中心,空虚不实在。如,别整天闲坐着,日子久了,会坐桐的。“桐”也可指物品长期闲置不用,不结实了,坏得更快。这大概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取土

永利地处峨嵋台地,沟壑纵横,烧砖制瓦时首先考虑从哪里取土。后来这个说法就引申为做一件大事从哪里得到所需钱款。如:建个大棚说着容易,可家里钱都花光了,你从哪儿取土呢?

吼雷火闪

即电闪雷鸣。“吼”与“火”更能体现雷雨天的声势。也可形容一个人爱张声势或说话大嗓门。如,这人说话咋吼雷火闪的?

钱在肋肢上串着哩

生动地形象地说明了吝啬鬼的抠门。想想看,从肋肢上割肉该有多疼。

虚黑

虚黑指天色已暗,但还有光亮,即黄昏时分,如“我爸年纪大了,虚黑就打瞌睡。”“虚”字很形象,说明还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两手吊得像秤锤

即手里没拿东西,而且是比较贵重的物品。如果晚辈去探望长辈,两手空空,什么礼品也不带,事后得到的评价常常是这句话,充满了老人对小辈不懂礼节的愤愤不平。

瓜庵子,草苫子

生产队时期,永利一带的瓜田里,都有简易搭建的人字形看瓜庵子,瓜庵外面蒙着一层麦草苫子,以避风雨,里面的地上也铺一层麦草苫子,供看瓜人休息。可见,瓜庵子离不开草苫子。后来,当地人就用“瓜庵子,草苫子”来形容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形影不离,带有诙谐的意味。例:这对活宝,一天到晚混在一块儿,可谓“瓜庵子,草苫子”。

猪尿泡打脸,虽然不疼,但骚气难闻。

猪尿泡,即猪的膀胱,像灌了水的气球,打到人脸上,肯定不疼,但难闻的尿臊味却让人捂鼻子。这只是这句俗语的表面意思,它的实际意义是说,某些事,尽管没有多严重的后果,但影响很坏,脸面上难看。例:这么能干的公公,却被刚进门的儿媳妇臭骂了一顿,这真是“猪尿泡打脸,虽然不疼,但骚气难闻。”

打牛尻子后半截

牛尻子即牛屁股。多年前,永利人犁地耙地主要靠的是牛。牛拉犁耙时,人在后面一边吆喝督促,一边手持鞭子或树枝击打牛的尾部。“打牛尻子后半截”即源于此,意思是,没有本事,只能做庄稼活,跟牛马这些牲口打交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贬低农业生产的意味。例;不好好读书,以后大了干啥?——打牛尻子后半截呗!

土有移锨之力

这是永利一带的农谚,意思是将某处的土搬移到另一块地,就会产生肥力,其实包含了移土培肥的道理,也说明一种作物不宜在同一片地上连作。

云走北,冲倒芝麻淹倒谷;云走南,下得水澹澹(tan tan);云走西,关爷骑马踩(zha)稀泥;云走东,刮股风。

这是一条气象谚语,用生动形象的情景说明了乌云飘移的方向与雨量大小的关系。其中,“云走西”一句,富有地方文化色彩,“关爷”即关公,关公给人的印象就是持大刀,骑大马。

稷王山戴帽儿

这也是一条气象谚语,若稷王山上有黑云笼罩,意味快要下大雨。将云罩山顶,说成戴帽,很形象。

人活脸,树活皮,蛤蟆(gei ma)活那青青(qie qie)泥

用朗朗上口的通俗语句,道出了人与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剥了皮的树就只有枯萎,离开泥水环境,青蛙无法存活。人生于世,脸面非常重要,所谓脸面,即指德行素质、道德底线,正如树皮之于树木,“青青泥”之于青蛙。否则,“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一斧两圪节

字面意思是一斧头下去,将木材砍成两段。深层意思则带有浓厚的贬义,是说有的人说话不讲艺术,非常决绝。例:这孩子愣头愣脑,说话一斧两圪节,啥事也办不成。

二、永利土话有古语词的影子

不少语言学家认为,方言是古汉语研究的活化石。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说:“考中国各地方言,多与古语相合”。仔细琢磨永利村民的土话,能从古汉语找到它的渊源或在古汉语中的用法。

