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雨,陈茹雯
(南京工程学院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的思考与分析
张 雨,陈茹雯
(南京工程学院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以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的危害性和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指出避免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的路径,并以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讨论在专来建设方面如何避免同质化倾向。
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路径
从2001年至2012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增加了近8倍,而同期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由150.55万人增加至230.27万人,增长0.65倍;汽车科技人才由15.6万人增加至35.1万人,增长1.25倍;研发人员由4.47万人增至18.95万人,增长3.24倍。与同期汽车产量增幅相比,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幅滞后,其结果是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缺口增大。保守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2 250万辆,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将增加到284.7万人,这意味着有近几十万的人才缺口。[1-2]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日益扩大、汽车行业产销两旺,而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缺口巨大的局面,众多本科院校通过开设涉汽车专业,试图在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及科技人才的市场中占有份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00所本科院校设置了涉汽车专业,仅在江苏省就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三江学院、紫金学院等近20所公办和民办院校设置了涉汽车本科专业。
这些涉汽车本科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专业内涵存在同质化倾向。
本文讨论的“涉汽车专业”是指直接为汽车产业链“设计—试验—制造—营销—维修—检测—改装—保险—评估—回收”实施专业教育、培养技术
人才的本科专业。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对象在性能、外观甚至推介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致逐渐趋同的现象。[3]涉汽车本科专业的“同质化”,是指专业之间存在相仿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实践和就业领域,其师资状况、教学条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有着大致相同的信息的现象。
国内各高校设置涉汽车本科专业往往受其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影响,或开设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目录内专业,或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目录内专业下开设冠以“汽车”名称的专业方向或模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当注意两点:1.涉及汽车的教学内涵应当受制于该专业所属学科的边界约束,尽量使专业内涵与学科内涵相匹配,避免学科与专业“两张皮”,专业建设“跨学科”;2.应该根据各校的学科特色和培养定位,结合人才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地保存并发展本校涉汽车本科专业在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材、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否则,就会导致不同的涉汽车本科专业出现同质化倾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本科人才是多元化的和具有一定结构比例的。[4]涉汽车的不同本科专业培养内涵同质化倾向,折射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建设活动中缺乏创新、互相照搬的不科学乱象,违背了专业内涵的规范性要求导致培养方案不配套、课程体系不规范,将影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是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和科技人才有较大缺口,汽车企业不容易找到满意的本科毕业生,另一方面是高校涉汽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出现“结构性失业”状况。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涉汽车本科专业培养同质化倾向是主要原因之一。学校自身对专业建设认识的偏差,如贪大求全、重规模轻内涵,和政府政策引导偏差,如对高校办学层次的指导约束,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单一化,[5]这些都对涉汽车本科专业培养的同质化倾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会造成损害。要解决专业建设的同质化问题,需要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本科专业同质化使得专业之间无特色、无差异,不利于学习者和雇佣者选择。如果是传统优势高校的知名专业尚有竞争力,如果学校和专业并不知名,在招生和就业时就难免出现降分录取、就业困难、薪酬下降的情形,具体而言存在如下几种危害。[6]
1.各院校不切实际蜂拥追随产业热点,全然不顾本校的历史、现状、行业资源和建设条件。“边设计边施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本科专业建设工作中,造成高等教育建设浮夸、资源浪费。
2.专业特色越不清晰,专业内涵越不明确,专业所属学科边界越模糊。
3.导致就业市场存在乱象,用人单位不易找到满意毕业生,只好眼光向上,以“类似专业”更高学历人才覆盖“专业” “规范”的本科学历人才。
4.院校在专业设置及其建设活动中缺乏创新、互相照搬,涉汽车本科专业各校之间雷同,各专业之间相似。
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无法与其牵引学科的内涵相对应,影响了课程体系的规范性。
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有诸多危害性,因而对其研究并实践改进就有诸多意义:
1.可给出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供专业建设时参考。
2.将提供涉汽车本科专业改善其同质化倾向的路径和措施,供专业改革时作参考。
3.指导涉汽车本科专业在建设师资队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建设、遴选特色教材、改善实验室条件等方面的工作。
4.厘清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各专业的学科边界、培养定位、专业内涵,制定涉汽车本科专业规范性的学科边界和专业内涵,丰富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
在政府层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按部就班,对高校办学层次缺乏有效分类指导。在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单一化的局面下,涉汽车本科专业自身避免同质化的自救路径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1.通过调研,获得涉汽车本科专业受历史沿革和现状影响状况的范例,作为借鉴。
2.研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颁布,2005年修订)》的内容,厘清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机械电子工程等这些涉及汽车产业的本科专业各自的学科边界、培养定位、专业主体等内容。
对于具体的涉汽车本科专业而言,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边界是车辆工程学科,应以此为龙头开展建设,其专业主体是汽车设计制造;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边界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应当以此为龙头来建设,其专业主体是汽车运用与再生;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边界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应当以此为龙头来建设,其专业主体是汽车运输规划与管理。可以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国家目录内的专业下设置冠以“汽车”名称的专业方向或模块,但是不应脱离这些专业各自对应的学科边界。
3.以某个涉汽车本科专业建设工作为具体载体,通过配置师资队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实验室,设计课程方案(包括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限选课、专业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和特色教材建设等措施,系统地改善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的倾向,使不同的涉汽车本科专业沿着汽车产业链培养具有较鲜明业务特征的学生。由于专业建设的重心是课程建设,要避免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就要落实到避免专业课程同质化、构筑课程内容特色的基点上。
南京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前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汽车技术”,专业主体包括了设计、制造、运用,横跨了车辆工程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两个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涉汽车本科专业相比较存在同质化问题。为此,南京工程学院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机械类)和校级重点专业的建设为契机,在师资更新、教学实验室设备购置、专业课程改革、编写教材等方面注重发掘特点和差异化,以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需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以新能源汽车为特征,以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实验条件而具有显示度,以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为教学内涵而契合企业需求,通过设立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电气、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基础等一批教学团队,将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人,改善专业教学内涵同质化倾向。
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高于98%。由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并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南京工程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显示,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非失业率为96%,平均月收入为3 916元,离职率为19%,对母校满意度为82%,从事的主要行业及职业是汽车制造业/汽车机械技术员。[1]
专业建设成效也推动了学科建设工作,目前,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科是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具有机械领域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车辆机械技术状况智能监测”,科技工作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开,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混合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电动汽车白车身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节能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对于节能汽车的运用开展深入研究,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纵向课题资助,形成了“汽车技术状况检测与控制”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有较大缺口,同时大批涉汽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畅,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是主要原因,导致了不同的涉汽车本科专业培养内涵相似,没有特色。本文对涉汽车本科专业同质化倾向的问题,围绕其危害性、研究意义、改善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简略分析了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中为避免同质化倾向而探索,供同行比较并参考。
[1]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召开[EB/OL].(2013-10-11).http://auto.sina.com.cn/news/2013-10-11/22151233517.shtml.
[2] 刘婧,付于武.“十二五”汽车人才缺口或达44.5万[EB/OL].(2013-10-12).http://auto.sina.com.cn/news/2013-10-12/01261233552.shtml.
[3] 产品同质化[EB/OL].(2013-08-04).http://baike.baidu.com/ view/180604.htm?fr=aladdin.
[4] 胡丽华.“同质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办学专业的选择[J].改革与开放,2013(14):59.
[5] 王俊恒.从同质化到多样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9):1-4.
[6] 刘晴婧.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与对策[C]//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2010.
(责任编辑:宋现山)
Ref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omogenization Tendency in Undergraduate Automotive Programmes
ZHANG Yu, CHEN Ru-wen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Rail Transi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The topic about homogenization tendency in undergraduate automotive programmes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e harmfulness of the tendency is analyzed. The signifcance of research is indicated. The path to avoid that problem is offered. Final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homogenization tendency, the practice of programme development is introduced briefy, which is illustrated by vehicle engineering programme i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tomotive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homogenization;approaches
G64;U4
A
1008-7931(2014)05-0076-03
2014-07-25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机械类)基金课题(苏教高函[2012]23号);南京工程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紧缺急需)基金课题(241341125301301);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Y201314)
张 雨(1958—),男,江苏泰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协同改革;陈茹雯(1974—),女,江苏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管理。