枝叶大了

永利人在说到亲戚关系复杂时,常用此语。如:七大姑八大姨的,枝叶大了,事情能简单就简单些。古汉语中,枝叶可指远族旁支。如《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即指棺材。在永利人口语中,“活”与“和”发音相同。古汉语里,“和”的其中一个义项就是棺材两头的木板[1],如《吕氏春秋》:“见棺之前和”。 《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从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看,“和”可借指棺材。永利人为什么把装死人的棺材叫“活”?除了谐音之外,别有一番新意。第一,棺材是在长辈在世时就做好的;第二,运用了委婉的修辞手法,因为人们忌讳直接说死、病等不吉利的事[2];第三,“活”让人体会到逝者虽死犹生的意味,表达了人们渴望生存的强烈愿望。

不对

即不说话,关系不好。如,永利人说:这两家不对。在古汉语中,“对”有“回答、答复”之意,最常见的就是“对曰”。

拔皇

即挑拣物品里最好的(多指个大色美的瓜果)。如,永利人说:先把这堆杏里的“皇”拔了,卖个好价钱。 在古汉语中,“皇”有“大”之意,如《尚书》:皇天上帝。皇也可解释为“美好”,如《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1]

手搊(chou)了豆腐啦

即手里端着豆腐。豆腐很容易摔烂,所以人总是小心地拿着,不敢放手。当一个胆小的孩子与别人打架,不敢出手,只有挨打的份儿,事后被长辈责骂时,常用此语:你手搊了豆腐啦,咋不动手?句中的“搊”是一个古语词,宋代的《集韵》是这样解释的:“搊,侧九切,持也”。[3]

搊胳膊nao(意思是扛)腿

即抬胳膊扛腿。搊,用于分量较轻的物品;nao,用于较重的东西,比如,nao一麻包麦。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办一件事很不容易,要寻各种关系。胳膊,比喻小门路。腿,喻大门路。例:好娃哩,为了给你谋个事,你爹搊胳膊nao腿,费了好大的劲。

永利人把割草、割苜蓿说成䥽草、䥽苜蓿。先秦时期的兵书《六韬》:春䥽草棘。“䥽”本意是镰刀,《说文解字》:䥽,两刃,有木柄,可以刈草。 这里“䥽”即“割”的意思,属于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形。[3]

舌着花馍有油啦

花馍即油饼,永利人家里有喜事时,比如盖房立木、打麦碾场等,常常煮(即油炸)花馍犒劳干活的人。花馍呈金黄色,香喷喷,又筋软,夹着黄瓜粉丝之类的凉拌菜,人越吃越想吃。由此衍化出这条俗语,意思吃某种食品上了瘾。“舌”即品尝,名词作动词用,属于古汉语词类活用。例:还说你不吃(某种食物),瞧你现在的吃性,舌着花馍有油啦!

官里官道(tao)

即公共场所。官,公共的。(唐)司马贞索隐:“官,犹公也。 ”[1]里,古时有居住区之义。 道(tao),街上或外面。如:你爹呢?——走道去啦。又如:这是官里官道,又不是你家,你管不着。

把娃让让(rang rang)

此语的意思是,把子女批评批评,不要总是娇惯着。让,责备,批评。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责备)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再如,《鸿门宴》中樊哙的名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死重 油轻(qie) 飘轻(qie)

说到东西特别重或特别轻时,常用的三个词,形象生动。前两个词涉及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特殊用法。死重,即像死尸一样重(与活人相比,死人显得更重)。油轻,即像油一样轻(若油与水混合,因为油的密度小,油总是浮在上面)。飘轻就更轻,轻得好像都能飘起来。飘轻用普通话说就是轻飘飘。

亲亲

即亲戚。在永利,家里举办红白喜事,外客刚进门,便听到主事人高呼:“招呼亲亲!”帮忙人随即应和,问候客人,安排饮食,气氛十分热烈。“亲亲”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如《世说新语·贤媛》: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做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

捧盒

一种木制(多用桐木)红漆方形盒,较轻,略鼓,双手很容易捧起,故称捧盒。女儿出嫁时,常作陪嫁,盛放针线等小物件。也可存放白馍、麻花等吃食,因而对小儿颇有吸引力。以前永利人上坟、祝寿或走亲戚时也常提捧盒,以示庄重。如《红楼梦》第十一回写“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等与贾敬送去。

闻早

即趁早。比如,你闻早把门洞补好。在唐诗宋词里,“闻”作“趁”解也很常见,如,唐代诗人王建的《秋日后》:“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芳茵。宋朝段成己《行香子》:“自叹劳生,枉了经营,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科树(kuo)

就是指砍、锯、剪掉旁逸斜出的枝条。比如:树不科不长,竿儿不扶不正。宋代梅尧臣的诗《和孙端叟蚕具·科斧》:科桑持野斧,乳湿新磨刃,繁枿一去除,肥条更丰润。

先(xiàn)后

即妯娌[4]。嫂子先来,弟妇后娶,故把妯娌称“先后”。如:人家先后俩相处得可好哩!班固《汉书》: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人名。译:显神灵于妯娌宛若。)

筋上(she),筋上

“筋上”即用筷子把菜夹上。饭桌旁,老年人招呼客人夹菜,常说的客套话。筋,即“箸”,筷子[4]。汉代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两汉又称“筋”。唐代“筋”与“箸”通用,如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永利土话“筋上”的“筋”,已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属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情形。

假(jià)钱

在永利人口语里,常说“假东西”“假钱”即借东西、借钱。 古汉语中,“假”即“借”的意思[4]。 如:《左传·僖公五年》里记载的“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译: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

锢漏锅

永利人说某人肤色黑时,常打趣道“看你脸黑得像个锢漏锅的。”“锢漏锅”是指过去走街串巷修补铁锅的手艺人,因为侍弄炉火,常常熏得满面尘灰。“锢”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解释道:锢,铸塞也。铸铜铁以塞隙也。《汉书·刘向传》也说:虽锢南山亦有隙。[4](译文:即使封闭南山作为棺,也还有缝隙)

飞(xi)虫飞过去都有影哩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做过一件事,就像麻雀飞过一样,总会留下痕迹、证据。“飞虫”是永利人对麻雀的称呼,它是一个古词,《诗·大雅·桑柔》中说:“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据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西周时期运城南部芮国国君芮良夫的作品,芮城、万荣相隔不是很远,大约可以印证,“飞虫”最早就是指麻雀之类的飞鸟。

书(fang)房

这是永利老年人对学校的说法,比如:娃走书房去啦(即孩子到学校去了)。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鰲头。”[5]

斜斜(xia xia)

永利人经常食用的一种烙饼,菱形,因为四边都不正,而是斜的,所以叫斜斜。但不读xie xie,而读土音xia xia。在古汉语里,“斜xia”是标准的古音,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就读xia。

饮犊牯(nin tu gu)

给牲口喂水。如永利土话:把牛饮饮。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饮。这里的“饮”读去声,属古汉语的破读现象。晋代孙楚《为石仲荣与孙皓书》:“思复翰飞,饮马南海。”[4]

膏(gao)油

用油脂涂抹。如永利土话:给车子膏点油。膏,读去声,属古汉语的破读现象,名词做动词用。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

打侵起(qi kei),摸合黑

即起早摸黑,形容一个人非常辛苦。在永利人的口语里,“早起”就是“早晨”,天将明未明时为“侵起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侵,渐进也。”“侵”字的字形表示拿着扫帚扫地,慢慢地前进。“侵”字由“渐进”的本义又引申出“临近”等义。清代的翟灏《通俗编》注解:“侵早,即凌晨之谓。”至于“合黑”,就是天入黑的意思。在古汉语里,有“合冬”一词,意思是入冬。如西汉桓宽 《盐铁论》说“合冬行诛,万物毕藏。”[4]例:看你辛苦的,打侵起,摸合黑。一天也不知能挣多少钱。

[1]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史秀菊.从师傅书房和生活等方言词看晋南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1).

猜你喜欢
土话永利古汉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
毕永利教授简介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湘南濒危土话的程度分级及其性质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